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灸与茶膳养生

 369蓝田书院 2020-08-26

小暑大暑是 一年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太阳炽热,大地烤烈,天地交蒸,古人定下三伏养生,深藏避暑,传说“养在三伏,灸在大暑”灸与火的智慧,热与茶的体悟:
九天一轮三伏灸,
灸感诊断细思量,
辨证论治养生汤,
水火既济夏安康。

七月十六号是入伏第一天,过了小暑之后才是入伏。所谓“伏”即爬下、隐藏的意思,“暑”字上日下者,日为太阳,者为一切动物。入伏的时候太阳在头顶上,比喻烈日炎炎,头顶烈日。伏字已经告诉人们在三伏天应该怎么做,“伏”为人、犬,即人在三伏天的时候要像狗一样,狗在三伏天基本不怎么活动了,趴在地上散热,意思是这时候人就不要再头顶烈日干活了,尽量避开太阳的照射。
三伏还有其他的文化内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还是恢复到本意最好。“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代表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期就在三伏,是在小暑节气刚开始的时候就入伏了。从“暑”联系到养生的“伏”进行养生方法,首先“伏”是趴或隐藏起来,避开烈日的照射,这时候一些阳气虚的人,需要补充阳气。在三伏天补充阳气的速度最快,因为小暑、大暑是一年当中阳气最鼎盛的时候,阳气已经盛到极点。“天日炎炎”说明天上的阳气蒸腾,阳气变气为火,是阳火;“地气蒸腾”说明阴气蒸腾,阴气转静为动,是水之阴气,构成了水火蒸腾的局面。
如果风调雨顺,天气与地气同步,水火保持平衡,太阳照射大地,大地就有水汽上升化为白云、雨,降雨之后降温,此为水火既济。如果水火不济,太阳猛烈,地上大旱,水火失济,人在中间也会出现干燥的症状。因此在小暑时节,阳气虚的人可以借助“天日炎炎,地气蒸腾”的局面,迅速补充阳气,借天阳补人体阳气。晒太阳也可以,但是一个不小心就会中暑:温度过高,而人体散热不强造成的疾病,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在一年温度最高的时候,可以艾灸,艾灸大部分用的是艾草,又称太阳神草。
因为艾草在晚上太阳落山的时候,叶子会全部闭合起来,从根部吸收大量水之阴气;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叶子会逐渐打开,从叶子吸取大量阳气,一株艾草完全模拟了天地之间蒸腾的局面。端午节的艾草比较好因为端午正是天气温度迅速萌生的时候,艾草生命力比较旺盛,水火既济力较强。
其实最好的艾草还是三伏天的,因此三伏天的时候割艾洗脚、泡浴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同样可以借助太阳神草补充阳气,排除体内阴湿之气,太阳照射大地,大地蒸腾水分与借助艾草补充阳气,让湿气蒸腾、化解,有助于排出人体寒湿、湿热。强调在三伏天艾灸是因为艾灸有很强的选择性,针对不同的身体体质特征,选择不同的艾灸方法,以达到借天、艾的阳气深入人体,清除湿气。
用对三伏灸的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天火、地气、艾气是三伏灸的特性。关于三伏灸,各家有各家的方法,但是真正的方法还是在于突出艾灸的特性:烟熏火灼。烟熏火灼是自古真正艾灸的四字真言,离开了烟熏火灼就不是艾灸。有些人贴发热的膏药,那是三伏贴;有些人把炒热,那是热熨;真正的艾灸应该是点明火,烟熏火灼。如果有的人不信,大可以试试:灸同一个部位,用烟熏火灼的方式和不用烟熏火灼,感觉是不一样的。现代整个市场中把艾分为好几种:明火艾灸、非明火艾灸、有烟艾灸、无烟艾灸等,都不如恢复本来面目。艾本身就是一味容易取得的本草,艾草到处都有,把叶子晒干,揉碎就可以艾灸。取材方便、加工方便、使用方便,点燃就之后就是烟熏火灼。现代的无烟艾灸就是把艾草变成碳,或者用加热器热熨,只有发热就已经远离了艾灸,打着艾的名义,却无艾。因此建议在三伏灸的时候选择烟熏火灼的艾,比如我们的艾道灸,做是真正的艾灸。

