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语文90秒:怎样的孩子,是“乖”孩子?

 课标网天天语文 2020-08-26

天天语文伴你第219

怎样的孩子,是“乖”孩子?

1. 经常送小外孙上学,一大早“小学”的校门口很热闹。

父辈也好、祖辈也罢,在小孩进校门前,总要说几句叮咛的话语。从中,我们也许可以读出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

2. 乖点哦!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听老师的话,不要调皮!上课认真听哦,不要再做小动作了!不要粗心大意,做作业要细心,不懂问老师!今天考试,试卷要看仔细哦!

合并同类项,提炼出这样一个核心概念:乖。

3. “乖”,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同语。

什么是“乖”,就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了,这里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面对“乖”,东方人与西方人有着差异;城市家长与农村家长有着差异;祖辈与父辈有着差异;学校与家长有着差异……

当孩子在课堂上,呈现出“小手放得好,小脚并并拢,小耳朵听老师,小眼睛看老师”的标准姿势,那就是“乖”的第一形象。于是,从幼儿园开始,就以此为“准”,“做规矩”。

4. 当孩子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回答很精彩”时,我们的孩子不会反问,“老师,请告诉我精彩在哪里?”因为,这是“不乖”的表现。

当孩子把“被表扬”的消息告诉家长时,家长的心理也得到了莫名的、莫大的满足。

成熟的、成功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明天上学问问老师,你昨天的回答精彩在哪里,好吗?

如果孩子愿意,才是“乖”孩子!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听三位学霸说,语文有什么用?

2

毕业后,我就成了你?

3

他用茶道,解读《再别康桥》?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免费收听、收看、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