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蒿药证解

 369蓝田书院 2020-08-26

药证是从亼毉藥道方面理解的药证,药证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所有伤寒用的方都可以称为药证解,《伤寒杂病论》用的药证解最早源于《神农本草经》。所以要想学好《伤寒杂病论》,首先要学好《神农本草经》药证。因此学习一切本草、从本草走到临床、辩证论治,《神农本草经》药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上篇讲述丹参药证解,本篇讲述艾草的药证解。《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记载艾草,没有记载不等同没有,《神农本草经》中把艾草称为白蒿,因为白蒿更能说明问题,青蒿、黄蒿跟白蒿完全不同的概念。

白蒿就是艾,在《神农本草经》中是没有艾草这个名称的,一直到《名医别录》中才有艾的说法,也就是在东汉末年一前是没有艾的名称的。艾在最早的时候称为冰台,不是作为药用的,而是作为火源、火种使用的。
《神农本草经》原文:白蒿,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二月采蘩。


从字面意思看白蒿这个本草肯定有发白的部分,在幼苗以及壮苗的时候叶背都是白色的,并且长了一层毛绒绒的白毛,状入人体的汗毛。
“蒿”是种细软的东西,例如青蒿、黄蒿也都很细软,尤其是幼苗的时候,细软的像棉花一样,都称为蒿。在古代也称为蘩,意思是毛绒绒的,很软,像棉花一样但是有充满植物的筋。
白蒿的品种也很多,例如紫蒿,即紫艾。紫艾的叶、茎杆都是紫色的。目前艾在颜色上的区分重点有两个体系:白蒿和紫蒿。紫蒿是《神农本草经》时代没有发现的,其实紫蒿也是白蒿的一种,与生长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例如紫艾长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紫色会逐渐褪去。在幼苗的时候除了也有叶背白,关键是白蒿叶面上青色掺有白色的,而紫艾是紫色的。其实从总体来讲气味也是一样的,细分的话,白蒿和紫蒿气味区别也很大 之后会讲到白蒿和紫蒿的区分。

白蒿形色街

从形色来讲,色白入肺经,能让肺气更加清净。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可以通全身的经络。所以白蒿有两大作用,一是入肺经,让呼吸更加通畅。二是肺朝百脉,通过去肺经可以流通到百脉。色白说明了白蒿的选择性是入经络,体现在肺朝百脉、入气分,体现在入肺经,司呼吸。
现代人学中药没人思考原理,光知道白蒿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其实现代很多人把艾灸所有的功能都加上,这是不科学的,都加上无非是想说明你的艾是天下万能之神药。作为还原中药本草研究的专业,还是要回到本色,不要过度夸张。
蒿具备了叶背白,毛绒的特征,尤其是在幼苗的时候,连叶子的正面也长着。只有长高了,才分叶面叶背,并且艾长的越大,叶背的毛绒长的越厚实,这就是后世艾灸时必须选择白蒿的缘故。毛绒就像人体的小络一样,也像人体的汗毛,汗毛也有祛风除湿之类的效果。凡是背长毛绒绒的植物,天生就有祛风、散寒湿的功效,这是同气相求之故。同气相求就是植物叶背长的像人体汗毛一样,而人体的汗毛就是为了排汗,排汗就意味着祛湿。以上是根据形色了解到白蒿的特征,先从形色分析之后在看白蒿的主证和药证。
“正月茵陈二月蒿”意思是正月的白蒿拔出来叫茵陈,茵陈也就是白艾的小嫩芽。现代很多人把茵陈变成了青蒿的嫩芽,有的地方干脆不分。真正的茵陈应当分为两种,一种是白蒿茵陈,一种是青蒿茵陈,这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但是现代很多人都不去研究了,两者混为一谈,有的地方是白蒿茵陈,有的地方是青蒿茵陈。白蒿茵陈偏重于补养、疏散,青蒿幼猫偏重于疏散退热,白蒿幼苗的时候不入肺经,而是入肝经,肝主生发,到二月的时候才入肺经,二月采的才是真的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端午采艾”并不十分科学,应当是二月采艾,这时候艾苗很小,基本上属于补养性质。

