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雅这件事,世界上没有哪国人比法国人更懂

 东行游子 2020-08-25

设宴款待宾客,或接受重要人士的邀请,如何自在得体地展现个人品味,宾主尽欢?

身临米其林餐厅的盛装宴会,或精致优雅的私密派对,如何掌握用餐礼仪和着装规范?

对此,法国人似乎更有发言权。

法式礼仪以恪守沿袭数世纪的规则和习俗而闻名,其待人接物的艺术至今仍是无可取代的理想典范。熟知法式礼仪守则,不仅令人显得从容独立,同时也是对他人感受的尊重。

如何发出邀请?

邀请亲近熟识的友人最简单,无论是午餐或晚餐,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皆可,寄邀请卡更好,在预定日期的二周~六周前邀请即可

记得提供不同日期让客人选择,并且让对方知道其他受邀人的姓名。如果有人不认识部分宾客,可简单叙述其家庭背景、职业与爱好,让好友对新加入的朋友感兴趣。

确定日子后,在确认邀请函中提醒宾客们日期与时间,若地点不是平常的住处也须写上(例如乡间、公园、河畔),并注明是否为特殊场合,如生日或庆祝新居落成的暖屋派对。

若是正式的晚餐,准备一份手写,甚至印刷的邀请卡。至少在一个月前寄出,明确写出日期、时间及出席服装规定,例如“便服”,并且标上“R.S.V.P.”,意即请对方回复。

如何答复邀请?

对女主人来说,没什么比等待受邀者答复更折腾人的事了。所以请尽快以名片卡(carte devisite)给予答复。

记得须以第三人称书写

以真诚的谢词收尾。切勿签名,也不可写上日期。

如果你和主人是朋友,可用第一人称单数或复数书写。以斜线划掉名片上的名字,如下回复。

如果无法赴约,尽快于收到邀请函的24~48小时内,告知女主人你将不便前往,让对方能即刻通知其他友人。

婉拒对方时最好有个好理由,并诚恳致歉,因为可能再也没有下一次见面机会了。若你想使用名片卡,请在自己的名字下方,以此格式书写。

——不得不婉拒邀请时,即使你无法出席这场晚餐,仍要记得回请。一个月后请邀约友人至家中聚餐。

赴约用餐该怎么穿?

以晚餐为例,可有夏季和冬季的不同。

夏季看似简单,然而晚间的装扮却复杂万分。

对男性而言,“休闲星期五”的装扮非常理想。选择浅色长裤,以麻质或华达呢(gabardine)布料为佳。别忘了皮制腰带,以及帆布或皮质乐福鞋。

女性们则尽情发挥想象力吧,只要思考如何与丈夫的服装互相搭配即可:夫妻两人的服装色彩不协调或完全相同,简直惨不忍睹。选择简洁漂亮的夏季洋装,营造华丽的整体造型;同时避免夹脚拖鞋或果冻凉鞋——除非是巴西品牌梅利莎(Melissa)的鞋款。

冬季的整体造型则以黑色为主,这股风潮多年来始终不退,使服装选择简单不少。

若无从得知主人期望的风格究竟是“休闲”还是“优雅”,那就穿着黑色吧,女士们别忘了佩戴珠宝饰品、丝巾或披肩等配件,以穿搭出轻松或正式场面皆可应对的造型,抵达后视女主人的装扮,保留或脱下部分配件。

赴约的时间

忘掉路易十八的明训:“守时是君王之礼”,以及数十年后,诗人朱尔·茹伊(Jules Jouy)幽默的解说:“守时,就是准时;提早不是准时;迟到也不是准时。”

不论是朋友或家人聚餐,身为受邀者,绝对不要在约定时间抵达,可以给自己五至十分钟,甚至十五分钟的迟到空间。必要时可在车上坐一会儿,或在附近住宅区逛两三圈,千万不要在这十足法式的“迟到十五分钟的礼貌”前抵达。

然而,若担心自己可能会超过“礼貌的十五分钟”,务必尽快告知主人,请他们先开始用餐,不需等你抵达。

得体吻手礼的秘诀

无论是封建时期的效忠仪式中,封臣对君主吻手致敬,或天主教徒亲吻主教的权戒,20世纪初出现的“法式”吻手礼不仅展现绅士风范、敬意,同时也充满诱惑。

绝对不可对未婚女性行吻手礼,仅限已婚女性,除了私人庭园,不可在街道等露天场合进行,公共场合也不可,但堂前的广场则不在此限。

男女主人欢迎你时,要优先向女主人行吻手礼;在这之后无须向每位经过你身旁的女性行此礼,单纯握手并微微点头致意即可。

——不仅抵达主人家时要行吻手礼,离开时亦然。

除了极正式的盛装晚宴,绝不可亲吻戴着手套的手,男士也一定要摘下帽子。

轻轻握住女士的指尖,不可将对方的手举至自己的唇边,而要俯身靠近手。若无法熟练流畅地完成,最好不要行吻手礼,因为此礼必须从容自然,动作忌讳僵硬拘谨,更不可卑躬屈膝,避免表现过度谨慎或夸张。

