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养生,要灸、要吃、要收,还要会养!

 行走花间 2020-08-26



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秋季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沉降,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秋季养生,养肺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此时视力会有所下降,应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秋季饮食有讲究-

1.多吃酸性食物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2.少吃或不吃辛辣、烧烤食物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以防上火。

3.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

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梨、莲藕等。

4.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5.暂时不要吃太多高蛋白食品

立秋之后,“苦夏”或食欲比较差的人会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肠胃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6.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7.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8.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9.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立秋节气膳食-

秋季起风,风邪袭击人体,人难免会出现头疼、喉咙痛、咳嗽、鼻炎、流涕等症状。倘若下雨,空气中除了燥热还有湿邪。

湿邪会侵袭脾胃,容易造成肚子疼、拉肚子、呕吐等情况,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季节膳食,在家就能试试哦~

1.三参润肺汤(3-5人量)

食材:太子参30克,沙参30克,玄参15克,水鸭半只(350克),陈皮、生姜、食盐适量。

做法:水鸭斩件洗净,焯水后同生姜稍爆炒。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约50分钟,调味即可。

作用:补阴液而治便秘、咽干口燥。太子参能补气生津,药性平稳而适合长期食用。沙参补肝肺之阴而去虚火。水鸭同生姜炒过,寒性大减。

这款“清补凉”的药膳,有效缓解咽干鼻燥、干咳无痰、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适合阴虚火旺、虚不受补、病后伤阴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风寒所引起的咳嗽、咽喉不适与便溏者不宜。

2.润肤红颜羹(3人量)

食材:银耳半朵,雪梨半个,鲜百合100克,红枣5个,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开剪开;红枣去核;雪梨祛芯切块。把所有食材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1小时即可。

作用:雪梨能滋润脏腑。银耳,过去的王公贵族都将其视为“延年益寿之品”,其性平,味甘淡,具有强精补肾、补气润肠、美容嫩肤、延年益寿的功效。百合润肺之余,能收敛心神。

搭配甘甜、补益气血的红枣,本羹清润滋补,养颜又养心,能改善面色萎黄、便秘、皮肤干燥或咽干鼻燥等诸窍干燥的症状。适合爱美女士、阴虚火旺及素食者食用。

小贴士:体重超标、血糖升高者去糖;痰湿、气虚、阳虚者不作推荐。

-秋季艾灸,培补元气-


1.大椎、关元、三阴交、太冲穴

2.中脘、章门、三阴交

3.关元、太白穴、太冲穴



-此时艾灸仍要消暑热-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禾谷成熟之时,天气炎热”。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很多地区会处于炎热之中,大家不要忘了后面还有“秋老虎”,还应防暑和除湿!

中暑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内关、神阙、足三里。


没有了初春的乍寒,没有了夏季的酷热,更没有了冬季的冷漠,而整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需要顺时养生,这样才能够拥有健康身体,由内而外彰显健康好气色。愿健康身体伴你左右,让幸福生活日夜紧相随。


✎版权申明:

✎版权申明: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