白蒿气味解

下面再从气味上分析:在四气五味中,白蒿属于平,不具备寒热温凉,谁吃都可以,没有明显的偏性。但凡性平的本草,都可以成为食物食用,相对比较平和,所以过去古人也将白蒿称为一种菜。有很多地区,采艾吃,尤其是春季的时候,采艾苗炒鸡蛋、煎饼、菜团子、泡酒,好像艾无所不能,因为二月很少有新鲜的应季蔬菜。

味甘,意思是白蒿不苦,是甜的。有人讲:白蒿不是艾吗?艾怎么可能不苦。艾长大以后真的是苦的,幼苗就是清甜的。师父自己种过,研究过艾,基本上在立夏之前艾味较浓,后味都是甜的,苦味不明显。在野地里的各种所谓的白蒿,长的越大,艾越苦。南方、北方吃艾的人经常采集艾的嫩芽,不采老叶子,老叶子比较苦。整体来讲白蒿还是味甘,尤其在幼苗的时候,如果长的过大,就已经失去了甜味。就像平常吃的菜一样,莴笋菜在小的时候吃着也很好吃,长大了就不好吃了,苦的不得了,道理是一样的。蒲公英幼苗吃着也是甜的,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吃着就是苦的。按照五味十性,性味甘的本草大多数具有补养、调养作用。也就是把白蒿当作食物吃是没什么毒性的,日前发布了《药毒》这篇文章,凡性平的基本上无药毒。因为味甘补养,性平无药毒,可以常吃,作食物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讲的是白蒿苗期、叶生、叶长期。夏至之后的艾叶就不太好吃了,在南方地区经常把艾叶不断采集,做糍粑之类的,不断采集的艾就会不断长出嫩芽被采集,所以吃艾非常有讲究。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是《神农本草经》中没有记载的,除了味甘之外还有一股很大的味道,称之为艾香味。艾香是种独特的香味,这是根据实践补充的。有的艾香很浓,有的艾香很淡,凡是浓的时候吃下去就能清利头目、香味迅速走窜经络、全身暖洋洋。在艾芽中的香味最浓,所以真正吃艾调理、补养,艾芽的效果远远大于艾叶的效果。艾芽也称蒿芽,蒿芽更专业一些,蒿芽的口感、效果比叶子更好。春季采摘的艾芽除了清头目、窜经络、全身暖洋洋之外,长期服用会令春困、疲倦乏力的现象得到好转。这种疲倦乏力、无神、少神的症状正是中医说的气虚症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白蒿还有补中益气、升阳的效果。很多茶都是利水、利尿的,唯独艾草不利尿也不利水,而是把身体里的水湿之气从皮肤散出去。艾芽释放出的香味可以化湿浊之气,到达皮肤腠理、开腠理,又叫开鬼门。《黄帝内经》中讲开鬼门是很重要的,春季的时候适当开一下鬼门可以将冬天蓄积的邪气、浊气、病气化解。艾本身性味甘平,好似人一样,本质是善良的,因此把毛窍一开,自然有补阳的作用。艾草虽然益气升阳但是不上火、不热燥,因为性平所以不像别的一升阳就热燥。食用白蒿做的各种食物既不上火也不生寒,尤其是对体内偏重于有寒气的可以散寒;对体虚的人有益气升阳的效果;有湿的人可以开腠理;有浊气的人可以以香化湿浊。从这五种角度来讲,白蒿可以成为春季能调、能养、能散、能除、能化的上等食材。
以上是从形色和气味来了解白蒿的特征,下面来了解一下跟《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证有何区别。

