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故事说得有意思:
一个人在休息日早晨,觉得一天没有任何事情很悠游,看着家里一面空白的墙,想哎呀,好像应该挂一幅画,家可以更美一点。找来一幅画,拿来一颗小钉子,敲上去,挂一下。发现钉子太小挂不住,那怎么办?想要在钉子后面加一块木屑子,然后去找木头。找了半天,找到一块木头,但是没有办法把它锯出来。去邻居家敲门,借斧子。借来斧子劈着劈着发现劈出来不规则,要加工得更细,然后再去更远的邻居家借锯子。邻居家只有锯条,拿来了握不住。他开车去更远的人家借手笔,就这样一整天折折腾腾地就下来了。 最后这个人回到家,对着一大堆很齐备的木匠活的工具,想一想,最初要干什么呢?实在想不起来要了这么多的工具是为了干什么?其实最初最简单的那个愿望已经忘记了。
这就很像是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综观我们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家每年都忙碌于各项课程改革当中,但当我们问老师们,为什么要改革时,她们往往说“原来的课程用得太久了,应该改革了。”她们不知道课程是手段,不是目的,课程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现实中,许多课程改革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仅此而已。 忘却幼儿园课程改革出发点——为了幼儿更好地发展的课程改革只是幼儿园自我折腾,园长折磨老师而已!对于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无一利而百害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