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保育教程》教学大纲 一、 前言 (一) 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 总课时安排 总学时54学时 (三)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规律和卫生保育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它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幼儿园保育实践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幼儿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幼儿的健康与保育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健康概念的涵义以及健康概念的演变过程,理解影响幼儿健康的各种因素,了解幼儿保育和健康教育的性质、内容。 课程内容: 第一节幼儿的健康 健康的概念;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意义;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幼儿健康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 幼儿的保育 保育的概念;幼儿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幼儿保育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 幼儿的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幼儿健康教育的任务;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章 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特点、懂得相应的保健知识。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概述;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二节 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眼睛的概述;幼儿眼睛的特点及卫生保健;听觉器官——耳的概述;幼儿耳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三节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概述;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四节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概述;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五节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概述;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六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概述;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七节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概述;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八节 皮肤 皮肤的概述;幼儿皮肤的特点;幼儿皮肤的卫生保健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概述;脑垂体;甲状腺 第十节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概述;幼儿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三章 幼儿的心理卫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幼儿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及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认识幼儿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概述 幼儿心理卫生的意义;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保健 第二节 幼儿的心理问题 幼儿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四章 幼儿的日常保育与能力培养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各种营养素及热能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托幼机构加强膳食管理、保证膳食质量的重要性;掌握幼儿日常生活的保育工作的开展方式。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幼儿的膳食 幼儿的膳食与营养;幼儿的进餐与喝水 第二节 幼儿的睡眠 第三节 幼儿的着装 第四节 幼儿的排泄 第五节 幼儿的盥洗 第六节 对体弱儿、残疾儿的照料 第五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掌握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幼儿常见传染病 第二节 幼儿常见病的预防 第三节 常用护理技术 第四节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托幼园所的安全管理;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第六章 托幼园所的物质环境卫生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要求及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托幼园所房舍、场地的卫生要求 第二节 托幼园所常用设备与用具的卫生要求 第七章 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制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托幼园所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掌握卫生保健制度的配合、落实工作。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生活制度 第二节 健康检查制度 第三节 膳食管理制度 第四节 消毒制度 第五节 隔离制度 第六节 预防接种制度 四、教材 教材:万钫主编,《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学总数及时间分配
|
|
来自: 莫源秋论幼教 >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