白蒿主解

五脏邪气
人吃五谷杂粮,不同程度都会生病。五脏邪气不是五脏入邪气,而是由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外感等各种生活原因会造成五脏里面有邪气。五脏邪气指的是五脏内生之邪气,按照现代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新陈代谢。白蒿可以排除五脏新陈代谢的垃圾,体现在色白入肺,从气上散了。有些人呼出气不好闻,发腥、发酸、发臭,因为五脏有邪气了。第二是可以从腠理,开鬼门散去。第三是通过经络散去,香可以清利头目、走窜经络。人吃五谷杂粮,生活在现代的环境中,体内内生的邪气会不同程度的蓄积增多,现代来讲是亚健康。喝蒿芽茶既可以祛五脏邪气又可以益气升阳,祛五脏邪气还性味平和补养,非常适合长期饮用,因为不伤脏又没有毒副作用。
风寒湿痹
白蒿作用于风寒湿痹大部分都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经络、肺朝百脉把风寒湿去掉,而是通过白背毛绒,把体内大量的风寒湿散去。痹症是经络长期运行不通,风寒湿都散去了,痹症就通了。蒿的白背毛绒体现了同气相求和走经络方面,另外色白入肺也是通经络,还有股香味也可以走窜经络,令全身暖洋洋,暖洋洋即是种散寒湿的表现;喝完之后全身微微汗出,清利头目即是散风的表现;喝完之后汗出臻臻即风寒湿都祛了。
补中益气
之前也提了补中益气,白蒿的补中益气肯定不是大叶子补中益气,肯定是蒿芽。蒿芽最好的补中益气效果是在二月左右,或者三月采,一般在农历二月、雨水、春分的时候,尤其是在节气的时候采摘最好。“春雨贵如油”这句话是最好的经典,过了雨水之后,白蒿长出来的苗是最补养的,吸取了天雨之气,把这时候的白蒿芽做成茶是最上等的。“茶尖谷春雨”即谷雨的茶尖是最饱满的,谷雨前后的茶尖会品茶的人一喝就知道不一样,谷雨前的茶性味俱足,谷雨后的茶味嫩香,过了春季,茶的质量也随之下降,连香气都消失了。艾也有香味,但在春季的艾香味和夏季采集的艾香味两个感觉是不一样的。
白蒿有一点跟平常补养药不同的是,就算再补养、温阳也不会生火、生燥,所以白蒿补中益气效果相当的好。可惜在师父知道的范围内,很少有中医把白蒿用到这种极致的,大部分都是烧了艾灸。成天烧,用各种名目烧,烧艾说明目前的一种现状,一说烧艾好就全民皆灸。真正的艾灸并不是每天全身大面积艾灸,是有选择性的,不是谁想灸就灸。“针之不到,药之不及,灸之所以”,灸不是随意乱灸的,而是扎针达不到的效果,药效达不到的地方,用灸慢慢灸,效果才好。如果理解成灸是万能的,等同于不要药、不要针,就一个灸就能走遍天下,实践证明,不可能。艾灸对某些病、慢性病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不从内里改变,单独烧,就会把灸用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补中益气重点体现在味甘入脾所以具有补中作用,益气是香味,香味本身就辛温,能让人赏心悦目、阳气十足。根据临床实践,用补中益气汤加上点艾芽,补中益气效果很好,现在不说是茵陈,因为茵陈是医药公司进的,不是自己采的,很难区分是青蒿还是白蒿。有的人干脆一到春困就喝艾芽茶,春困就是肝脏功能下降,人体正气整体不足的表现。中医讲“春夏养阳”,现代人夏季都在空调房里,基本上已经受到空调的风寒湿了。这时候喝上一杯白蒿芽茶,具有补中益气、祛风散寒、祛五脏邪气,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现在动不动就三伏灸,大热天灸火连天,简直在受酷刑。每个人灸的时候根本不懂其中道理,都是在道听途说、商业化炒作,非把自己的命炒熟不可。该灸一定要灸,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三伏灸,不是每个人的病都深入骨髓、不可治了,所以不要盲目。
长毛发,令黑
