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新用户32793PFH 2020-08-26


走在街上,忽然发现各种“国学讲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走进一家装潢高档的大厅旁听了一节,讲的是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大师”有一串很耀眼的名号,因为多,所以一个都没记住,只记得大师花白的头发披在肩头,很艺术家的样子,下面的家长和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热血沸腾。大师最后说:“如今的孩子,生逢盛世,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要实现“中国梦”,我们都要发扬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把“治国平天下”的追求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像历代积极入世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内修身立德,对外建功立业,造福国家和社会。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问代价;不该做的一定不做,不计得失。惟其如此,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听起来令人鼓舞,是不是真的这样做了,就能成为国之栋梁?

事实上,自“五四”后,文人(古代称之为士)似乎没有几个成为国家栋梁的,不要说像张居正、曾国藩那样堪称“国器”的人,就是像苏轼、欧阳修那样重臣也似乎不多见,而像司马迁、陶渊明一样有才华和气节的文人更是鲜有。那么,我们当下让孩子学传统文化,究竟让他们学什么?

其实,不管时代盛乱,每个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就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苦难要努力解决,别人的事情也要尽力而为;有人监督要做好,没人监督也要做,这大概就是所谓“仁爱慎独”。我们生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人的精神极其浮躁的时代,如何做到不急不躁,不争不贪,不为名利所苦,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得失计较,最重要的就是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学会感恩自然,善待他人,学会与自己的内心交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营造自我、人我、天人之间的和谐。就像朱光潜所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学习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是不经历磨难的,重要的这些人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用自己内心的诗意和旷达直面眼前的磨难,所以他们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孔子周游列国,绝粮陈蔡而初衷不改;屈原自沉汨罗,宁葬身鱼腹也不“随其流而洋其波、其糟而啜其离”;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杜甫飘摇江湖悲天悯人;范仲淹数度被贬心忧天下;苏东坡谪居黄州心念百姓;陆游临终不忘北定中原;文天祥国破家亡乃作《正气歌》……

是什么撑起他们伟大的人格,是填充在他们内心的正气、骨气、傲气,和一种俯瞰人生的浩然之气。这些是靠文化修养起来的。《礼记·大学》谈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只有勤读书,广阅历,方可修身正心,只靠读读《三字经》,讲讲《弟子规》,或者听听“国学大师”慷慨激昂的讲座就能成为明天国家的栋梁吗?

重要的不是理想,而是为理想付出的艰辛。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牛角挂书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证明了每一个有成就的文人无不学富五车,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直面人生挫折和困苦,就像司马迁所说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当然,一个真正的文人,人生得意时,少不了建功立业的心胸,但也不妨有羡慕渔夫、樵子的雅致;人生失意时,固然有求仙访道的超脱,但也不妨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悲愤,这样也是给自己一个精神的出口,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种即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人生态度,才能够保证既不消极逃避,又不为现实所累,也许这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更有积极意义。

在起伏的人生旅途中,悲喜常在,而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许是充盈自己灵魂的最简洁的办法。学习,不一定会让你成为国之栋梁,但一定会让你更丰富更快乐!


公众号创作人:子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