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穿戴市场回暖,小米出货量跃至第二。 媒体训练营3月3日报道 文|王弘 3月3日,市场调研公司IDC发布报告称,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去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达到3390万部,较2015年第四季度的2900万台同比增长约17%。 IDC数据显示,小米在第四季度出货量上升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市场龙头Fitbit虽然保住第一的位置,但出货量同比下滑23%。 Q4报告说了什么? 根据IDC报告显示,位列第一的仍是业界老大Fitbit,Fitbit第四季度占据了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19.2%的份额,但出货量同比下滑23%。IDC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仍然把主要精力投在美国,但这里的健身手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第四季度发展势头迅猛,超过苹果,位列第二,出货量更是同比增长96.2%。据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3日报道,Fitbit作为全球第一大可穿戴设备生产商的地位岌岌可危,可能很快就会被小米或苹果取代。 不过,IDC报告指出,小米凭借价格低廉的健身手环主打低价战略,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品牌认知度,难以拓展国际市场,小米的成功或许仅限于中国。 媒体训练营于3月3日采访到海外华人留学生,她表示,在国外买手环会首选Fitbit、Jawbone等智能手环,而不是小米。 与此同时,苹果发挥较稳定,市场份额下滑0.5个百分点,从14.1%降至13.6%,但出货量增长50万台,总数达460万台。 另外,Garmin位列第四,其市场份额萎缩1.4个百分点,至6.2%;三星居末,增长0.9个百分点,至5.6%。Garmin和三星较竞争对手两位数的市场份额均大幅落后。 IDC智能穿戴团队研究主管拉蒙·拉马斯认为智能穿戴设备出现现在的状况是因为普通的智能手环正在从简单的计步器进化成多用途的可穿戴设备,它们不但能负责监测用户的各项健康指数,还能成为智能手机的好伙伴。未来,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第一代智能手表甚至不如多数健身手环好用。 华为手表2获封最佳可穿戴奖 对于可穿戴市场的探索,一直有人在路上。 以智能手表为例,近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7年MWC大会上,HUAWEI WATCH 2被9大国际权威媒体授予奖项,授予“最佳可穿戴奖”。同时,HUAWEI WATCH 2其还被Expert Reviews授予“最佳可穿戴奖”。 HUAWEI WATCH 2是华为旗下的第二代智能手表,其主要特点,就是4G通话运动智能手表,其内部布局更加精细,采用陶瓷表圈,可大幅降低机身重量,表体上整合模块化天线,把4G、Wi-Fi、蓝牙以及GPS四大天线整合在一起。 不过,很多人并不看好智能手表。分析师凯西·波依勒(Cathy Boyle)2016年说过:“智能手表的用途定位不明确,它比健身追踪设备的功能更丰富,但却跟智能手机的功能有很多重叠之处。相对比较高端的、价格相对较高的智能手表并未如预期得那样迅速流行起来。”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可穿戴设备厂商想要度过寒冬不死并取得发展,还要出很多高招。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