现代很多人头顶上没有头发,或者经常落发,长的不快还黄、稀疏。这是五脏有邪气,艾灸一灸身上肯定发着腥臭味,另外身体肯定有风寒湿痹,有时候还会出现中气明显不足的现象。白蒿长毛发肯定用的是二月采的蒿,经常用白蒿芽,甚至做成丸药,据说白蒿做成的上等蜂蜜炼出丸药可以当食物吃,所以古人讲白蒿也是辟谷圣药,其中需要配方。例如长毛发用黑芝麻之类的,配合在一起,在此就不献方了。长毛发体现在白蒿毛绒绒的像汗毛,并且长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艾的生发之力较强。只要是艾的嫩芽,背面必然有细细的白色绒毛,这是这个植物的最大特性。所以不能光死记硬背,一定要深入了解中药治病的效果在哪。现代科学是从物质层面上解释,白蒿含有白蒿素等等,说了一大堆,含有几十种,不知道哪种有效,化验再精准有何用。
长毛发,令黑,多么动人心弦的字眼,只要种过艾就知道艾根长的四通八达,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春季长的艾芽非常细,那么寒冷、干旱依然能把嫩芽长出来。长出来后可能还会遭到狂风暴雨的袭击,再寒冷的天气,白蒿绝对不会被冻死,更不会被冻熟,其他的植物都冻烂了,白蒿还是好好的,并且越冻味道越香、越甘。
疗心悬,少食,常饥
《神农本草经》后面还注了一句,上面是神农本草经的原话,下面肯定是某个名医在《神农本草经》后面备注了一下。就像某位名医用了白蒿治病觉得治其中三种病效果实在太好了,于是后面加上疗,是用白蒿治疗的意思,到这里就变成了病名,刚才还是症。
下面说了能治三种病,心悬,少食和常饥。其实心悬就是现代讲的觉得胃沉甸甸的,走路觉得心慌心跳,心下悸动不安,不是真正的心脏病、胃病。而是下有沛满,上有悸动不安现象,现代的病光具体到一个脏上是很不确切的,现代出现的往往是一个综合症候群,古代早就起了个很好的名字叫心悬,这种病要白蒿治效果非常好。这种病就像现代吃不下饭,紧张,心慌心跳,高度精神紧张的人,并不认同现在有人说心悬就是心脏病,心下有水等。心悬最能说明白蒿可以味甘可以补中益气,还可以祛五脏邪气,还可以升阳,心悬就消失了。
少食即吃的少,吃不多,现代就是有人这样,这是不正常的表现,脾不思食说明脾困了、倦了。治疗少食体现在味甘香,香可以醒脾、甘可以补脾,所以本身味甘而又香的就可以醒脾开胃化湿。现代都不把少吃饭当成病,尤其是小孩子,有的小孩子吃饭非常慢,还吃不多。
常饥和少食正好相反,经常刚吃完又觉得饿了,一天吃四五顿都行,按照现代的说法应该是糖尿病、甲亢之类的病。经常饥饿的人就可以用白蒿,补中益气,在没有条件的时候也可以把白蒿当菜吃,吃一段时间就好了。
在古代肯定有一个在《神农本草经》之后的时代,有一个名医用白蒿治疗这三种病是绝招。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一般都是单味药取胜,绝对不会配方,实际上《神农本草经》不是一个真正治病讲药理性质的,重点是讲用这个药治一些症的,症是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所以《神农本草经》的药证要认真辩解、理解,同样的药证要根据形色、气味和产地性质进行辨别。如果离开了形色、气味、性质的基本辨别法则,光用药证拼凑开方,效果也是不佳的。能把《神农本草经》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人是张仲景,只要打开《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对比,就能惊讶的发现,张仲景对《神农本草经》每味药的性味的化合以及形色、产地,通过三阴三阳的理论结合的丝丝入扣。因为他充分了解《神农本草经》治疗的手段,又自己创造了三阴三阳的辩证论治体系。然后把《神农本草经》的单味药变成三到五味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方剂。这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创造的《伤寒杂病论》到现在为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叫经方,也叫方证。而方证中最原始、最高明的阶段叫药证,药证才是方证的顶端,而方证是药证的延伸。一个医生可以靠死记硬背开方,但是不知道药证就永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永远活在象中而不知道象背后的玄机。

