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决幼儿(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一、幼儿园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 

     原因:国拨幼教经费仅占教育经费的1.3% 

  根据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国家拨款的幼儿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但长期以来,政府投入依然严重不足。国拨经费仅占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的1.3%左右,2000年,全国在园幼儿有2244万人,幼儿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只有128元,与其它非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差距很大(中等专业学校为2368元,高中为1412元)。物价和教育部门规定的幼儿园收费标准显然过低。幼儿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使许多没有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投入的幼儿园困难重重,难以发展。 

  另外,有的城市在新建小区内建有配套的幼儿园,但教育部门在从建筑部门接管此类园所以后,用租赁的方式进行投标,把这些园所再租给集体或个人,而承办人每年上缴的几十万元的租金,必然将通过各种方式转嫁到孩子和家长的身上,这无疑加大了此类园所的成本。有些地方规定,除了保育费、管理费、代办费后,不得再收兴趣班、赞助费、捐资助学费。 

     二是投入不合理。 

     有些单位或政府,为了本系统幼儿园更好地迎接检查,投资几百万装修。这种投资是否合适?——仅为本系统职工服务,可是那都是全社会纳税人的钱呀,我们凭什么这样做?看看农村、看看城里民工子女(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呀),连基本的幼儿教育都享受不到——幼儿教育的公平——投资更需要雪中送炭,而不应过多地锦上添花。 

     二、对幼儿园教育经费投入改革的建议 

     1.公立幼儿园按照不同质次,“按比例市场化”。有些优质幼儿园可完全市场化,给其政策,收费完全放开——让市场来调节其价值,优质园能高收费,就高收费,只要收费合法,我们应该为能高收费的幼儿园感到高兴。而对其它质差的幼儿园,则按其办园条件的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支持——资金、物质、教师培训,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 

     当前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竞争是完全不平等的。 

     2.建立能适合各种经济层次家庭需要的幼儿园。让家长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选择适合其经济能力的幼儿园——让每个层次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幼儿园教育。对软硬件上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不要“一关了之”——因为这样将会使许多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对它们要正确引导甚至支持其具备相应的条件。 

    3.加大对条件比较差的民办幼儿园——否则它们与公立幼儿园的竞争是不平等的。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助,让其具备起码的办园条件。幼儿园教育具有公益性,它决定国家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经费,并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提升,确保每一名幼儿基本受教育权利。 

     4.幼儿园要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增加收入。幼儿园具有服务性,它决定了其运作模式:谁受益,谁交费,谁要接受好教育、好服务,谁就要多交费。 

     5.正确认识幼儿园“不得以谋利为目的”。是资本它就要追求利润,没有利润哪个还会投资幼儿园。不要把幼儿园完全理解为公益性慈善机构。幼儿园教育具有产业性,它决定:有投入,就要产出,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没有效益就不能发展。 

★★★★★★★★★★★★★★★★

精彩回放

转给家长看||孩子寒假沉迷于手机、电视、网络,怎么办?

老师,你在幼儿园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吗?

为什么许多孩子心里后妈都是恶毒的坏人?

转给家长们看||善待你家那个笨一点点的孩子

幼儿在幼儿园受伤,医药费该由幼儿园出,还是老师出?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