分享

秋风视线||行为细节培养决定孩子一生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案例1 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最重要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一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老人:“您认为自己在哪所学校学到的东西最重要?”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幼儿园。”记者又问:“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老人回答说:“我在幼儿园里学到:要乐于同别人分享一切东西;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地与别人竞争;永远不要打人;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伤害别人时要道歉;吃饭之前要洗手;要知道害羞,要有廉耻之心;热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要让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不仅每天都要有所学、有所思,还要在工作的同时作作画、唱唱歌、跳跳舞;每天下午要小睡一会儿;在踏入社会的时候,要随时注意交通安全;要互相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善于发现惊喜、好奇的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讲到的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正是幼儿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幼儿行为管理旨在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成就他们幸福的人生。

案例2 细节决定成败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尽管先来的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但是他们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这时,有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看到地毯上有一个纸团。地毯很干净,那个纸团显得与环境很不协调。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打开您捡起的纸团看看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这道显然是专门用来考察求职者行为细节的试题,使一些志在必得的应聘者纷纷铩羽而归。一个不经意的行为细节就决定了面试的成败。

案例3 中国外交官的奇遇

      我国的一位外交官在瑞士访问。一天他上厕所出来时,一位妈妈着急地对他说:“我儿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请您帮忙看一下。”中国外交官再次进厕所之后,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在满头大汗地修冲水马桶。

      原来,冲水马桶坏了,这孩子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违反规则的,所以他要把冲水马桶修好。这个男孩能这么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反映了瑞士国民的普遍文明素养。

       小男孩负责任的精神和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上述内容选自莫源秋著的《幼儿行为管理策略与方法:给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建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