白蒿证悟

上篇的丹参药证解跟本篇的白蒿药证解有相同的地方,上篇丹参根茎色红,本篇白蒿叶背色白,丹参肯定重点在于根,白蒿重点用叶,而性味最齐全且带有香味的是芽老叶子也有效果,但是苦。要达到白蒿味甘就指明了用药选药的区域,选味甘的白蒿,用芽的部分。如果不注重《神农本草经》形色气味的鉴别和辩证,一味死记硬背或者随便用个艾叶,例如用艾叶洗澡,洗的是风寒湿痹,但是不可能祛五脏邪气。至于把艾点燃之后灸,已经不是白蒿的作用了,但是艾灸作用的根还在这。单纯把艾点燃就是一股艾叶味,有的人一灸就散发一股腥、臭、浊、混等气味,这就是五脏邪气。灸完之后很多人都出汗,有的好几年都没出汗了,灸透了出完汗如释重负,因为风寒湿从来没有去除过。有的灸完后面色红润有光泽、走路有力气了,这是补中益气了。
有的人灸完之后,原来光秃秃的头顶长出了黑黑的头发,还很硬。还有很多人心脏病、胃病、不舒服的一灸就好;有的吃的少的人一灸想吃了;有的经常饿的一灸好了。艾灸也能提现在这四大作用上,也就是说白蒿还有一个特征,一旦被燃烧后冒出的烟气就可以走窜进去体内,白蒿燃烧后冒的是白烟,带着一股艾味,白烟加上香气再加上燃烧冒出的火光,这时候白蒿的性质就变了,重点体现在烟熏火灼方面,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的特性还是会存在。后世把风寒湿痹演化成通经活络也是可以的,补中益气,升阳变成温阳散寒也是对的,五脏邪气变成调五脏邪气,祛邪扶正也是对的。长毛发,令黑,也就是让人体衰老的机能重新焕发青春,再生。
紫蒿
所谓紫蒿,并不是没有白蒿白的成分,紫蒿叶片不是绿的,而是紫的。与白蒿的区别在于紫蒿增加了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的功效。紫蒿不但入肺经还入心经,同时还入膻经。藏亼门在大量运用蒿的时候不用白蒿,而是紫蒿,不仅拥有白蒿所有的效果,而且还增加活血化瘀和安神的效果。其实活血化瘀和养心安神就是主证。如果是紫蒿,应该这样记载:味甘,辛、香,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所以目前在大量种植紫蒿,这种紫蒿源于野生,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的基因改变,是不同区域的新品种,大大丰富了人对白蒿,紫蒿的认识。在治疗气分病的时候,白蒿还是取胜些,如果在治疗养心安神,活血化瘀中,紫蒿效果更好些,整体而言紫蒿的效果大于白蒿的效果。
白蒿药证解重点讲的如何理解本草,并且对比了紫蒿。白蒿和紫蒿的性味也不太一样,真正白蒿的气味香但是是种浑浊的香,紫蒿的是种清香而透亮,没有比较的时候觉得白蒿的香还是不错的,比较之后才知道紫蒿的香更正。就像经常喝惯了浑浊的黄酒,等到喝到一种很清纯的酒的时候就会口感明显不同。