1.神阙穴

神阙穴含括腹部脏腑:肝、脾、肾、小肠、大肠、膀胱、生殖系统。总共三脏三腑和少腹,尤其是女性生殖系统:子宫、卵巢都在少腹内部,所以对于女性更为重要。男性也有灸的必要,但是女性属阴,到了夏季经常容易阴盛阳衰。因此入伏之后灸神阙穴能够让肝、脾、肾同时得到好转。所以不论懂不懂医,只要会艾灸的烟熏火灼,使“神阙着火”就对了,这样内在脏腑能够得到调整。
长期灸神阙穴,有些人的脂肪肝会自动下去;有的人灸完之后肚子上会出现大量水湿之气;有的人会散发出一股股恶臭、腥浊之气。这些都是小肠和大肠有毒素蓄积、湿浊、寒湿之气,同时也会把肝、脾、肾的病气、湿气化解。有些女性连续三伏灸的时候会从会阴排出腥臭的白带或者莫名其妙的出现血块、血丝或者黄色的粘液。这些都是“毒”,艾灸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妇科炎症,无需大惊小怪,只要出现这种病理产物,是很好的征兆,最怕艾灸之后什么反应都没有。

2.灵台穴

三伏灸一定要灸灵台、神道,一般以灵台为主,位于背部正中心部位。艾灸灵台包含人体心、肺、膻、胸椎、对精神心理有调整作用。胸部也是三脏,可能有些人对膻脏不理解,可以只学习心肺,膻脏是藏亼门独有的方法。胸椎包含许多脊髓神经,与心脏等部位都有联系。
长期艾灸灵台会使心脏保持阳气充沛,心属火,正好借助艾灸之火使心阳保持充沛、心脏功能增强,在剧烈运动时不会心慌;肺部阳气充沛使呼吸深长有力,呼吸交换功能增强;膻脏主大气,肺能呼吸、心脏跳动都是膻脏所主。艾灸之后,护卫心的功能增强,五藏本神都是膻脏进行调和,对精神心理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3.至阳穴

至阳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穴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穴位的时候不像施针需要精准的穴位定位,只要在以穴点为核心的周围区域,都算是至阳穴。因此艾灸是不比拘泥于穴位核心点,但求穴位在核心点中央都会有效。这就是艾灸容易被学习、操作的原因。经常阳气不足的人可以在至阳穴三伏灸,能够借助天地阳气、艾草之阳气,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有些经常腰酸背痛的人建议多灸至阳穴。
至阳穴位于胸椎和腰椎交接处、胸腹交接处,也是人体阴阳交点,如果在交点进行艾灸,补充阳气事半功倍。

4.命门穴

命门位于至阳穴下方,位于腰椎上三分之一,与体内肾脏位置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艾灸命门包含左肾、右肾。至阳包含人体一身阳气,艾灸命门能够补充命火,即体内真阳、真火。“命门”是门开了之后才能看到命,进入命门之后才能看到肾脏。中医讲究左肾主真阴,右肾主真阳,两者蒸腾气化,后世认为相火藏于肾,存在许多争论。命门具有命门之火,人体之所以能保持温暖,生生不息:性功能、生殖功能都是因为命门之火。如果命门之火衰竭或者命门不固,随意开阖,都会损失真阴、真阳和真火,所以命门非常重要。三伏灸既有天火、地气和艾草之药气,这时候补充、调整命门效果更佳

