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观成就伟大企业?

 德培论道 2020-08-26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身为搜索引擎同行,一个在为人类未来“向不可能挑战”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成为“世界的谷歌”,另一个却仿佛更像满身铜臭气的“市侩”,变成“卖假药的百度”,网舆不禁质疑:“为何谷歌越来越牛,而百度却沦为江湖骗子?”

不止是谷歌与百度,苹果与小米、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等经常被拿来进行比较,结论是“别人家的孩子”各个有出息,讲道德、守信用、有原则,“自家的企业”则完全相反,急功近利、善巧方便、不讲信用,全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奸商”。然后进一步推导,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家”道德高尚、品性高远,而“我们”问题百出是缘于三观不正、道德沦丧。

纵观西方伟大企业,皆有饱含价值取向的传世哲学,如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名言“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已占领朋友圈多时。就连巴菲特在总结投资经验时也毫不讳言,投企业就是投人(企业家),要投好人。但反过来,中国企业却满腹委屈:橘生淮北,环境、制度所迫,怪我咯?

那么,价值观真的是中国与美国企业之间“差一个太平洋”的根本原因?

 西方企业之所以重价值取向,与其宗教信仰基础雄厚紧密相关,市场经济与宗教信仰长达数百年的厮杀博弈,磨合出“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中国历来是世俗化社会,市场经济经过实用主义加持,变本加厉地结出全社会善巧方便的“孽根”。

就此而言,中国企业“天然”地缺乏道德与崇高价值观基因,确也是无可回避的国情。换言之,西方企业对价值观的追求与坚守是主动过程,而中国企业更多是问题导向,不会受制于价值观,但会在倒逼之下不断调整价值观,是被动过程。

但实际上,一旦吵到道德层面,不仅会误导分析解决问题的走向,往往还会掩盖真相,即这些看起来非常相似的公司,其实商业模式根本不同。

虽起家于搜索,但谷歌早已今非昔比,扩展为字母表公司,谷歌负责挣钱养家,字母表公司负责改变世界,在浏览器、云存储、操作系统、无人车、太空探索、可穿戴设备等多项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谷歌的企业形象已升级为顶级科创企业,而非以往的搜索企业。相反,百度虽也在多领域创新,推出了百度地图、百度国学、百度百科、百度旅游等,投资了“去哪儿网”、“糯米网”等,但本质上仍是家单一功能的搜索企业。

苹果与小米同样是得粉丝者得天下,但原创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涉及领域更是大相径庭。因此,百度、饿了么们的沦陷,代表的是某种商业模式在中国正走向衰落,并非单纯的价值观“作祟”,正如当年特别强调价值观的罗永浩、陈年等依然在互联网大潮中败下阵来,归根结蒂是其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时过境迁。

换个角度看,新商业模式方向也正呼之欲出,具体模式或将千姿百态,但特征却相当显著且一致:

一是要么“大而强”,要么“小而美”。

功能单一企业只能是小而美,伟大企业必然大而强,不仅体现在盈利能力,还表现为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反映在当下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更反映在如何抢占未来的制高点上。

当今那些富可敌国的巨头,除了像工业经济时代的前辈们那样四面出击、纵横捭阖于生产经营与金融资本之间,永无止境追逐超额利润外,还将在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上承担更大权重(谷歌、马斯克等已拔得头筹),并在其中埋下未来年代再次赢得超额利润的种子。

这对中国企业而言特别有启示意义,严格地说,中国大企业多数大而不强,虽也跨界,基本属于上个年代的多元化范畴,罕有立足“未来引领今天”的未雨绸缪式战略冷思考。对于广大中小企业,与其追求大而不强的“虚名”,不如集中精力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到极致。

二是平台经济将成基配,未来比拼的是个性化、精致化。

平台经济诞生时是种创新,但成为共识时,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大浪淘沙,大多数平台“被消亡”,二是使其成为如空气般的存在。

过去只要拉个场子、搭个台子、圈点票子便能坐收红利的好日子一去不返,建平台越来越容易与便宜,但要吸引来唱戏、看戏的,势必对平台的个性化、精致化提出更高、更精准要求。这其实也预示着典型的平台经济如O2O、P2P等未来的转型方向。

三是粉丝经济的主攻方向是不断提供新刺激,提高粉丝耐受度,经营用户。

综艺节目三季之后收视率必然下降已成规律,粉丝经济的边际效益衰减得相当快,立足于粉丝经济的互联网经济,想要生存,关键在于如何不断提供新刺激。另一方面,凯文凯利认为只要经营好一千个核心脑残粉,便可活得很滋润,可见有时粉丝也贵精不贵多。

四是关系与联接,发掘风马牛不相及的产业、社群、入口之间的关系并将其联接起来。

新经济时代无边界浪潮扑面而来,跨界、混搭已达“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某家网络游戏公司,每月却购进巨量猪肉(外包生产),原来宅男们打游戏之余无暇进餐,游戏公司便在游戏中嵌入肉脯广告,并在线下供应实物,虚实合一,两边赚钱。

看似完全不搭界的社群、产品、入口,只要找到它们之间的普遍联系并加以应用,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细分心理学与把握人性微妙之处。不可否认,凡是比较成功的新经济企业,对人性微妙之处的把握都相当到位。

“阅后即焚”允许用户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发送给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文件在打开后,只有10秒钟寿命,随后便自动删除。这款应用因顺应了现代人类对隐私保护的高要求而备受好评,每天上传图片量超过拥有10亿用户的FACEBOOK,其创始人一度还取代扎克伯格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由此推导,发掘并满足人性细分需求的空间无限,机会俯拾即是,如现代年轻人不愿与父母处于同一网络空间便是很大的潜在市场。

六是做低调神秘的“扫地僧”,埋头于巨头不屑的“脏活”、“累活”,挖出很难逾越的护城河。

当今年巨头都喊着要电商下乡时,买卖宝已在乡下推进电商和网购七八年了,并用数据证明,中国最核心网购人群其实来自四至六线城市。一半以上用户来自于村镇市场,90%以上流量来自于移动端,95%的用户选择货到付款,正因为早年默默耕耘下沉式市场,做当年巨头不愿做的“脏苦累活”,等巨人们醒来,挖好的护城河已很难逾越。

在商业模式上,跟风模仿只有死路一条。“死磕自己”相当于提升竞争成本,也是罗辑思维一直自我标榜的成功之道。

七是去中介化将达到极致,寻找一切有中介的领域,找到生长缝隙。

最近一家名为“必要”的70人平台要重新定义全球零售业,开创了C2M模式(用户直连工厂),让用户通过必要平台直连世界最好生产线,将中间环节统统砍掉,用户只需花几十分之一的价格便可享受世界最好的产品。但凡有中介可去的地方,都能找到足以扇起商业风暴的“隐形翅膀”。

八是做工具而非通道。

掘金时代大赢家是卖锹的和卖牛仔裤的,新经济时代的大赢家依然属于“他们”。智能化、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制造企业的井喷式发展,更是诸如语音交互、脸部识别等通用性、必需品产业卖锹的好时节。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