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产模式:“不务正业”|德培直播文字稿

 德培论道 2020-08-26

Q
A
&

问:请问您认为地产模式最终可能是什么样子?

答:地产模式从当下角度讲,给一个词叫“不务正业”。什么叫“不务正业”呢?因为现在对于房地产这个主业,他们已经没有激情,已经不太感兴趣了,纷纷地开始所谓版本升级,所谓战略突围。这是我讲的一块。

我们以往房地产就是高周转。高周转要求速度快,最典型的就是碧桂园。现在高周转出问题了,工地上接二连三地出事情,今天这个直播是公开的,我也不想太多得罪碧桂园的有关朋友。小范围你们可以看看我相关的一些讲话。

总而言之,房地产在我们国家改革的40年中,应该说是最暴利的一个行业。所以房地产业成就了中国的第一代富人。当然,我们说煤老板也算,早年买认购证的也算,但是他们的普遍性、规模性远远不如房地产。当达到一定规模了以后,是不是还有继续投资的空间?急剧的压缩。

有一个视频我微博上还没发,关于潘石屹的。潘石屹自己也在做一个视频。人家问他为什么你把许多物业给抛了?OFFICE大楼等都抛了?他其中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大概2016年,他听到一个住建部副部长讲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城市人均住宅超过了35平米,意味着在供求两端就将进入新的临界。过去是供给不足,标志着进入供大于求的开始。现在住建部对外宣布是城镇住宅总量大概是245亿,也有文章在说超过人均40平米。这就意味着整个行业高速增长的空间在急剧压缩。当然我们和美国相比,无论是城市化率也好,人均住宅空间也好,当然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个行业还有发展的空间,但是那种疯狂的、暴利性的增长在受到压制。

但好在他们有了这些年的资本积累,所以现在拼命地都在向其他方向投资。所以我帮他们总结,有的是升级类的投资,有的是转型投资,把房地产转型了,有的是转行、跨行业投资。

我刚才提到的碧桂园,就拿出1000亿元,一掷千亿投资新能源汽车,和特斯拉一个样。所以未来开发商的发展模式就将以2018年为一个临界,进入多元化的一个时代。

Q
A
&

问:从目前的情况看,是不是不能购买小房企的房产?

答:话也不能这么讲。也不见得大房企就更好。对于房产,我实事求是讲,还是那句老话,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大房企拿到的地不一定在那么好的地段,这些年有的时候就是资源的勾兑。在某一些县的某一些区,那个地块大房企拿得到吗?有这样的人脉资源吗?某一个小房企可能拿到这样的资源。

所以这句话不能这么说。你要考虑你的地段,那你就不用去管是大房企还是小房企。相对的来说大房企可能好一点,尤其房企里的国企,又相对来说好像是稳妥一点。

但这个话不是绝对的。关键是你想买什么样的房子,想在什么样的地段。

Q
A
&

问:有两个问题,一个还是问您对碧桂园事件总体怎么看?另外一个问,持币中的上海居民,什么时候入市合适?还是要等等?

答:碧桂园这个老兄,我是不太赞同他们总裁莫斌在公开的新闻媒体会上的那种表现。出了那么多的事情,此起彼伏,安徽的那个楼盘有6个人死掉了,他只说,我们很重视,制裁了这个项目老总,制裁了那个项目总监,但是还在以开玩笑的方式说,要求记者们不要建议把他免职。

我曾经提过一个安全管理工程师,写到教科书里的海因里希,他提出,一个重大事故,必然有19个轻微事故,19个轻微事故背后必定有300个事故苗子。300个事故苗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断出事故的系统。

碧桂园高周转,他们对外自吹是宇宙级的房地产企业。凭什么?去年一年竟然卖了5508亿元的房地产。堪称世界一绝。中国城市化全球最厉害。在最厉害的里面他又最厉害,这件事情有的时候有点过了。我指的过,有的时候是我们“架不住”。

这位董事长杨国强好像当年的花絮故事也不少,据说当年也是被逼走上这条路的,他为人家楼盘搞建筑,楼盘建好了,开发商给不出工程款,就把一栋栋房子抵给他,他是“被房东”,人家说炒房炒成房东,炒股炒成股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他拿了那么多钱以后,逐渐自己走上这条路。

我不是调侃他原来是农民的经历。我记得有个段子说,凡是成功了,往往就要骄傲了,骄傲了就要冲突,冲突就会带来战争,战争就会带来破坏,破坏就会带来贫穷,贫穷就会带来忍耐,忍耐就会带来才华,才华就会导致成功,而成功又会导致骄傲。

这件事情在人类历史上,既产生在国与国之间,也产生在企业之间,军队之间,乃至个人之间。

碧桂园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有的时候真的不见得是一个好事情。我只能说到这里。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说是自己住的,就像我们说现在进入大健康,健身永远是最佳的时期。如果说想缓一缓,想进行调整,那我估计也可以看一看,因为我刚才也说了,二手房静止在那里。如果说房产税出来的话,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波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