5.会阴穴

这个穴位非常隐秘,但是不能不灸。无论是道家、佛教、瑜伽,都与会阴相关联,也是道家修炼气功的玉炉穴。由于会阴穴既是隐私部位,也非常狭小,我们手道堂因此发明了器具——坐灸仪。坐灸仪是把艾点燃,熊熊艾火加上烟熏,铺上垫子,人坐在上面,宛如蒸笼一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男性备孕期不能久坐坐灸仪,因为温度过高使精子活性提高,很快死亡,不容易怀孕。如果不需要备孕,久坐坐灸仪对男性前列腺保养非常明显,不论是前列腺肥大、增生、功能衰退、性功能衰退都具有明显作用。其二能改善睾丸功能,一般女性都知道卵巢保养,但很少有男性保养睾丸。灸会阴可以保养睾丸,使睾丸更加分泌雄性激素、刺激附睾功能、促进睾丸血液循环、造精功能,对男性至关重要。因此不要觉得羞于启齿,这是人类生理上基本功能。灸会阴不论对男性或者女性都对尿道和膀胱有作用,尤其是有些女性打喷嚏或者大笑之后尿液渗出,这是尿道、膀胱固摄不住,灸会阴就能有明显的改善。
其三对外生殖器:男性阴茎、女性阴道有保养作用,对于感染的霉菌、病毒、男性阴茎炎、湿疹效果显著。尤其是男性阴囊长出许多湿疹一样的东西,非常痒,号称绣球风。这时候灸几次会阴之后,用的艾灸垫一股死老鼠味道,但是慢慢就好转了。有很多湿气重的人,一到夏季身上、手脚上长出了许多小水泡,既不像湿疹也不像水泡,其实都是臀部受湿浊之气。其四,常用坐灸仪对肛门、直肠、具有痔疮的人也具有明显效果。因此艾灸会阴穴,重点使用坐灸最好。手道堂的禅灸油炁仪首先使用明火,还有音乐产生声频图谱,使臀部阴窍也能听懂音乐的频率,借助艾烟、艾火产生与阴窍的共鸣共振,从而达到艾灸、音乐、共鸣共振的效果。

6.涌泉穴与三阴交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
这两个穴位是选择性灸养,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我们手道堂的禅灸油炁仪足灸仪。多买点好的艾灸,不要买假艾灸,现在市场上假艾灸很多,有的根本就不是艾。如果什么都不想买,自己采艾制作艾灸更省钱,但是专业的艾绒效果更好。以上是关于三伏灸重点选择的部位,艾灸以上穴位的时候不能只灸穴位那一个点,而是以穴位为核心点,周围直径10cm都是穴区,构成八卦和太极图,三伏灸效果更好。千万不要用很小的艾灸只灸穴位那一点,这样达不到三伏灸强大的天火、地气、艾气。如果单独灸灵台,只有脊背发热,但是灸整个穴区的话,发现心肺、胸口也发热,灸完呼吸都轻松许多。
说明以穴位为中心,向周围10cm放射,要求艾灸是特制的大灸比较。如果是像香烟一般的小灸,效果不明显,必须用大灸呈辐射性灸养、烟熏火灼。以上表明的所有穴位都需要艾烟不断熏灼、一层层加码。

艾灸燃烧时候的红光类似红外光,但是目前人类还解释不了为什么艾灸具有很强选择性、渗透性、对皮肤细胞的调整作用,以及对人体生物电的调整作用。因此艾灸看似简单,从科学角度来讲,还很神秘。这突出了中国人有艾灸这种上古先贤智慧,按照现代记载来看,艾灸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被发现。最早艾草被称为冰台,寓意冰台取火,最初的人类发现只要用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对着艾绒照就很容易起火。其他材料不容易点燃,唯有艾草点着之后,用石头压住也不容易熄灭,其他物品即便容易点燃也容易熄灭。如果冰台没有艾草就不可能着火,因此古人认为艾草就是容易点燃的,寓意冰台取火,干脆起名冰台。有许多本草记载着冰台,一般人很难理解冰台是什么,其实就是艾草,严格来讲是艾绒。
艾灸时间
艾灸时间也同样重要,三伏天是在夏至的第三个庚日算起,头伏基本上是固定的十天;二伏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是二十天;末伏也是十天,在末伏的时候就要立秋了。“三伏加一秋夜晚凉嗖嗖”寓意在三伏热到极点的时候,突然一阴将生,天气开始变凉,进入秋季了。因此要珍惜这最适合养生的三十天。但是不是连续灸三十天,有的人天天都灸三伏灸,也。不科学。入伏当天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其次没有听讲的人不知道三伏灸怎么重要,也不知道灸哪些穴位,有的人胡乱艾灸,甚至以为三伏贴就是三伏灸。真正的三伏灸应当是:只要是在三伏天之内,尤其是头伏和二伏的时候必须要灸,意味着二十天之内必须要灸,而二十天当中只需要灸三个九即可。从入伏第一天开始灸,一定要连续灸九天。凡是艾灸或者其他调养性的灸病也好,最少连续灸九天。按照现代时髦的说法为九天一疗程,九天为一周期。其中是有说法的:人体五脏六腑总共是11个脏腑,其实是五脏为五个,六腑中的小肠和大肠都是肠子、三焦看不见也灸不了。意味着实际上只灸九个脏腑:心、肝、脾、肺、肾、胃、肠、胆、膀胱。因此连续九天能够把五脏四腑的经络、脏腑全面联通。以穴位为核心,达到整体调整,符合中医整体调整观和天人合一观,所以艾灸最能反映中医思想智慧。连续九天的三伏灸不要只灸一个穴位,例如第一天灸神阙;第二天灸灵台;第三天灸至阳;第四天灸命门;第五天灸会阴;第六天涌泉等轮回循环的艾灸。这样艾灸能让身体得到全面的修复和调整。千万不要带着目标性和目的性艾灸:想把脂肪肝去掉就一直灸肝脏。中医讲究人体为整体,轮换着灸,慢慢也能痊愈。如果真的是病,第一次也需要九天为期,之后休息三天才能重新开始三伏灸。所以在第一次三伏灸把全身、全面经络打通之后,第二次三伏灸就要有选择性、针对性。例如偏重于肝脾肾较虚,第二次的九天全部灸神阙穴。如此在三伏天最少灸十八天才能彰显效果,体会艾灸的神奇、中医的伟大。


