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独属于女生的七夕节,如今变成了情人节!牛郎织女原先只是星座!、独属于女生的七夕节,如今变成了情人节!牛郎织女原先只是星座!

 梅三度mei 2020-08-25

本文参加了【热点话题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七夕,同时七夕又被称为双七或重七。在七夕这天,天上牛郎织女会来到鹊桥上相见,因而近代又将七夕作为中国版的情人节。实际上古代的七夕节和妇女节差不多,是女性专属的节日。

牛郎和织女分别是天上的星辰,牛郎是位于西边的牵牛星(河鼓三星),织女是位于东边织女星(鼎足三星)。它们两颗星在西周时期还是两颗普通的星星,它们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唯有文人们对牵牛星、织女星充满了浪漫的幻想。

牛郎织女为夫妻的传说出处不可考,不过战国时期的秦简云梦睡虎地《日书》中就有牛郎织女是夫妻的记载,例如“乙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罔”。

到了汉代,牛郎织女已经拥有完整的设定了,也有许多同人作品,班固的《西都赋》中就曾描写过牛郎织女(“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大量的作品确立了牛郎织女的形象,让其成为七夕的象征。

因为牛郎织女每年到了七夕才相会,所以在古代七夕这一天是不会举行婚礼的,否则会和牛郎织女一样两分离。这个说法最先出自于《日书》,《日书》的功能和黄历相差无几,通常是用来占卜的,因此七夕在古代通常不作为情人节,而是作为女生节存在的。

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是独属于女孩子的节日,在这一天女孩子们会像织女祈祷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和高超的女红技巧。笔记小说《天宝遗事》(五代 王仁裕)中记载了唐代女子们是如何渡过乞巧节的。

唐宫中过乞巧节要先用绸带锦缎装饰宫殿,再用花果酒菜来祭祀牛郎织女,妃子和公主们还要向织女祈求智巧,最后通宵达旦地歌舞欢唱来度过这个节日。民间也开始争相效仿宫里的行为,久而久之乞巧节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一到了七夕节,人们就会躲到葡萄藤下偷听牛郎织女在鹊桥(河)上谈话。

牛郎织女所站立的鹊桥(河)在《淮南子》中有过记载,《淮南子》云鸟鹊填河而渡织女。

不论古今,七夕都是一个受欢迎的节日,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七夕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