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IT记者部落 ▼ 媒体训练营8月5日报道 文/黎塔 神州员工说,“Uber员工如果拒绝神州招聘邀约,将错过几个亿。” 8月4日下午,朋友圈被神州人狂扫,大家纷纷亮出【love U】宣言:致Uber中国的小伙伴们,不要伤感,不要失落。神州专车欢迎你们!更靠谱的商业模式,再送6个月薪资+期权(请看仔细了,已经上市的神州,不再是新闻稿里所谓的“估值”,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市值”了,马上就可变现哦),绝对值得你加入!人才直邮uber@ucarinc.com,来神州,我们当战友! 连Uber员工专属的招聘邮箱都准备好了,求贤之心可见一斑,下图则是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在朋友圈抛出的橄榄枝:
当年摩擦终退散 【Love U】一出,不禁想到一年前,神州也发了一组“Beat U!我怕黑专车”系列海报,矛头直指Uber、滴滴等C2C模式公司。这一成功的营销案例,至今被人乐道。 原来神州这些天不发声,是在憋图文呼应的大招儿。从“杀你”到“爱你”,这一态度大逆转,让人再次体会到商业世界定律: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网约车格局二分天下 大胆划分下未来网约车市场格局,一方是C2C模式的低价吸客法,一方是B2C模式的锁定人群法。 不难看出,C2C模式用户粘性并不大,一旦出现价格更低的公司,客户会迅速流失。价格补贴给人群一个错觉:生活原来可以不用花太多钱也很美好,但这个错觉早晚会被戳破,终会回到商业本身。按市场规则发展,花多少钱享受多少服务,让市场来选择,才是正确的商业模式,而价格战带来的,只是临时用户的伪需求。 神州专车采用的B2C模式则通过高端车型、配套服务、标准化管理,满足中高端人士需求,用户忠诚度是非常高的。经过理性的服务对比和成本核算,神州专车一旦成为这部分用户的首选,很大可能也就成为他们的日后稳定的选择。锁定目标人群,进行垂直推广,成本核算可控,方能保证盈利可期,公司也会处于良性运营状态,更具竞争力。 神州牵手Uber是蓄势待发? 陆正耀4日下午在朋友圈喊话“不要把你的青春,浪费在不靠谱的事业上!为什么加入神州?1. 神州是专车挂牌第一股,有实力!2. 专车新政下,B2C模式实际最靠谱,有前景!3. 我们只做高品质专业化服务,有格调!” 四个感叹号,情绪激昂。既如此,让我们按脉络理顺以上三点。7月22日,神州优车正式挂牌新三板,由此成为专车第一股。挂牌第一周,神州优车总市值就涨到450亿元,排名新三板市场第二。 8月1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车辆应取得当地公安部门核发的机动车牌照和行驶证,取得当地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核发的营运证件。应通过安装车载终端等手段,对车辆运行和服务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网络服务平台(又称线上)提供服务车辆与实际(又称线下)提供服务车辆一致。 虽然这一意见的出台被广泛解读为网约车行业喜大普奔的里程碑事件,但无疑,相较于C2C的提成模式,是对B2C模式的更大利好。神州专车属于自营模式,商业模式清晰、成本可控,车辆佣金、人员工资、油耗等成本固定,而最重要的,是B2C模式更加符合网约车监管方向,政策风险最小。 对于神州未来发展,陆正耀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要“重塑人车生态圈”。新三板上市助推,神州优车的下一个目标显然是瞄准中国最大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汽车销售平台,并将持续关注汽车金融、保险、智能汽车、智慧出行、大数据营销等领域。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神州对Uber这一撩,可谓高调不失真诚。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河,跨越与否,都要勇气。 跨国公司里的Uber中国的选手们,你们怎么看?是否想接受神州的邀请,去太平洋另一端看看诗和远方呢? ▼ ·END· 媒体训练营 观点·资讯·活动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