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大退坡,行业大洗牌,造车新势力能活下去吗?2019年底见分晓。 媒体训练营4月24日报道 文|左远良
4月22日,一段监控录像在网上不断刷屏,上海一辆特斯拉 Model S在地库中突然自燃,并烧坏了同排多辆汽车,立刻引发人们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关注。 当然,特斯拉自燃并不是孤例。自 2016 年以来,国内外特斯拉着火的事件就常有发生,从以往案例来看,火源基本都是电池而非充电口,并且大概率发生在老款 Model S 身上。 特斯拉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标杆,连标杆都不靠谱了,造车新势力会怎么样? 在4月22日下午,蔚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在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台正在维修中的 ES8 也发生了燃烧。特斯拉和蔚来均已经开启调查两起自燃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未有定论。
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两起自燃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未有定论,但对于整个电动车行业而言,这可谓是“一损俱损”的事情。在补贴大退坡的当下,造车新势力们集中赶上量产交付阶段,加上此次自燃时间引发的恐慌,接下来的日子将更加难过了。 1 造车新势力融资难、交付难,补贴大退坡,直面传统车企竞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自2014年起,在国内政策的鼓励支持下,跨界造车一时兴起,背景各异的公司纷纷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一股区别于传统车企的“造车新势力”。 起初,这些公司被取笑是“PPT造车”,蜂拥而至是瞅准了巨额补贴,大多数公司首款量产车一再跳票。有的委托整车厂商做代工,核心环节全部外包;有的利用“互联网+”镀金,鼓吹运营模式创新;还有的被迫远走海外,至今生死未卜...... △ 49家造车新势力的Logo集结图 历经数年后,造车新势力也终于进入了量产阶段,不再是纸上谈兵:蔚来汽车2018年率先开始交付,小鹏汽车等公司交付期集中在2019年,理想汽车日前正式开放预订等等。然而,打破质疑仅仅是开始,造车新势力或许已经错过了黄金机遇期,迎头赶上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单纯的政策导向,逐渐向市场导向转移,充分的市场竞争,遇上了补贴大退坡,将淘汰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正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所言,2019年是市场的分水岭,开始交付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媒体注意到,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游侠汽车缺席,拜腾临阵换帅,奇点量产车iS6迟迟未能交付等等,状况百出。更为严重的是,新一轮的资本融资越来越难,2019开年以来,除了威马拿到新的C融资外,整个造车新势力没能再拿到一分钱投资。 种种迹象表明,行业大洗牌阶段已经来临。这轮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还没开始交车或者售卖数量实在太低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它们在品牌宣传、人员培训、产品研发、工厂建设等方面投下了巨额资金,却暂时还没有收入可以填补这个黑洞。 大环境不景气,自身造血难,还要面临传统车企的围追堵截。在成本控制上,造车新势力完全不是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淮新能源等传统车企的对手,风险抵抗能力也不在一个量级。中金公司认为,造车新势力尾部企业会出现生存危机。 2 如何穿越凛冬?提升服务体验,尽快实现造血,一切将在年底见分晓。 当下造车新势力的真实处境不容乐观,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甚至用“凛冬将至”四个字来形容。此前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有300家,但真正能走出来的可能也就两三家。 今年年初,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已经破土动工,马斯克放言,国产的Model 3将在2019年底就可以上市。前不久,特斯拉再次发布了其在华车型全面降价的消息,一时间引起行业热议,“特斯拉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国产Model 3铁定会直接卖到20多万。”车和家创始人兼CEO李想此前表示。 特斯拉入华,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有人却不这么认为,何小鹏表示,人们高估了特斯拉在中国可能的竞争力,本土化的过程并不轻松。蔚来创始人李斌也表示,降价对品牌是一种伤害,不会跟风特斯拉。 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产品中不完美的一面,也被完全呈现在用户面前。蔚来车主胡亚东在微博上多次吐槽,其购买的ES8多次遭遇黑屏和死机的问题,还有人表示ES8曾在高速路上“掉链子”。小鹏汽车G3在上市时,也宣布其主打的“智能驾驶”跳票,要通过后期的OTA升级才能真正实现。 △ 小鹏汽车G3 这些坑给所有造车新势力们提了个醒,在上市交付之时,尽量交出一个完整的至少是稳定的产品,才能对得起那些勇于尝鲜者的拥趸,体验层面上博得消费者的认同。如果效果无法让用户满意,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于自身品牌建设是一种伤害。 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特斯拉花了十余年的时间,虽然在部分细分市场上实现了对传统汽车的反超,但受制于资金和盈利等问题,依然不断陷入困境,所以造血能力仍是关键。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往往能更可能利用传统燃油车的利润进行反哺,这个“壁垒”更难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变革,不管是新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力度。对于根基尚且未稳的新势力来说,当务之急仍然是从资本市场获取更多的资金,以及通过做大规模,尽快实现造血。 2019年是生死之年,资本的热情已经逐渐消退,造车新势力需要更快更强地奔跑,而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有人掉队。淘汰赛已然打响,谁能成为最终的幸存者,或许很快在年底就会有答案。 【人物】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