灸感诊断

有的人灸完之后会很疲劳,有的人没有,这是艾灸反应。其实灸后出现这种反应的都是身体比较虚的,以下会列举几个选项。当艾灸之后出现这几个现象,不需要诊断就能知道身体怎么样,称为灸后反应诊断、灸感诊断。出现灸感诊断的问题之后,要用相应的中药或者茶膳进行调整,一定要从饮食或者专门喝中药进行调整。

1.神疲乏力气短

最明显的症状是有的人灸完之后神疲乏力,甚至气短。原本灸完之后应该面色红润而有光泽,非常精神,结果灸完之后有些人更疲劳并且气短。其实这种人是在艾灸的时候确实补充了阳气,不过体质本身较虚,虚不受补。这种人一般都是心脏功能较差,补充了大量阳气之后,心脏承受能力不足,心阳无法接受阳气,反而就会疲劳。不管怎么说艾灸都是热性的,烟熏火灼会消耗人体一些气阴,这时候会出现气阴两虚的现象,再加上天气炎热,正逢小暑、大暑节气。如果天气干旱,平常喝水少还大量出汗,再加上心脏本来就比较弱,这时候就会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最终神疲乏力,气短。只要具备这六个字,就是气阴两虚。单方:建议气阴两虚的人平常喝点黄芪、麦冬、甘草各等分泡茶喝,看能否改善。以上属于单方和茶方,也可以使用藏亼门独有的、专治气阴两虚的方剂:藏神汤。凡是血压降低、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出汗之后感觉疲乏或者艾灸之后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配以手道堂的执手膳,中药方剂名为藏神汤。执手膳已经使用了最少十年左右,也是从行医开始就一直使用的。
专方藏神汤组成:人参、麦冬、党参、玉竹、山药。有些人会质疑方剂平常,能否治病的问题,如果是老中医,一看方剂就知道绝对能治病。很多人看到这个方剂之后可能都觉得人参是君药,其实真正的君药是山药:君以山药精气神并补。臣以人参补气,帮助山药增强补阳气之力。佐以麦冬,增强山药补阴之力,同时加强山药清热去火。使以党参益气养阴,气阴并补,作用没有人参、麦冬这么专业,因此只能作为使药调和。人参气不足党参可补;麦冬阴不足,党参亦可补;辅佐山药精气神并补。引以玉竹滋阴清热,润泽。对夏季容易出汗过多或者艾灸之后的气阴两虚有很好作用。能够直接引药至脏腑缺水、缺气阴之地。采挖玉竹的时候,玉竹长似小竹子,根茎嫩黄,味道清甜,很容易引药至需要的地方。
人参大补元气偏燥;麦冬滋润偏清,能把体内浮火清除;党参气血并补,较柔润、平缓。方剂整体不温不燥、不寒不凉、不腻,因此能够气阴并补。具体的君臣佐使、配方比例非常重要,看上去五味本草都不苦,配不好非常难喝,配好了口感非常好。之所以做成名为执手膳的产品,就是因为夏季有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一定要服用藏神汤。如果觉得麻烦,可以购买执手膳,可以直接熬煮之后服用,也可以熬粥、炖汤都没问题。如果灸感出现神疲乏力,连续灸会很不舒服的感觉,三伏灸的目的是为了舒服,如果灸了反而不舒服,积极的养生保健又有何意义?

