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培养的必要因素

 展言老师 2020-08-26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习惯可成自然,习惯即为平常。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可能相伴永远,受益终身;,而如果一旦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纠正起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是培养一种好习惯的数倍。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显得异常重要。

学习习惯包括阅读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思考习惯、钻研习惯、预习习惯、温习巩固习惯等。比如,阅读时不能读· “望天书”,不能嘴里在念,手里却在东比西划,眼睛也在东张西望;书写时不能东倒西歪,信手乱画,而应一笔一画,一丝不苟;作业时不玩耍、不分心、不走动、不拖拉等。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家长应督促孩子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准备充分,有条有理。学习用具要摆放在一定位置,不要床头找书包、床下翻本子、书橱摸铅笔、客厅寻橡皮;书包里只放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不要将玩具、糖果等混在里面;书桌上应整洁、清爽、简单、明快,不要杂乱无章,横七竖八。精力集中,心无二用。不管是在教室上课或在家中做作业,都应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切忌分心走神,心猿意马,不要一边看书又一边听音乐,或者一边做作业又一边吃零食。坚持不懈,有始有终。不要刚读两句书又去做作业,刚画几笔画又去哼儿歌,才练几天钢琴又丢开去学体操。革命先烈恽代英曾说:“心不分则业易精。”如果目标不断变换,兴趣经常转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头无尾,有始无终,这将是学习的大忌。仔细思考,深入钻研。思考问题忌浮躁,钻研难题忌粗浅,要锻炼持续不断、穷追不舍的耐力,要培养抽丝剥茧、寻根究底的恒心。孩子遇到稍难一点的题时,不要未做任何思考张口就问,只等现成答案,或者刚弄懂一点就置之脑后,不再思考,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不然,最终只能是“刨皮闹”、“半罐水”。法国学者巴斯德曾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学业,成就一个人的事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从行为训练入手,耐心启发其自觉性,充分调动其自制力。如果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的苗头,不要采用以服从为主的纠正办法,也不要声色俱厉地训诫、呵斥,而应循循善诱,正面引导。同时,创造条件,排除干·扰,清理环境,优化氛围。

比如,选定有效的学习时间和有利的学习地点,摘掉电话,关闭电视,关上房门,控制噪音等,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宽松的气氛中专心致志地学习、思考。经过这样长期坚持的努力,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逐步养成,并最终助其迈进成功的殿堂。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会长久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以至关系今后能否成才的最本质、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它包括很多方面,这里侧重简要谈谈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则应逐渐变朗读为默读,默读才更有助于快速、正确地理解文字含义。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逐步克服默朗读,因为默朗读尽管不出声,但心里仍像朗读一样在逐字逐句的读,其速度比朗读快不了多少。如不克服,阅读速度无法提高,阅读能力也难以增强。

其次,要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孩子多读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并逐步增大孩子的阅读量。一般来说,孩子小学毕业时应累计达到100万字的阅读量。只有量的增加,通过量变达到质变,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记忆能力关系到所学知识能否掌握、能否运用,不会记忆的头脑始终是空空如也的。在孩子理解能力较差的学习初始阶段,一般只能是机械记忆,这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应该而且可能将所学知识内容经理解后条理化、组织化地装进大脑,这样的理解记忆容量才会增大,效果才能更好。

提高理解记忆能力的主要方法:

首先,是对孩子所学知识有意识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问,以检验其是否真的理解。其次,要多采用鼓励、赞赏的办法,使孩子对所需记忆的内容产生兴趣、迸发热情,从而助其自觉、主动记忆。当然,对于时间、年代、历史人物、古代诗文等,还是应恰当地使用机械记忆的方法,以便在反复背诵的基础上予以牢记,以后再逐渐理解、消化。思维能力包括归纳、推理、比较、演绎等多种能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要让孩子懂得“行成于思”的道理,鼓励孩子进行“干虑一得”的艰苦思索,同时充分体味通过思维而获得成功的乐趣,因为,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法国作家法朗士语)。

要随时注意引导孩子善于思考,凡事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让孩子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要允许孩子怀疑,努力培养其求异思维。同时,对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分析,重视思考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全面的高水平的学习能力,需要具备多种良好素质。它要求能够独立理解和全面把握学习内容,调动各种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包办代替,不要老是当“拐杖”。即使是较有知识的家长,也不要动辄给孩子讲解、辅导,而只能是适时而恰当的指点、引导,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然,越辅导孩子依赖性越严重,过分热心的“帮助”反而导致孩子学习主动性的丧失。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但只要孩子逐步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成功的大门也就自然地向他敞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