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创设良好环境的策略与方法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幼儿园传统的环境创设仅仅是停留在环境布置的认识上,因而极容易导致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种种问题:第一,环境创设的形式化。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不是从幼儿出发,而是为了应付检查、参观,完成接待任务。第二,环境创设的片面化。主要表现是把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割裂开来,缺乏整体布局意识。第三,环境创设的成人化。主要表现以成人的理解、认识与需要来创设幼儿园环境,使幼儿园环境缺乏童趣,背离幼儿的特点,严重时还会导致某个时期的纯政治化倾向。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加以认识,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㈠全面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为全面发展教育服务的,所以应当贯彻全面性原则。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条件。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既有利于幼儿的生理发展,又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既有利于幼儿智力因素的培养,又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有利于幼儿各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又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说,环境创设必须以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对环境创设的构思不能是狭隘的、片面的,或者是随意的、盲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作出整体的、全面的考虑。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要为幼儿创设最基本的一般环境,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最起码的需要。如幼儿在园吃、喝、玩、睡、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的必要设施。一般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在园期间获得正常生活与多种活动的基本保证,使幼儿在全面发展的教育影响下步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其次,应考虑到外在不同教育时空中的幼儿对环境的特殊需要,创设专门的环境条件。这是因为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有着年龄、性别、个性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注意这种差异,就会使一部分幼儿不能从环境中获得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有利条件,致使对全体儿童的教育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有的幼儿园在为小班幼儿创设德育环境时,根据小班幼儿的特殊性,尽量为幼儿提供实际的生活情景与活动情景,并注意在各个环节中强化卫生习惯、关心他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教育扭转,让幼儿亲身去体验、理解、实践基本的行为准则和日常生活规则。这样的环境创设,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忽视专门环境的创设是一个明显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创设专门环境要求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与特殊要求,对各种教育内容与方法进行选择、比较、组合,为幼儿提供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其难度比较大,情况也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一般环境创设与专门环境创设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认识。殊不知如果只注意为幼儿提供促其发展的一般环境,而忽视必需的专门环境的创设,必将导致因幼儿的特殊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影响全面发展的不良后果。为此,要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乡村等不同区域幼儿的特殊需要进行研究;要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特殊需要进行研究等等。只有区别不同的情况和条件,才能为幼儿创设较为全面的而又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

    ㈡安全、卫生、便于活动的原则

    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和抵抗能力都较差,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必须注意其安全性和卫生条件。

    安全、卫生是幼儿生活的环境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在对室内外进行安排和布局、挑选各种玩具材料、安放各种活动器材时,安全和卫生两个因素是教师的基本考虑。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排除各种隐性的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要注意检查活动室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检查桌椅用具的边缘是否尖锐、是否有松动,检查玩具材料是否经过消毒和日晒,是否有幼儿能吞得下去的或尖利的玩具,检查各种卫生剂、电源是否置于远离幼儿的地方等;在这方面,安全观念淡薄,操作顺序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不重视安全教育等等,都会直接导致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并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些都应当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来对待。不过也不能因强调干净、秩序安全而限制了幼儿的活动,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应压缩室内桌椅所占的面积,尽量把空间留给孩子,使他们不局限于座位上,可以在活动区之间自由走动,自由选择材料和伙伴。丰富的玩具材料吸引幼儿动手操作。他们的手脚放开了,获得了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敢于大胆尝试和探索,便于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安全性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即确保幼儿在园内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幼儿园的环境氛围,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幼儿间的交往关系,幼儿在园内的地位等,都是构成幼儿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安全性原则的实施,要求幼儿园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相互尊重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要改变教师不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人格的做法,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幼儿的意愿,给予幼儿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幼儿都相信:“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不仅如此,幼儿园的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应建立一种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关系,以更加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㈢互动性原则

    幼儿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过程。牢记幼儿是自己发展的主体,环境的创设是为了教育幼儿,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环境对幼儿的制约作用,还要看到幼儿对环境所具有的能动作用。幼儿要成长,要发展,总是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能动地作用于环境。为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有利于幼儿与环境这种互动作用的发挥。具体说来,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尽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创设环境;二是应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投入和参与环境,发挥其主动的作用。只有这样,幼儿才有可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产生互动效应,才能真正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如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材料,使幼儿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参与环境创设。例如:请幼儿与教师共同组织以“美丽的夏天”为主题的一面壁画。教师引导幼儿收集关于夏天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对布置的内容提出建议,并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供他们选择来剪桃子、做荷花、折扇子等,并将做好的布置在墙壁上。从一起讨论到一起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他们对自己创造的美就会格外地珍惜。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提供的,幼儿常常作为被动的接受体,机械地接受来自成人的安排。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过分的限制照顾,又常常使幼儿无法大胆地、主动地投入到环境之中,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幼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成了环境创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㈣因地制宜,注重效用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实质上是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在教育上的投资。作为教育投资,就应该产生相应的效益,力求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佳的效用。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环境形式应服从教育的需要。幼儿园环境应讲究形式的合理性、完美性,但是又不能简单地、一味地追求环境形式的完善,更不能为此而限制幼儿的活动。否则,即使是再好的环境条例,也得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幼儿园的环境形式必须为幼儿教育服务,与幼儿教育的需要相适应。新开办的幼儿园,最初的环境设计,就应立足于幼儿教育的需要(例如园内外环境的划分、布局、设置、户外场地的安排等),并为以后的环境创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克服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

    ⒉环境设施的多功能性。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与教育空间一般十分有限,因此,应尽量使环境设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在空间的利用上,可采取一室多用的方法,用桌子、布帘、拉门、屏风等将局部的空间进行临时的、有效的分割,使固定的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以解决幼儿园空间不足的矛盾,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又如有的幼儿园把原来用于走路的路面,规划成各种道路线,配上红绿灯设施,对幼儿进行交通规则与安全行路的教育。这样发挥环境设施的多功能效用,就可以提高环境的利用率。

    ⒊教育材料的以物代物。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重视以物代物的教育价值。例如用各种废纸盒组合搭建楼房、轮船、火车等;用挂历纸卷成棍棒;用各种瓶罐组合搭建机器人、小花篮等。利用废旧材料,其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利用这些材料本身价值的大小,而在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也是幼儿园提高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⒋环境创设的开拓意识。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实践,大胆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思路,这是当前提高环境教育功效的关键。在这方面,许多幼儿园都作了积极的探索。有的幼儿园在全园开展了分室活动的实验,为幼儿创设了图书室、娱乐室、音乐室、美工制作室、绘画室、手工劳动室等,让全园大、中、小班幼儿轮流自由地进各个活动室,也有的幼儿园在进行区域活动的实验,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也减少了排队、拥护、碰撞的现象,使教育的效能得以提高。

    在环境装饰时应注意:应该强调实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应该盲目攀比,追求豪华,而应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创设适宜环境,提高环境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如某园面积小、条件差,便将四个班教室分别作为“角色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各类材料集中摆放,既避免了一起玩玩具不足,又避免了空间不足。游戏时,全园打破班级界限,共同游戏,大大提高了空间和材料的利用率,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而条件很好的幼儿园,除各班设活动区外,还可设立专门的科学游戏室、角色游戏、音体活动室、图书室、电教室等专用教室,供全园轮流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