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一波浪潮就是错过一个时代,作为互联网内容领域的重要选手,知乎不能错过。 2019年,中国成立70周年,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系列活动。知乎001号员工周源在知乎社区提问:这些年,有哪些像电子支付一样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后面的回复很多,核心就一点:信息。 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从早期的门户、搜索开始,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信息流动速度更快,也更加碎片化,在碎片化的体系中,问答是一种高效、精准捕捉信息的途径。 问答领域,知乎没有对手。知乎接下来的问题是:固守现在的领域还是开疆拓土。 周源的选择是后者,4月1日,愚人节这天,知乎推出“B乎”模式限时尝鲜。B乎模式是视频、直播等新的内容形态。知乎向外界传达的意思是:跟紧时代步伐,内容视频化。 知乎相关负责人告诉《媒体训练营》记者,B乎并非知乎正式的产品,是一次传递知乎业务方向的活动。这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内容视频化是用户的需求趋势,知乎洞察到全网用户对于视频类内容的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于是跟进并适应这一需求。 除了信息受众的需求外,广告主和创作者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位自媒体人意在讽刺一个现状:很多自媒体人跟风投入到了微信视频号的创作中。 今年初微信发布视频号,作为超级APP,微信的每一个小动作都能引起行业关注。一些自媒体找关系拿到了内测资格,开始尝鲜。他们都清楚这可能没有回报,却不想错过。 “错过了公众号,不能错过视频号。”这是他们原始的动力。互联网的历史告诉我们,吃红利才是最轻松的。除此之外,“视频号、公众号与小程序将完全打通”的消息也激励着他们。 这是创作者狂热的时刻,很多人认为视频大概是他们可以坐上的最后一趟列车了。 热现象,冷思考。微信视频号还在内测,没有完全定型。在抖音、快手当道的环境下,微信视频号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视频号的一个入口在朋友圈下面,这个位置比较特殊。用类比的方式来看:公众号在通信消息以及通讯录中,视频号在朋友圈下面,似乎不属于同类。一个玩视频号有一段时间的自媒体人告诉记者:视频号入口具有明显的优先级,微信内部重视视频号超过了公众号。 张小龙说:“(微信)做(朋友圈)视频动态,有人说微信要大力做视频,我不认同。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平台,做朋友圈之外的另一种社交模式。” 按照此逻辑及视频号入口位置可以理解,视频号是一种与朋友圈并列、但与朋友圈不同的社交模式。朋友圈是一种基于熟人关系、图文为主的社交模式;视频号是一种基于熟人关系+陌生人关系、视频为主的社交模式。 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具备社交功能——点赞与评论。不同点是:图文与视频,熟人关系与陌生人关系。 记者在浏览视频号信息流的时候,发现了明星马伊琍、杨幂的视频号,他们可以通过顶部的搜索框搜索找到。有了名人关系,视频号就可能成为一个“视频化”的微博。新浪微博当年依靠名人关系起家,而腾讯微博则在与新浪微博的对抗中失利。 视频时代有太多机会,无论是知乎“内容视频化”,还是微信视频号的出现,视频突破的是文化障碍,对于平台是新用户的可能,对于小镇青年而言,不仅是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也是展现生命的一个舞台。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