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武为昌,武昌鱼原产地,吴国故都鄂州

 取经的兵 2020-08-27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伟人的《水调歌头 · 游泳》里说到的“武昌鱼”是湖北的特产,一种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美味,武昌鱼产自“古武昌”的梁子湖。古代的武昌就是现在的鄂州市,位于武汉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武昌鱼的原产地,和武汉一样湖泊众多,也有“百湖之市”的称号,还是鱼米之乡。

鄂州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公元前三千年前后鄂州境内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尧帝时鄂州属“樊国”,夏朝时为“鄂都”,殷商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期是楚鄂王的封地,鄂王曾在这里修建鄂王城。西汉叫鄂县,曾是刘邦的得力干将樊哙的封地。此后直到民国基本沿用鄂这一叫法,1983年正式成立鄂州市,由此可见“鄂”字的历史文化内涵达几千年,湖北省的简称“鄂”即来源于此。

鄂州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三国时期,公元221年,孙权将鄂县改为武昌,取“以武为昌”之意,鄂州就成了武昌城,又名吴大帝城,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迁都建业,武昌成为陪都。孙权死后吴国曾重修武昌宫殿,计划还都武昌,未能实现。现在鄂州城内的吴王城遗址就是当年宫殿的遗迹。

三国甘露元年,也就是公元265年吴国末代统治者孙皓迁都回武昌,武昌再次成为孙吴首都。在东吴统治鄂州期间,曾三建武昌宫,两次建都武昌,前后历时五十多年,武昌一直处于首都、陪都或者叫“西都”的历史地位,至今一千七百余年。

鄂州境内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遗迹,除了吴王城遗址,在莲花山风景区也有孙权留下的遗迹。三国时期孙权曾在莲花山设观星台,大都督周瑜也曾在这里督练水军。历代佛教、道教高僧大德均选择在此清秀。莲花山三面环湖,通汇长江,山峦叠翠,烟波浩渺,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历代文人墨客驻足,屈原、陶渊明、黄庭坚、苏轼等文人雅士都在此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诗词。

莲花山景区内的元明塔被誉为“江南第一塔”,高80米,为八角形楼阁式,共十一层,飞檐翘角,金色琉璃盖顶,塔内正中空心柱通天贯地。塔身洁白,整座塔色彩鲜明和谐,巍峨挺秀,云龙斗拱彰显精湛建筑技艺。登塔远眺,即可欣赏到“极目楚天舒”的美景。

鄂州的西山风景区以吴王故都为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苏轼为人文代表,以古灵泉寺为佛教文化景观,以西山园林为自然景观,多种景致巧妙融合,交相辉映,成为古武昌的历史人文见证。西山古称樊山,集古、幽、奇、雄于一身,李白、苏轼、欧阳修、陆游等都在这里留下诗篇和传世墨宝。

鄂州最奇特的古迹就是位于长江中心的观音阁了,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建在江心一块巨型礁石上,这块礁石蜿蜒如龙,名为“龙蟠矶”,也叫“蟠龙石”。观音阁建在龙首之上,凌空虚悬,横江而峙,令人叹为观止。

古阁始建于宋代,元、明、清多次重修,坐东朝西,在礁石上垒石而建,现有祖师殿、观音殿和老君殿以及纯阳楼、观澜亭等古建筑。万里长江一路天堑由巴蜀到吴淞,只有鄂州观音阁可以雄踞矶头,如中流砥柱,气势磅礴,历经数次洪水而屹立不倒,堪称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