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皇后”严凤英:15岁唱戏险被沉塘,38岁自杀后10年才下葬

 昵称3191237 2020-08-27

元代戏曲《鸳鸯被》中有一句“总则我红颜薄命。”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时女性地位极低,大多被视为男性附庸,容颜美丽的女子若未能生于良家则更容易颠沛流离。清末至建国以前社会动荡,即便是有才华又有名气的女子也难免被命运多番捉弄。黄梅戏宗师严凤英就是其中之一。

01

戏子这一说法诞生于晋代,在古代属于“下九流”,不能进入仕途,没资格进入族谱,甚至不能与正常老百姓通婚。之所以对戏子有这么大的偏见,一方面是因为娱乐业在古代被视为“不务正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演戏多需要违背古代伦常。杜牧在《泊秦淮》中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在讽刺陈后主生活时却也要借用戏子这一形象,可见当时他们地位之低。

▲严凤英旧照

这一影响持续到民国时期,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落后地区仍秉持这种封建糟粕思想,黄梅戏宗师严凤英就深受其害。1930年严凤英生于安徽罗岭,该地现在被命名为“黄梅村”,正是因为严凤英是黄梅戏发展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最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之一。她童年时便学习了当地许多民歌,又受父亲教导学习京剧,于是十岁时开始偷偷学习黄梅戏。

▲严凤英故居

1945年春,15岁的她第一次登台唱戏,却因触犯族规差点被沉塘。1947年她避走南京,受到甘家资助。她多次进行公开演出,同年10月就因出众的歌喉和舞姿吸引了诸多百姓,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她在此地唱了三个月,表演水平迅速提高,逐渐在艺术方面崭露头角。然而她生不逢时,在国民政府反动派统治的社会中她不仅没有得到支持,反而遭受了众多打压,例如曾被一个自卫队长看中,想要娶她为姨太太,不得不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

▲严凤英舞台照

多年来严凤英孤身一人在社会上闯荡,并无后台的她只能凭借智慧屡屡化险为夷。南京解放后她再次回到南京舞厅,认识了著名的“甘家大院”三少爷甘律之,两人于1954年成婚。对于严凤英来说,这次婚姻有很大的报恩成分存在,在她穷困潦倒时甘家给予了她诸多帮助。后来因甘律之不善经商,甘家境每况愈下,而24岁的严凤英因演出《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在安徽已经大红,两人逐渐话不投机,在1956年就离婚了。

▲严凤英故居卧室

此时严凤英已经因《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在全国上下都有了一定知名度,这些剧目如今均成为黄梅戏代表作品,她亲自参演的《天仙配》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也正是因为她的表演,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黄梅戏,黄梅戏被推广到全国,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剧种之一。因此,她也被誉为黄梅戏“一代宗师”,有“黄梅皇后”之称。

02

1956年,离婚后不久的严凤英认识了导演王冠亚并与他结为伉俪。在这段婚姻中她享受到了平凡的幸福,两人在婚后感情很好。这段日子是严凤英一生中最顺遂也是最得意的日子。1960年她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6年成名作《天仙配》获得文化部授予的金质奖章,此时严凤英称得上名利双收。

▲严凤英舞台照

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很久。1968年严凤英就被指控为“文艺黑线人物”,虽然早早加入了我党,却被污蔑为国民政府潜伏特务,屡遭批斗。一生颠沛流离的她不堪受辱,于1968年4月7日夜里吞服安眠药自杀身亡,年仅38岁。然而她死后都未能得到安宁,军代表以“搜查特务发报机”为由令医生剖尸,最终在内脏中只发现了安眠药。

▲严凤英故居卧室

一代宗师就此陨落,留给热爱黄梅戏的人无尽悲伤。丈夫王冠亚更是自此再未续娶,致力于为她写传和拍摄电视剧。他编剧的电视剧《严凤英》曾在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直到1978年风波平息后,中共安徽省委才为严凤英昭雪,并于同年8月21日省举行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去世已经10年的严凤英终于可以下葬入土为安。

结语

李白曾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然而不如意可以到一叶扁舟之中躲避一二也只是太平盛世的愿景,乱世之中只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严凤英生于乱世之中,也自绝于政治动乱之中,虽有传世之作却也难免令人感叹“时运不济”。她的遭遇更让我们意识到太平之世难得,需要加倍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