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看中水滴的两大优势:一是下沉市场的巨大流量,二是水滴生态链条的大数据能力。 媒体训练营3月29日报道 文/左远良 继拼多多、快手、趣头条之后,下沉市场再现一匹黑马——“水滴”,依托于社交流量和场景,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迅速崛起。 3月27日,旗下拥有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等业务的水滴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近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高榕资本、IDG资本、蓝驰创投、创新工场等跟投。 回顾融资历史,腾讯已经连续三轮加持水滴互助。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本轮融资重点用于两方面:一是健康险专业团队的建设,引进保险管理、业务、服务类人才;二是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健康险业务上。 目前,水滴公司有三大核心业务:1.免费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2.网络互助平台——水滴互助、3.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水滴保。其中,水滴筹、水滴互助属于公益项目,团队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水滴保,均基于微信体系的公众号、小程序开展。
水滴保自2017年5月上线至今,已接入中国平安、泰康在线、安心保险在内的近 50 多家知名保险公司,上线近60余款高性价比保险优选产品,覆盖各年龄段人群,产品种类包括健康险、意外险、旅行险等多种保险产品,用户规模已突破1000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 水滴的三级火箭:众筹+互助+保险 资料显示,沈鹏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创立水滴公司之前曾经参与过美团团购、美团外卖的创业,是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2016年4月,沈鹏离开美团创立水滴公司,切入网络互助赛道,是国内首家基于基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互助保障平台。
从业务模式上看,水滴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地切入了互联网保险的下沉市场,针对大病预防、治疗这一场景,帮助老百姓解决重大疾病资金筹措的问题,依靠水滴互助和水滴筹聚集了基数庞大的用户,并基于微信社交链的裂变式流量相当精准,获客成本压得很低,且用户粘性极高。 互联网筹款、互助计划、商业医疗保险可以看成“三级火箭”,互联网筹款基于熟人关系链产生流量,互助计划将流量留存下来并建立了基于共同风险的联盟,留存下来的流量再进一步沉淀,在商业医疗保险、健康产品端为平台创造收益。 水滴的业务结构可以看成一个“漏斗”模型,从筹款、互助到保险层层递进,发掘并满足用户需求。在这一套独特的闭环生态下,互助形成良性互动,自我造血能力足够强。另一方面,水滴互助深耕下沉市场,聚集的庞大流量池为水滴保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沈鹏看来,保险行业最难的是触达和教育用户,因此对于手握流量的平台而言,需要力争获取更多流量,有了流量才有更细化的用户画像,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保险产品,并且深入到保险产品上游的更多环节。此外,在流量背后更重要的是场景,只有抓住场景,才能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 这正是水滴保的优势所在,对于上游保险公司,水滴保构建了健康数据和社交关系链数据库,可帮助保险公司对用户进行多维度风险评估,交叉验证完善风控能力;对于下游消费者,水滴保通过大数据临摹用户立体画像,给用户精准匹配最适合的保险,省时又省力。 资本看中的正是水滴生态链条(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积累的大数据能力,可提高保险分销上下游的使用体验和运营效率。其次还在于水滴具有公信力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下沉流量优势,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不断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尝试互联网健康保险,这有助于将市场蛋糕做的更大。 2 巨头入局网络互助,与水滴鏖战下沉市场 网络互助近年来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巨头也纷纷布局此类业务,导致赛道突然拥挤。除水滴互助、轻松互助、e互助、抗癌公社、壁虎互助等创业公司多年坚守外,从去年开始,蚂蚁金服“相互宝”、京东金融“京东互保”、滴滴金融“点滴相互”等网络互助产品相继问世。 从用户规模而言,水滴、轻松、相互宝是绝对的第一梯队,其中水滴互助又拥有绝对领先优势,以7000万用户一骑绝尘,而在短短半年内,相互宝能够获得超过4000万用户加入,增长潜力亦不容小觑。二者区别在于,水滴基于社交流量和场景,离人群更近;相互宝则靠近支付宝钱包,离人群较远。 从产品角度看,水滴互助入局早、专注互助,依托微信走社交路线,相互宝刚入局,是支付宝众多业务线之一,走金融路线。在规模、技术或操作层面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属于同类互助平台,在保险背书、资金背景差异外,水滴筹是先付费,相互宝是后付费,不过也仅此而已。 有行业分析人士称,互联网巨头切入这个新战场,无非三大原因:一是将流量价值最大化,持续挖掘变现场景和渠道;二是借网络互助切入保险业务,“曲线救国”实现转化;三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待前人教育完保险市场后完成收割。 上述人士表示,巨头想实现收割是理想,不一定都能实现。如果都能实现,也不会有今日头条、拼多多这些在内容分发、社交电商领域的新巨头诞生。更大的意义在于,相互宝、京东互保的出现,是巨头想通过网络互助为保险业务引流,对于金融业务的一种补充。
水滴不是阿里、腾讯那样的巨头,却善于利用巨头资源。一方面,作为腾讯投资的平台,它充分借助微信社交场景低成本获取流量;另一方面,它已经搭建了“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保险生态链条,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三者分工明确又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形成很深的护城河。 一类是垂直深耕多年,另一类是巨头背景背书,未来哪个阵营会胜出?目前还不好说。不过,同样身为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流量大、转化效果好的更容易收到保险公司的青睐。记者在发稿前获讯,水滴保又拿成功下一家知名保险企业,与太平财险签订合约,可见其发展潜力不一般。 【人物】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