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语文伴你第189天 《我和我的祖国》,为何那么美?(2) ——修辞美 1. 再来说说修辞美。 《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两个准确、动情、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比喻。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作者先把“我”和“祖国”比喻为“孩子”和“母亲”:“祖国”像“大海”,“我”像“浪花一朵”。 此比喻,还只是形象化地表述了“大与小”的关系,表述了两者之间的“互为依存”的联系,这,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 2. 精彩的是接下来两句“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对前一句的比喻作了“延伸”,作了“诠释”。它们不仅仅是“大与小”、“互为依存”的关系,它更是“赤子”,是“依托”。这样,比喻就“注入”了生命。 “我”是“祖国”的“赤子”,“祖国”是“我”的“依托”。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生命”的对应关系,就此显现出来了。 本来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瞬间“鲜活”起来了。 3. 歌词在此基础上,又进了一层:“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比喻的手法,继续在“大海”与“浪花一朵”上深化,展开联想。这两句中“大海在微笑”与“我就是笑的漩涡”,已经从原来的“大与小”的互相依存关系,到注入了“生命”,到赋予了“情感”。 真切地表达了“我”和“祖国”之间,亘古不变的情感联系。 4. 我们可以画出这两个比喻的逻辑图。大海:祖国→依托→微笑;浪花:我→赤子→漩涡。从“大小”到“生命”,再从“生命”到“情感”,比喻,真美!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2 3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免费收听、收看、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