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产业大地图

 德培论道 2020-08-26

长三角江浙沪皖“四兄弟”齐刷刷地摁下“快进键”,引来全国目光聚焦于此。

先不说这阵容有多豪华:全球科创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互联网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拉出任何一个都不弱。单是近来接连抛出的各种口号、产业布局就足以亮瞎你的眼。

就拿最显眼的上海来说,一边拉着特斯拉布局电动汽车全产业链,一边又提出“文创50条”搞全球电竞之都;一边发布“2035”规划,意将张江打造成为上海进军全球科创中心的核心力量,一边又制定了100条开放新政,以期借助国家扩大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开放之契机,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上海野心”昭然若揭。

同样,因互联网和乌镇而名声大噪的浙江也大动作不断。除了2017年首次明确将打造“八大万亿产业”外,近日又印发了《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超过5800亿元,还在全国率先推出“1+N”工业互联网体系,着力打造世界级“数字湾区”,如此豪气自信也是没谁了!

再换个频道看江苏,不仅累计创建了多达536个示范智能制造车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已经占据了GDP的一半以上,未来还将加速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什么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纳米技术、生物科技,热词可以说是一个不落。

即便是之前看不起眼的安徽,这些年汽车整车出口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第二、研制出世界最薄0.12毫米浮法玻璃、诞生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还有那一纸《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足以道出安徽科技制造的蠢蠢欲动。

那么,你以为只是这样?长三角这“四大金刚”除了在新产业上“追风捕影”,在传统产业上也各有谋划。江苏有代号为“263”的行动计划,意在优化升级占工业经济总量超过1/10的化工产业。浙江也印发了《浙江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试图以智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安徽出台了30条新政力推产业转型升级。上海也在加快传统产业转移、产业园区升级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放眼望去,长三角地区都在紧锣密鼓地谋大事、画蓝图,产业布局可谓是一片火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