白蒿用量

白蒿中药的应用的重点体现在这,关于艾草的其他功能,现在重点讲一下用量和用法。艾叶很容易采集到,尤其是艾灸的人,艾叶艾梗一同粉碎,要真正找到白蒿的芽或者嫩叶产量并不多。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本草植物,现代人用途并不是很多,估计有两种可能导致白蒿在临床运用不高。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觉得白蒿就是树叶,医生也不采,靠老百姓采集了一大堆,结果都是苦的叶子,达不到上述的效果,所以医生就丧失信心,不用白蒿了。但是根据师父的经验来看,严格按照《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二月采蘩的这种状态的白蒿,在临床上效果较好。
五脏邪气
只要是五脏不调和的病都会用上白蒿,一般用量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一般是9-25克左右。只要是五脏都有问题,调和的时候最少要9克,如果五脏邪气偏重于白蒿所主的病症,就毫不犹豫的要多用了。25克是因体质不同和病状不同而异。
风寒湿痹
凡风寒湿痹一般用15-35克。白蒿大量用在祛风除湿的方剂中,往往效果倍增。
补中益气
量不宜太大,常规小剂量使用,一般3-6克为宜。
长毛发,令黑
一般是喝茶或者新鲜艾芽涂抹,加在生毛发的中药配方中,1-3克
心悬属于脏腑疾病,具体参照五脏邪气,少食和常饥可以参照补中益气的用量。

白蒿养生

利胆退黄疸:白蒿能使人体胆汁流量明显增加,减少胆固醇结石发生。预防肝病:它能促进人体胆汁的分泌,能预防各种肝病。抑菌消炎:它含有黄酮类成分,对人体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保肝:它含有很多天然保肝成分物质,有保肝的作用。
白蒿二月生苗,叶似嫩艾而歧细,面青背白,其茎或赤或白,其根白脆,根茎皆可蔬。根苗可入药,甘平无毒,补中益气,风寒湿痹,夏月暴水痢,恶疮癩疾。因有药用,民间也流有采食白蒿之习。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治恶癞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僧深集方》)

1、凉拌白蒿

第一步,取白蒿的嫩叶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捞一遍,等熟了之后,把水挤干、切碎备用。
第二步,将切好的白蒿放入一个大容器中,然后放入食盐、味精、白糖以及麻油等调料,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
功效:这道菜的颜色翠绿,香味扑鼻,口感甘甜爽口,食用之后还会有祛风明目以及利湿退黄的功效。

2、白蒿炒肉丝
第一步,将白蒿的嫩叶洗干净,放入开水中捞一遍。然后将水分挤干,切成段状备用。
第二步,将猪肉、香葱以及生姜洗干净,切成合适大小。猪肉脯要放入食盐、味精、料酒以及生抽调味腌制十分钟。
第三步,在锅里放油,然后把生姜和香葱放入锅中爆香,然后再把猪肉炒到变色,放入一些酒提味。
第四步,将切好的白蒿放入肉中一起搅拌均匀,再加入食盐和味精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功效:这道菜酱红透绿,猪肉的韧劲和白蒿的清脆可以让人胃口大开,具有健脾益胃、和中利湿的功效,非常适合饮食不佳和大便糖稀的人可以吃。


藏曌亲验考证记

《中药大辞典》与《中华本草》:白蒿,都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但在功效上却大相径庭。
《中药大辞典》偏重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药证。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平,无毒。'
④孟诜:'寒。'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中华本草》偏重于大籽蒿民间流传效果。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别名考证
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大白蒿、大子蒿、臭蒿子、山艾、大头蒿、苦蒿。其实别名到很真实的说明了白蒿的形色白毛,气味如艾。古代部分医家有白毛嫩艾似乎也符合本经真意。

出处考证
1.《本经》。
2.《唐本草》:白蒿,此蒿叶粗于青蒿,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欲似细艾者。所在有之也。
3.孟诜:春初,此蒿(白蒿)前诸草生,其叶生挼醋淹之为葅,甚益人。
4.《开宝本草》:别本注云,(白蒿)叶似艾叶,上有白毛,粗涩,俗呼为蓬蒿。
5.《本草图经》:此草(白蒿),古人以为葅,唐孟诜亦云生挼醋食,今人但食蒌蒿,不复食此,或疑此蒿即蒌蒿,而孟诜又别着蒌蒿条。
藏曌主张
经历代医家反复考证,本人亲自验证采集比较,确定白蒿因地区风俗称谓差异,只要符合白毫毛,有艾香,味甘,二月采嫩芽,可以做菜吃,也具有明显的本经效果,都应该是白蒿。我觉得《中华本草》的白蒿不是本经所描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