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奖直播 | 启功先生用印的学问

 泰荣林黑皮 2020-08-25

直播预告


直播时间

直播地址

主讲人

布袋铭

布袋虽然普通,但加上这首自作诗,就不一样了。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启功先生“获得新生”后的欢愉之感。

这首诗是启功先生在平反后重登讲台后写的,那个时候他住小乘巷,上下班来回坐5站地,每天都手提一个白布袋,内装几本上课讲义和书。

签名本


启功先生用印的故事

启功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德高望重,为他治印的篆刻家非常多,其中许多都是篆刻大家。先生生前所拥有的印章多达三百余方,常用的印章亦有百余方。

为先生所刻的名章和闲章的风格也非常多样,有的取法战国古玺,灵动活泼,又不失规矩,有的尊崇秦汉玺印,平直端稳而又遒劲挺健,还有的态肆烂漫,追求写意。

启功先生用印十分讲究,有自己明确的审美取舍和用印原则。每件书法作品盖哪方印、盖一对印还是盖一方印、印盖在什么位置等,启功先生都要仔细斟酌,其盖印的认真劲儿,让旁观者佩服和赞叹。

关于启功先生用印的细节,金煜先生在《启功用印》一书的《启功先生的印缘》一文中说:“启功先生钤盖印章的手法很是讲究,蘸印泥很均匀,钤盖工整,不偏不斜,上下两方印同用时,也相对齐整,而从来不用印规,全凭眼力,如果发现盖上印以后印泥厚度不够,就再蘸印泥,在原印上再重新打一次,居然与前一方丝毫不差,不重不花。这个‘绝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敢想象。”

北师大出版社

《启功用印》

编者简介

金煜,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顾问,当代中国山水画家,篆刻家,书画鉴定家。自幼喜画,小学中学参加美术组,20世纪50年代中曾学国画于北京市少年宫美术组,亲耳聆听于非闇、马晋、金协中等著名画家讲课。自1959年始,先后从师金禹民先生学习书法、篆刻;从唐怡先生学习山水画,从启功先生学习书法鉴定与书法,从梁树年先生学习山水画。

启功先生使用印泥质量上乘,但使用时间过长就发干了,先生就用油多的新印泥拌在一起,颜色在朱红与大红之间,更显出一种凝重感。先生的“书债”太多,有时求字之人就在旁等候,为了防止印泥粘脏纸面,即用滑石粉涂在打好的印章上,再轻掸去白粉,这样求书者可以立等可取。其实讲究的钤盖方法是在打后的印章上掸上珊瑚粉,既可增加印泥的厚度,又不易跑油,而用滑石粉解决问题则是先生的创造。

启功先生书法作品用印“从不以章料是否名贵、刻手名头大小取舍”,而是完全根据自己的书法风格和审美来选取的。先生比较喜欢使用端严规矩,取法秦汉玺印或战国古玺风格的印章。所以,先生早年书法作品上比较喜欢用刘博琴和金禹民所刻的姓名章和闲章,晚年常用刘乃中和金煜所刻的印章,应该说这几位篆刻家的名头都不够大,但印章风格是先生很喜欢的。


--------------------

猜一猜

实拍图

直播信息,请扫码

自4月2日起至直播活动结束,

启功先生精品图书4折起,

请保存以下图片,

打开淘宝扫一扫购买。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