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靠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因此在古代有条件的家庭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争取考上功名,如果能中状元,那更是飞黄腾达了,但是古代的状元其实非常难考,古代的科举除了一些恩科和战乱之外,三年才会有一次,就是说古代3年全国出一位状元,比如清朝一共举行了不到100次左右的科举,也就是说整个清代恐怕也就是100位左右的状元,可见考上状元有多难。 古代的状元是需要皇上钦点的,由皇帝亲自来考核殿试,要求考生有非常强的心理素质,会试一共有三百人,根据皇帝的意见议定甲第,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前三甲是这一科中全国范围内的最会考试,最有才学,最能变通的三个人,假如在殿试中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了状元,甚至可以被记录在史册,是读书人一生中最荣耀的一刻,当然这些读书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在清朝的时候,殿试也是皇帝来考核考生的才学,后来慈禧太后掌权,基本就由慈禧太后来考核这些考生,但是慈禧选择状元就比较随性了,慈禧掌权的时候,有一个考生叫刘春霖,她的名字让慈禧想到了“春风化雨,普降甘霖”,慈禧认为这是吉祥之兆,于是她停止阅卷,就定下刘春霖位状元,这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名字取得好而成为状元的人了,让人哭笑不得。 在清朝时期有一个读书人叫翁曾源,翁曾源的家族是闻名天下的名门望族,他的翁心存是名满天下的人物,翁曾源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读书,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同治元年,翁心存病死,慈禧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特赐翁曾源举人,还可以直接参加殿试,没想到翁曾源直接中了状元,在继叔父翁同龢高中状元之后成为了翁家第二位状元,顿时名扬天下。 翁曾源中了状元之后,也成了当朝的红人,有一天慈禧传下旨意,要单独在后宫召见状元翁曾源,慈禧太后问了翁曾源的学业和生活情况,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考考翁曾源的才学,慈禧觉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诗很好,于是慈禧根据这句诗出了一个上联:灵犀一点有心通,让翁曾源对出下联,翁曾源于是开始认真思考下联。 这位状元很快就想出了下联,按照诗词格律,翁曾源想出的下联就是:彩凤双飞无身翼,但是翁曾源却不敢说出来,因为这上下联包含了深意,上下联本身就有情意,而且包含有“灵犀”、“有心”、“彩凤”等词语,翁曾源顿时明白这是慈禧在勾引他,但是慈禧太后岂是可以招惹的,吓得翁曾源跪在地上不敢说话,当天晚上翁曾源就辞官回家,在老家安度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