2.口干舌燥便秘

有的人本来挺正常,三伏灸两三天后出现口干舌燥,大便也不通畅了。不可能解释为化湿、补充阳气之后口干舌燥,太不专业了。有的甚至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甚至闻到艾味就想恶心,咽喉肿痛是必然会出现的基础问题。这种人是体内本身就火盛但是身体某些方面又虚,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清热滋阴。能够把体内实火、燥火去除,同时迅速化解艾灸引起的燥火,身体很快就能恢复正常。既能达到三伏灸的美好效果也能获得三伏灸保养身体的快感,同时服用茶膳调理效果更美妙。同样是单方加上藏亼门独有的专方。单方:麦冬、金银花、甘草,各等分泡茶。
如果喝了茶效果不明显,说明体内的火太大了,这时候需要用到专业方剂:藏清汤,服用藏清汤之后能够把体内隐藏的热、燥火清除。藏清汤也是手道堂长达十年的产品之一,名为清手膳,清热润燥。专方藏清汤组成:麦冬、玉竹、双花、甘草、肉桂。这五味本草看似稀松平常,现代许多中医看口干舌燥、便秘就要吃大黄、黄连,这就是庸医。出现这种反应应当清热润燥,是体内本身有火,再加上体外艾灸的火,内火煎熬形成的问题。本身就是种不正常的表现,这时候用藏清汤解决。君以麦冬清心除烦、滋肺养阴、养阴生津、润五脏,心肺清,口干舌燥自然消除。臣以玉竹增强滋阴清热的力量,玉竹本身就是直接滋阴清热的。尤其对养脾、肺、胃之阴,是玉竹的强项。佐以双花清热散火、解毒。金银花芳香,清燥热而不伤胃阴、润燥而不生湿,具有双向性调整作用。使以甘草清热滋阴、益气,甘草能够入五脏六腑,有助于清热滋阴并且调和诸药。引以肉桂引火下行和引火归元。灸完之后口干舌燥代表火气乱动或者火气向上,需要引火下行,如果是虚火则需要引火归元。因此肉桂有双向性调整作用:既能引火下行,也能引火归元。服用后如果体内有火,会从小便而下。麦冬、玉竹润泽,如果大便真的缺精少液,自然会润泽大肠,使大肠蠕动增加,大便顺流而下。如果是虚火造成的,肉桂能够引火归元,借助滋阴清热,例如肾火,藏于相火中,不至于蒸腾。这就解决了天火、地气、艾草熏灼和人火之间的躁动,从而使身体恢复平衡宁静。
整个方剂的不传之秘就在用量上,由于本篇不是中医课程,因此在此不过多赘述。手道堂的茶膳没有任何添加剂,喝起来也没有任何药味,因为配伍比例非常合理,既有效果并且口感好。这是深入研究中国古典本草性味化合,同时无数次实验得出的结果,因此不便公开,敬请见谅。能把方剂公开,讲明其中道理,已经是非常有良心的人了。

3.失眠多梦烦躁

有的人灸完之后晚上睡不着,十分精神、兴奋,即便是睡着了,也是梦多,并且烦躁不安,动不动就发脾气。凡是失眠多梦、烦躁的人,大多数都是心神不安。这种人做艾灸是事情特别多:一会就问好了没有,过一会又说怎么还没好等,内心特别烦躁,心神不宁。应当服用藏心汤,藏心汤,是手道堂主要茶膳之一信手膳,重点养心安神。专方藏心汤组成:麦冬、茯苓、甘草、龙眼、百合。
麦冬、茯苓、龙眼、百合都是养心安神的,因此一般而言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只需连续服用几次即可,有些人服用一次效果就很明显。失眠多梦是由于艾灸之后心火亢盛,引起心肾不交,水火失济。

