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三本易经已失传两本,如今《归藏》已被专家找到并有重大收获

 武汉九歌 2020-08-26

喜欢研究八卦占卜之术的,应该都知道古代的《易经》吧?《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归藏,以坤卦为首,乾卦为尾,即现在的乾坤八卦,连山,以良卦为首,悦卦为尾,三而三之,归藏之太极,为阴阳鱼,连山之太极,为河图奇偶连图,周易之太极,为阴阳分合图,三者关系非常紧密。

《连山》上古名为《輂山》,分为五宫“輂、山、戋、亡、甘”,对应《周易》震艮巽兑四卦,中至一宫,天元地方,每宫除首卦之外各领十二卦,合计六十四卦。“天元”谓宇宙洪荒为元首原始,“地方”谓大地有方位,非指地之形状为四方形。

《归藏》上古名为《归臧》,藏为臧之误也,归为“向中央行进好也”或“载奴归故里善也”,臧为夏商国都附近。臧为善也。

周易也是三者之中内涵最丰富的一个。近三千年的不断发展,周易已被尊为群经之首,占尽风头。然而,连山、归藏别说占据山头,就是抛头露面一两次也难上加难。两千多年以来,历代典籍对此鲜有记载,学术界认为二书早已散佚,几成定论。那么,连山、归藏二书究竟去哪了?又或者,它们到底有没有在世间出现过?

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基本可以断定二书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所能看到最早记载二书的典籍是三礼之首的《周礼》。作为儒学十三经之一的周礼,在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诸多领域意义深远。书中对连山、归藏二书的介绍言之凿凿,大抵是可信的。

虽然《归藏》的商代原始版本失传了,但有传闻说目前所见《归藏》的最早版本是王家台秦简的版本。王家台秦简《归藏》与同是源于卜筮的《周易》相比,在文本形式方面,只有卦辞,没有爻辞,使其诠释空间大大受限;卦辞的行文又较为程式化,单一化。

在思想内容方面,《归藏》卦辞又运用了'托神言事'的叙述方式,单纯讲述占卜一事,且只有'吉'或'不吉'两种结果,影响了对其的发挥;卦辞内容也过于单调刻板,缺乏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考古材料中殷商时期殷人的占筮记录是研究“殷易”的宝贵资料,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这些资料即是“殷易《归藏》”。联系殷商时期的考古资料,学界称之为“数字卦”的商代器物上的契画被认为是数占的记录。考古学者也在殷墟发现了数占的一种工具———彩色小石子。

但这些占卜记录和工具由于年代久远,所能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议,还不能认定其为“殷易《归藏》”,但对于探究“殷易”及其与《周易》筮法的关系,进而厘清学术史上扑朔迷离的关于“《归藏》”的说法,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至于《归藏》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就让我们继续期待吧,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学家为大家解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