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岁胃癌转移,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触底的人生竟在4年内发生逆转

 北京三溪堂医院 2020-08-26

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肿瘤专家陈长怀主任前天下午,出诊时,接诊了一位患者,而倍感高兴。这是一位老患者,得的是胃癌,今年是在我这里治疗的第四个年头。我之所以会因为看见他感到开心,是因为这位患者给我带来了一个特大喜讯,通过这次的复查结果显示,他身体的各项指标,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指标,都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正常范围内,尤其是肿瘤标志物的指标,从原来的110mg/l,降到了2mg/l,这也就基本代表着,他已经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


下面我详细说说这位患者的情况和诊治过程,这是一位男性患者,患病为胃癌,在2016年确诊,本应该立即接受手术治疗的他,却因为癌细胞发生了淋巴转移而无法手术。于是,患者转而选择了中医中药治疗,在服用汤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他也开始了自己的放疗“生涯”。就这样,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9次的放疗和4年的中医药治疗,他也收获了可喜可贺的喜讯。

其实,如果这位患者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话,对于患有消化道癌症的患者而言,手术一定是第一治疗选择。但是,通过我的这位患者的治疗经过来看,治疗癌症,并没有什么中医好,西医强之说。换句话说,只要患者敏感性高,对病情有明显抑制和治疗效果,就是好的治疗方法。


在昨天更新的文章中,我也有提到,癌症真正的治疗难点,在于早期识别。那么胃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和相关检查方法是什么呢?

一.诊断标准:

1.有原因不明的、没有明显规律可循的上腹部位的不适感。

2.有消化不良、体重逐渐减轻、贫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性阳性等表现。

3.X线检查显示胃息肉>2cm。

4.患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且伴有肠上皮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但是经过规范化治疗后,病情仍然没有好转。

5.年龄大于40岁。

出现上述情况的人群,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的就医。


二.辅助检查:

1.纤维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方法,进行该检查时,还可以取病理组织活检。

2.X线气钡双重造影,该检查的准确率高达80%,可以清楚的查看胃轮廓、蠕动情况、黏膜形态、排空时间、是否发生充盈和缺损等情况。

3.CT、派特CT,可以了解胃肿瘤的侵犯情况,有无切可能等。

4.CA72-4、癌胚抗原、CA19-9等等,都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