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的结体厉害是因为打破常规重新组合

 攸州刀郎 2020-08-26

王右军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道:“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等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纵观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洋洋洒洒,跌宕起伏,结字游刃有余,正奇相生,大小粗细错落有致,他将前贤的书法理论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实践当中,真如王羲之所说的状等龙蛇的境界。我们在临习此草书卷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避免学习中多走无谓的弯路。

一、结体严谨多变

无论是什么书体都离不开结体的营造,王羲之也曾说道:“结构者,谋略也。”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中可以看出王铎是个很强的谋略者,这些字基本上都是行楷的法则,中宫结构严谨。所以王铎深受唐人楷法,尤其是柳公权的楷书结体的影响较多。而柳公权的书法结体是以瘦劲著称的,所写的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王铎的草书结字带有些行楷之意,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结构严谨,王铎是真正把握了颜筋柳骨的精髓。其草书方面大多宗法“二王”,但他与“二王”又拉开了很大的距离,结构没有“二王”的那么严谨端庄,而是更加奔放自如,是入古而不泥古的典型范例,是对“二王”结字的夸张变化和对传统的认识与发展,这样的创新符合了他所在时代的审美取向。

二、正奇变化丰富

王铎无论在楷书、行书,或者草书上,其结体都是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样式,但是我们所说的自己的样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颜柳、“二王”、米芾、黄庭坚等前辈的基础上加以融合、发展和变化来的。他善于融会贯通,也善于把字的结构造险的同时巧妙地破险,最终也同样达到复归平正之状态。宋代米芾的结体对他影响最大,亦有时而倾、时而正、时而险、时而奇、时而左、时而右,变幻莫测,琢磨不透。这些草书的结字里面有上宽下窄的特征,也就是头重脚轻之势并且略有倾斜的角度,整个势态是不稳定,非常险绝,这样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

三、疏密相间变幻

仔细观察《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其结字的疏密、开合、收放、字与字之间的相互揖让,形成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效果,而且每个字的结构都有各自的独特变化。可以看出结体变化的丰富性,要么左密右疏,要么上密下疏,要么中间密四周疏,这样巧妙的结构变化让人时常意想不到,而每个字的疏密关系表现也非常突出,收放自如,臻至完美状态。

四、参差错落相呼

王澍在《论书剩语》中提到,“作字不须预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化相肖。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这一语道破了草书创作的真谛,创作的时候要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是非常之难的事,无疑王铎在书写的过程中没有刻意地追求和造作的痕迹,他在《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中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小错落、长短、宽窄、粗细、连带以及正斜、顾盼等的变化,从整幅作品来看字的伸展、收敛、开合以及主次等书写变化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此幅长卷的草法是自然需求和自然变化所产生的和谐效果,也就如王澍所认识的“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化相肖”的自然状态。

总之,王铎在结体的艺术处理上变化丰富,左右倾斜,似倒非倒,左右揖让,疏密得当,密处密不透风,疏处当可走马,可以说是打破了常规后的重新组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