4.眩晕目赤欲扑

有的人灸完之后眩晕、眼睛发红,并且眼睛分泌物增多,走路不稳,一摇三晃,一不小心就想摔倒的感觉,有些人会血压升高。如果只是一位艾灸师,不懂中医,只知道艾灸,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测量血压,只有一部分人会血压增高,部分人艾灸后血管收缩扩张,血压更高。这时候不能再继续灸,如果继续,中风偏瘫都有可能。眩晕目赤,欲扑现象是肝阳上亢的表现,也是前期中风的重要先兆表现,一定要引以为重。由于不是每个人都会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之后不能服用降压药,否则事情更严重。这时候需要调整,因为是艾灸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可能本身就是高血压体质,只不过之前忽略了这个问题,并且进行艾灸。手道堂具有专业茶膳养生,具有十年的历史,拥有专业的临床经验和十年客户验证。
出现这种情况非常简单,只需一个方剂就能解决问题——藏肝汤。这里喝单方没用,因此没用单方。专方藏肝汤组成:麦冬、百合、茯苓、天麻、枸杞。君以天麻平肝潜阳、息风。眩晕目赤欲扑就是肝阳上亢,因此重用天麻。臣以百合降肺气、润心肺、养心安神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天麻,使心肺之气润降,降心火之亢逆、滋肾阴、滋心阴。佐以茯苓宁心化痰,凡是肝阳上亢的人,很容易风、痰、湿上往轻窍,引起中风或者神识昏蒙。茯苓防止肝阳上亢之后加风、加痰、加湿。茯苓排除隐患。使以枸杞滋肝肾之阴,滋水涵木,增强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枸杞子从本来补肝肾之阴,以助天麻滋阴息风。引以麦冬灭火,与百合构成防火墙。藏肝汤即手道堂顺手膳原方,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简而言之就是灭火器,使肝火、心火不旺,肺火不生,痰火不动,何惧肝阳上亢。看似平淡,在临床运用时很神奇。

5.怕凉腰酸阴痿

有的人本来就阳气不足,灸完之后发现身体更冷了,还腰酸,有些还性功能下降。有些养生馆开不长久就是因为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从来都是想艾灸赚钱,没有想过艾灸背后的玄机,能达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开艾灸馆。部分女性表现为月经不调:不该来的月经提前来了或者来一次汹涌澎湃或者点滴而下。出现这种现象不要担心、不要生气、更不用害怕,说明脾肾阳虚。应当服用藏肾汤,专门温阳滋阴。藏肾汤是手道堂牵手膳,也具有十年历史。专方藏肾汤组成:丁香、肉苁蓉、枸杞、山药、肉桂。君以苁蓉温脾暖肾,补阳气。臣以山药精气神、肺脾肾并补佐以肉桂补命门之火,使苁蓉小火徐徐而升。使以枸杞,增加苁蓉补肝肾之力。引以丁香,温阳之香气达于全身,既能够温胃、降逆、暖肾、健脾,同时还能够解决源头。
苁蓉、枸杞、山药等对肾虚、阳痿、早泄,女性性冷淡效果非常明显。并且不会过于温燥,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关键是口感非常好,尤其用藏肾汤炖肉,简直不用放调料就肉味鲜美。具体情况要通过手诊、脉诊、舌诊调整配方的用量。如果平日上班条件不方便,就只能买牵手膳服用。牵手膳这个名字很有诗情画意,寓意只要男女之间脾肾阳不足,两人也不牵手了。服用牵手膳之后,脾肾阳充沛,两人又牵手成功,走在一起。

6.不饥无味尿少

有的人灸完之后出现没有食欲,不想吃饭,一天不吃饭都不饿,需要高度警惕。另外还有无味,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尿少有时候一天只有一次小便。如果观察出现这种情况的人舌诊,会发现舌苔白腻或者黄腻。本身是湿热重体质,艾灸的时候把湿气都鼓出来,尤其是刚艾灸的时候,因为没有排解、化湿之路。这时候应当服用藏脾汤,健脾化湿,如果不健脾化湿,一个人连续灸三四天不吃饭,会灸出病来。单方:赤小豆,薏米,熬粥。如果非常严重,就服用藏脾汤。专方藏脾汤组成:山楂、茯苓、木瓜、山楂、山药。山药、山楂、木瓜健脾化湿、茯苓利湿、山楂清除体内浊湿和浊腻之气。

六条灸感诊断非常常用、常见,所以在三伏灸和茶膳养生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如果只有灸,而无茶膳调养,病邪无出路,脏腑乱而不平,阳气补而不进,泻而不出,因此一定要在三伏灸的时候结合茶膳,甚至中药调养方法。好好珍惜每一年的三伏天,严格来讲只有二十天,再精准的讲只有十八天。如果每年都在三伏灸十八天,长此以往,寿命将得到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