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截断”的中国汽车业发展之路

 德培论道 2020-08-26

中国车市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主流一般喜欢用保有量作为标准,但问题是,谁决定中国汽车未来的保有量?

按人口,若将来中国人口15亿人,三分之一拥有汽车,则是5亿辆;按中等发达国家千人400辆,中国13亿人口就需要5.2亿辆;按2014年世界平均千人160辆(2014年中国为105.83辆),人口以14亿计,保有量约为2.24亿辆;按美国千人800辆计算,中国14亿人保有量将达到惊人的11.2亿辆!

而业界普遍认为,中国不太可能重复欧美老路,比较靠谱的千人保有量峰值为280辆左右,按14亿人口计算,保有量约为3.9亿辆。以上测算的缺陷在于,仅考虑了横向比较,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变量。

事实上,决定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更有以下四大变量:能源、环保、塞车、共享,而这四大变量基本截断了中国汽车业沿经典路径发展的脚步。

据统计,“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几乎全被新增汽车吃掉。能源压力正在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表现在国内,还表现为能源消费将大大影响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外交关系中的定位与纵横捭阖空间,控制能源消费是大势所趋。

对雾霾的恐惧与憎恶,对污染“吞噬”生命的谴责,使得环保越来越上升为发展的头等大事,限行限购仅是限制汽车使用的开始,未来诸如巨额污染税等的调节手段将层出不穷,对汽车业造成下压态势。

塞车破坏社会和谐,损害效率,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深受其苦之后肯定是深度反弹,反汽车文化也将大行其道。

而共享经济登上历史舞台,将大大加速现有资源整合与集约化使用,在汽车领域,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融合为定点乘车、拼车、顺风车等共享经济提供支持,既方便又顺应环保诉求,将大大消解大众的汽车需求。

如优步拼车服务两个多月在杭州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00多吨,几乎每三天就向杭州贡献一个西湖大小的森林。新加坡测算,无人驾驶嫁接汽车共享之后,汽车总量将从目前的95.6万辆减少至30万辆。

综上,中国车市的空间将受制于两条曲线:

一条是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换代所导致的向上的自然增长曲线

一条是由上述四大变量所构成的向下的曲线

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中国车市的未来空间。

对中国车市而言,正处在两条路线的岔路口,即新能源化与智能化,究竟谁能拔得头筹,预示着汽车行业的未来方向。

新能源汽车有政策做后盾,优势在于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力强大。

为对抗危机、拯救经济,2009年政府推出振兴汽车产业规划,效果惊人,当年汽车产销双超1300万辆,同比激增46%,即为明证。

现今,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扶持措施扑面而来,各地争当“排头兵”的势头不亚于当年,如上海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加码,不仅免去新能源车8万多元的牌照费,还提供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等多种选择,既有中低端的比亚迪等,更有宝马i3高档车。

智能化、无人驾驶有高科技、新生产力为背景,贵在代表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后劲十足。

两者各有千秋,前者方向已然锁定,但要靠政府来推动,实践证明,效果终究有限。后者目前看虽成本较高,仍处于实验阶段,但一旦实现戏剧性的全球突破,前景不可限量。

作为把善巧方便、左平右衡操练得炉火纯青的国家,中国显然更倾向于通吃两者的好处,因此,“半吊子折衷”上路的概率更大,即新能源与智能化两手都要抓,至于孰软孰硬,则会与时俱进,相机而动。

不过,对汽车业前景而言,相比这两条路线之争,革命性变量来自特斯拉与优步。

特斯拉与其说是汽车,不如说是披着汽车外壳的最大移动终端,作为行业颠覆力量,它集新能源与智能化于一身,尽管存在技术瑕疵,但其横空出世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

而今几乎全球所有互联网巨头(包括国内的百度、华为等)都聚焦于汽车行业,原因在于,正如苹果CEO所言,“这个行业似乎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非常大。我的确认为该行业正处于剧变的临界点上,不只是渐进式的变化。”

剧变的临界点,从来都是最佳的抄底时机,错过它就错过了一个时代。如果说特斯拉是场技术颠覆,那么优步则是场社会变革,至少重塑了自市场经济以来人类所固有的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是新经济粉墨登场的锣鼓点,将成为老经济的砸脚石。

尽管各国对此都颇有些不适应,阻挠之声此起彼伏,而谁能率先醒过神来,谁就会在新经济卡位中抢得先机。

颠覆与革命的致命性冲击当前,汽车业这一工业经济最经典的集大成者,其长期引以为傲的产业链最完整、产能规模最庞大的垄断管理体系正面临坍塌。管理学的诸多理论创新,从福特制到准时生产制、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无不与汽车产业的生产实践息息相关。

如今,来自行业外、手握资本的颠覆者,将彻底肢解与经典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整套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体系,汽车业高门槛不攻自破,垄断不再,车企们能否摒弃固有思路与原有框架,创造适应体验经济化的管理体系,或许才是最实实在在的“岔路口”。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