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跑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 桑德斯宣布参选 —— 社会主义在美国能上台吗? 2016年在民主党内初选输给希拉里的桑德斯再次宣布竞选总统。 时间来到了2019,他也已经77岁了。 桑德斯参选的基础就是自2016年一路走来声势并未减弱的民主社会主义派。这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进入美国主流政治圈的流派,在特朗普把民粹右翼带入华盛顿的同时,桑德斯所代表的社民左翼也逐步进入美国政治的中心。 民主党现在面对的尴尬就是如何处理桑德斯和沃伦(Elizebeth Warren)这样的社会主义者? 如果社会主义者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那么中间左派和中间选民可能不买账。 若推出一个走温和路线的左派,那么大批支持社会主义的年轻选民也可能选择杯葛。 这个路线问题我们已经提过好几次,但事态的发展继续证实了民主党不得不去直面这份尴尬。 抛开民主党的具体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社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根本上,当下全世界范围内,文明、政党、国家、地区、阶层之间冲突不断,成了强化社会主义思潮的温床。 而追溯世界冲突的乱源所在,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寻找到各种原因,但最终归结到主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方式。 过往的经济方式曾酿造出美酒,也结出苦果,当下正逐渐呈现出负面性,使问题显性化。 从全球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看,以1992年为界限,如果说此前社会主义风靡全球,此后资本主义风靡全球,那么进入后危机时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将使得“社会主义”重新平衡世界。 对此的详细分析论述,敬请关注后续文章。 英国工党发生叛变,七名议员组成独立团体 就在整个英国都在等着保守党政府特雷莎·梅首相何时下台的时候,反对党工党突然后院起火。 七名工党籍国会议员宣布离开科尔宾所领导的党团。他们反对科尔宾主要基于其领导风格、脱欧态度及反犹太情绪。 科尔宾作为工党长期的后座议员,这几年夹着左派基层民意突然崛起,势头只升不减。突然内部变节,外行人可能觉得错愕,但其实长期以来有迹可循。 科尔宾一路能保持领导地位是基于基层情绪,甚至可以说也是一种民粹主义。 这几年不少工党议员对其有些“复古”和理想主义的风格并不是特别满意。这些议员直接面临选区选民的压力,足以说明科尔宾在党内基层的群众基础,并不代表拥有全英的基础群众。 而在欧洲问题上的暧昧不明,使得不少人认定其在2016年脱欧公投问题上并没有认真参与,结果导致留欧派失利。 现在脱欧问题又摆在面前,工党一贯的挺欧立场却被该党领导人的欧洲怀疑论立场掣肘。 这背后恰恰折射了英国在脱欧问题上的纠结。一方面,在地缘上,作为孤悬于欧洲大陆板块的半岛,英国希望通过脱欧来展示、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化解看似因与欧洲大陆融为一体而带来的“失分”;另一方面,从发展大趋势看,根本上英国无法脱离欧洲而独立存在,英国的长远发展根基仍在欧洲一体化。 美国国会调查特朗普政府在沙特的核武器计划 美国国会一份调查显示,特朗普政府有意转移许多敏感核武技术给沙特阿拉伯。 这份报告的许多证据来自于白宫内部的相关人士。根据报告,推进核武器技术输出沙特的项目主导者包括了前国安顾问Michael Flynn、能源部长Rick Perry 和特朗普的女婿。 这个项目背后包括了多家私人企业如IP3(退休军队高官开设,计划帮助沙特建立核能厂)和Flynn自身开设的咨询公司。 2017年一月开始,国安会内部提出了此项计划的不妥。 一方面,推进下去可能进一步扰乱中东次序;另一方面,此计划有明显白宫高官的商业利益在里面将面临法律问题。 然而,即使在Flynn离职后,特朗普本人还是推进这个项目。 这个事件有不同层次的意义。 国际关系层面,美国如果继续做这样“无厘头”的举动,就是要在中东地区再安放一个火药点。毕竟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位置以及其与伊朗、以色列等国的关系比其他国家更为特殊或显著。 在法律层面,特朗普政府似乎又多了一个涉嫌犯法的麻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