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陈雄主编讲学校教育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听陈雄主编讲学校教育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今天中午,在西区铁城中学有幸听到了《高中数理化》陈雄主编发表的几点关于学校教育的意见,听完之后感觉很有道理。陈主编在学校教育与教师培训方面比较专业。虽然只有短短半个小时,但我学到了十分丰富的内容。现将学习心得记录于此,与同行分享。

首先,陈主编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合适的初中教育,首先应该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把握。处于12-15岁这个阶段的初中生,不仅生理上处于“变化期”,心理上也处于“变化期”。如果说小学阶段是“意识培养”时期的话,那么初中便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知识获得量上讲,初中生获取的知识是小学阶段的46倍,高中学段获得的知识总量是小学与初中总和的120倍。这个数据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初中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到了高中,学习程度差的几率相当大,同时也说明,初中学生只要经过好好教育,经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这个分析指向了这样一个问题:生源其实不是制约初中学校发展的根本因素。对于这个结论,可能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不会认同,事实也是如此。但是我想,先不管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它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初中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孩子总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陈主编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在他看来,面对学生的成绩,一定要去分析导致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原因不外乎三种,一种是知识原因,一种是习惯原因,一种是思维原因。按照科学研究的结论,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是最难改变的,或者说改变人类思维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如果结论是这样的话,那么通过合宜的教学,可以解决学生的知识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解决学生的习惯问题。而思维问题既然无法解决,那就只能在学生中发现思维能力比较好的苗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让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质量成为未来学校评价的重要成果之一。这其实说明了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单纯的成绩划分不是区别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指标,可能会掩盖学生在思维方面的真正问题。有的学校仅在一个年级,就依靠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六个等级,这种划分肯定是没有什么学理依据的,更谈不上科学研究的实证。比起“成绩划分”的思路,我倒是觉得陈主编的划分方法很有道理,当然也需要管理者与教师在教学与评价中主动落实。

再次,陈主编对于新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在他看来,未来评价学校的标准,无非有隐形标准与显在标准。新学校具有特殊性,社会期待值相对较高,在隐性发展的同时,要更注重显性结果的提炼。显性结果的最直接证据自然是以成绩数据为基础的各项指标。但对于新学校来说,要想全面开花是很难的,抓住一点重点突破反而是可靠的发展思路。先通过数据亮点站稳脚跟,然后在慢慢完善其他指标。例如抓名校上线人数与质量评价奖项,工作的重心可能是有差异的。在质量监测越来越标准化、科学化的今天,指标数据本身也越来越详尽,一网打尽所有的指标,难于登天,除非是那些生源基础本来就不错,而且多年以来形成了良性运转机制的学校。

最后,陈主编在用工作餐期间还讲到了教师培训问题。以前写各种方案与请示,我都喜欢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句子作为开头。这句话出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虽然是政策类语言,但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这个道理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明白,但如何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是依靠强制的办法,有的是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等等。陈主编讲到的一个培训内容,我颇感兴趣,那就是首先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晰明确。例如“初中语文教师”,这个称呼就很有讲究。“初中”,不仅仅是生硬的学段称呼,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阶段,这也意味着教师要去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点,了解孩子的心态与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的放矢。“语文”,是自己学科定位,即要去寻找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的区别。而最基本的区别自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差异。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是某一学科的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去了解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我经常发现,有教师经常大段引用课标里的原句,但整个课标没有阅读过,更谈不上去研究。从学科上讲,这是不合格的。“教师”,这个概念揭示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的方法,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身份规范。如果对这三个问题想得比较透彻,那么对自己的定位也会相对清晰。

陈主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在数学建模方面很有研究。感性印象中的陈主编,不仅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具有比较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能够深入一线,与校长、教师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一线学校的实际状况,了解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趋向,这一点是很难得的。现在参加培训,恐怕最令人失望的便是,培训专家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各种前沿理论,而根本不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更不了解一线学校与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隔膜产生,培训的效果自然就会比较差。我理想中的培训应该是:培训专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一线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出乎其外”进行理论观照与专业分析,又能够“入乎其内”进行实践反思与指导。

当然,短时间的接触,无法全面掌握陈主编的教育理念,但记录下来的东西,可以作为一个“索引”,在此基础上再去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更为全面地了解陈主编的教育观念。衷心希望像陈主编这样接地气的专家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另一种希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