——男士们,虽然有时候可以在女士的手背上轻轻一吻,但前提是你们彼此交情深厚、关系密切。

另外,男士们千万不可主动牵起女士的手,而要等对方伸出手。若不确定眼前的女性是否熟悉此礼节,不妨稍微试探引导,视对方的反应再决定行礼与否。

女士则千万不可一副摆明等着吻手礼的态度探出手,应该如传统的握手般向男士伸手,接着神态自若,优雅地让对方行吻手礼,并放松手部,轻盈地配合其动作。

——行吻手礼没有老少之分,年轻男孩也可练习,但是对象仅限自己的母亲与家族中女性长辈(阿姨、姑姑、婶婶、祖母……)。

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稍微正式的餐宴中,餐盘两旁的餐具数量或许会显得相当惊人,甚至令人不知所措。若没有佣人为每道菜肴更换餐盘与餐具,女主人会事先在餐盘两侧摆放与料理数量相当的餐具,餐盘与酒水杯之间也会摆放奶酪和甜点餐具。

放在最外侧的餐具用来吃前菜,接着是鱼料理餐具,最靠近餐盘的是肉料理餐具。

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餐盘与酒水杯之间的餐具:奶酪刀叉平行摆放于酒水杯之前,然后是较靠近餐盘的甜点餐具。

餐具的使用顺序相当简单。永远由最外侧的餐具开始,依照菜肴顺序逐渐向内,最后一道主菜使用紧邻餐盘的餐具。

如果感到疑惑,只要观察并跟随女主人,你就会知道该用哪一副餐具,同时避免抢在女主人之前开动。别忘了,女主人会先确认每位客人都上菜后,才由她首先开始用餐。

食物放入口中后即应放下餐具,准备吃下一口时再拿起。拿着餐具在空中挥舞,双手紧握刀叉靠在餐桌上,或以餐具直指天花板的行为实在太不优雅。

尽量将餐具放在餐盘中,与握在手中时的方向相同即可,但绝对不可交叉。餐刀放在餐盘较高处,微微平行于餐桌,刀刃朝向自己。餐叉放在餐刀下方,叉齿朝向盘底。无论如何,刀叉柄绝不能像船桨一样搁在桌面上。

即使盘中还剩下些许食物,若你不打算继续吃这道料理,将餐具平行放在餐盘上,柄朝右边。餐刀在餐叉上方,刀刃朝向自己,叉齿则朝上。这种摆放餐具的方式已然是国际共通的习惯,可借此分辨宾客是否已结束用餐。

餐桌上的玻璃杯

玻璃杯放在餐盘上方,从大至小排列。最左边放最大的水杯,接着是稍小的红酒杯,再来是更小一点的白酒杯。香槟杯放在这些杯子后方偏右。视准备的酒款数量,为宾客在餐桌上摆放数量相同的酒杯。

即使是家族聚餐,也必须摆放至少两个杯子水杯绝对必备,因为只有水能解渴,葡萄酒则不能。而且一定要在客人入座前斟满水杯。

品酒属于主观而非客观的范畴,酒杯的形状会欺骗嗅觉与味觉,进而影响或改变我们对一款葡萄酒的观感。

双眼主要负责评断酒款,有些酒杯能帮助观察,有些则造成妨碍;鼻子有如侦察兵,能立刻察觉葡萄酒的香气与强劲感。

酒杯的形状,诸如杯身与杯口宽窄,会影响香气;至于杯口,嘴唇碰到酒杯杯口的感受也可能受到影响。

何时敬酒?

每当有重要人物出席的宴会、生日或周年纪念日、庆祝大考成绩出色、订婚、结婚、洗礼等特殊场合,都会令人想举杯向某位客人敬酒。

最佳敬酒时机是主菜结束之时,客人吃饱后会比较乐意接受敬酒。确认所有客人的酒杯都是满的——举杯时酒杯不能是空的,举起你的酒杯,等候片刻待全场静下来。

敬酒发言应简洁扼要,幽默风趣,不要过度歌功颂德。

《礼仪ABC》(Het A.B.C. der etiquet te)的作者弗雷德·西格(Fred Sigg)建议:“简短的敬酒词不仅让主人有面子、令敬酒对象开心,也不会因此折磨客人!”

发言结束后,别忘了要说:“让我们举杯(Levons notre ver re)”,无论男女,每一位客人都会向敬酒对象举起酒杯,致敬后啜饮。

接着敬酒对象起身,简单感谢敬酒者的赞美,并向众人举杯致敬。只有新人例外,父母与亲友敬酒后,无须回敬。

《法式礼仪:优雅的艺术》

[法] 杰奎琳·柯诺

2020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这本书如同礼仪师的一次贴身指导,从现代高端社交及商务礼仪需求出发,在宴请的规划(赴约)到送客(答谢)的场景中,介绍能从容应对各种社交场景的礼仪规范

读者将学会如何以得体的邀约、恰当的陈设、不凡的谈吐使宴请优雅顺畅,为自己塑造大方出色的形象。

☾ 市面上少见的经典选题,历久弥新

礼仪是现代社交的重要基础,而法式礼仪在几个世纪以来始终以其待人接物的艺术保持着无可取代的典范地位。既然要学习礼仪,那么就选择最高端的,了解并掌握法式礼仪守则,是自如应对高端宴请、商务交际等社交考验的制胜秘诀

☾ 法式礼仪专家背书

作者杰奎琳·柯诺是长年受邀在各国教授法式生活礼仪规范的餐桌艺术历史学家,她用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搭配名人趣闻和典故,使遥远的异国文化变得轻松且生动,展现了礼仪的多彩和趣味

☾ 职场达人高端应酬及优雅生活必备随身工具书

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中,与他人交际应酬变成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是代表公司出国开会、参加各种商务场合,还是日常与他人交往,只要我们想与他人建立舒适的关系,都离不开“礼仪”二字。

这本书非常详细地教授了135个有关礼仪的关键知识,为我们扫除一切待人接物的盲点、雷区,让优雅的风范和得体的谈吐成为我们的精致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