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第14篇:体式与策略——《长安晚秋》再解读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18年第14篇:体式与策略——《长安晚秋》再解读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2期。

赵嘏的《长安晚秋》被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收入,不过笔者发现,一线教师在对这首诗的解读上,存在着一些偏差。例如对诗歌的题目缺少辨析,对诗中的情景关系的分析存在简单比附的标签化倾向,对诗人的雅号存在着浅化理解的倾向等等。本文意在辨析在诗意理解上的分歧,对解读诗歌的不良倾向进行纠偏。

诗歌题目的可能性

教材中《长安晚秋》依据的版本是《全唐诗》,本首诗的题目就是“长安晚秋”。但是《全唐诗》还有一个注释:“一作秋望,一作秋夕。”这就说明这首诗还有另外两个题目:“秋望”和“秋夕”。《唐诗百名家全集》与《全唐诗》一样,作“长安晚秋”。《唐音统签》作“长安秋夕”。《唐诗纪事》中,这首诗的题目是“长安秋望”。另外,五代时期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个记载:“杜紫微览赵渭南卷,《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咏不已,因目为‘赵倚楼’。”这就说明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早秋”。一首诗由于版本与传抄的缘故,居然有六个题目,真是一道奇观!

题目有差异,并非坏事。相反,这恰恰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诗意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角度,即请学生根据诗意,为本诗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如果这些题目都不太合适,请自拟更为合适的题目。这样的问题不仅带有探究性质,比“请大家根据题目理解诗歌”之类的要求更有冲击力,而且符合律诗的体式特征,即律诗的题目与首联是紧密相关的。学生便可以将不同的题目与诗歌本身进行比较式分析,从而为全面、深入理解诗意奠定了基础。

依据题目与诗歌本身,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题目中都含有“秋”字,首联中也有“汉家宫阙动高秋”的诗句,这就说明“秋”在题目中是一个关键字眼。这些题目中对“秋”的限制本身有差异,即究竟是“早秋”还是“晚秋”?根据颈联中“红衣落尽”可知,此诗描绘的景物应该是“深秋”。

其次,此时写作的具体时间是一天中的哪个时候?此诗开篇便说“云物凄凉拂曙流”,这就说明此诗描写的即将天亮时的景物,因此“秋夕”和“长安秋夕”是不太准确的。“夕”指的是日落的时候,即傍晚时分,有时候也泛指晚上。这与诗歌中的景物特征不相符合。

再次,有的题目中出现了“长安”,有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根据首联中“汉家宫阙动高秋”的“汉家宫阙”可知,此诗写的是唐朝京城长安的宫殿,以“汉”写“唐”,是唐诗惯用的手法。因此,题目中应该出现“长安”二字。《全唐诗》中《长安晚秋》后一首诗是《齐安早秋》,这也说明作者在写题目时,是存在“地名+时令”结构的可能性的。

最后,这首诗中虽然没有出现“望”字,但整首诗的内容都或多或少与“望”存在联系。因此,诗歌的题目中是否含有“望”字,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值得注意的是,“晚秋”与“秋夕”中的“晚”和“夕”的含义是不同的,或许后世传抄之人误认为二者意思一致,才有了“秋夕”“长安秋夕”的题目。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题目不论是“长安晚秋”还是“长安秋望”,都是符合诗意的。也就是说,“长安”“秋”“望”“早”都是本诗的关键因素,如果将“早秋”调换位置为“秋早”,也是符合诗意的,类似于王维的“山居秋暝”。至于学生的思考与答案,例如学生拟定题目为“长安秋早”“长安早望”等,也值得肯定。这个教学环节的学理依据就在于律诗的“起”即首联,一般是围绕题目进行记述、描写。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可以与题目进行一一对应,加深对诗意的把握;反之,学生也可以依据诗意,对题目的恰当与否作出判断。

律诗内部的承转性

在古代,“起承转合”是一般文章的写法,这一点对于律诗来说更为适合。元代范德玑的《诗格》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通俗地讲,“起”就是起句,领起一个话题,有时甚至是对题目进行解释;“承”就是承接连贯,承续原话题但不再是原事物,但与原事物密切相关;“转”就是转折改变,改变原来的话题,但依然有内在的联系,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等;“合”就是收束全篇,突出主题,深化意境。不过,起承转合之间并不是界限分明,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清代的刘熙载在《艺概》就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依据律诗的这种承转关系,我们再来理解本诗的颈联。

《唐诗鉴赏辞典》对此诗的颈联是这样分析的:“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这种理解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主流,“百度”中的词条也照搬了这一说法,影响甚广。罗莉、韩守宏的《赵嘏<长安晚秋>赏析》以及其他教学案例,都参考了这种说法。这种理解固然说得通,但有两个疑问需要廓清。

首先,如果是“俯察”,这就说明作者是在高处俯视,甚至“长笛一声人倚楼”中的“人”就是作者本人。但诗歌中并没有任何“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的暗示,这个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合理的想象。

其次,如果说颔联与颈联同为作者眼中之物,又如何体现律诗的“转”呢?难道仅仅是观察视角从仰视到俯视的转变吗?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说:“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但反观此诗,颈联如果是俯察之景,又如何达到“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的艺术效果呢?

如果不是如《唐诗鉴赏辞典》那样解释,有没有其他理解的可能性呢?笔者注意到清代何焯在《唐律偶评》中认为:“五六‘半开’‘落尽’言归期已后”,即认为第五、六句写的是回到家乡之后的景物。这个理解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指明了颈联中所写的是家乡的景物,二是在时间上是回到家之后实际所见之景物。笔者认为前者有道理,后者值得商榷,因为作者写作此诗时还没有回到故乡。清代赵臣瑷的《山满楼笺注唐人七言律》认为:“三四‘残星’、‘长笛’,见景实事……夫五之‘篱菊静’,六之‘渚莲愁’,正所以双逼起七之‘鲈鱼美’,皆遥想故园景物也。”赵臣瑷的观点更有启发性,他认为五六句,实际上是虚写,是想象,是遥想故园景物。

笔者非常赞同这种说法。首先,如果颈联是虚写,是想象故园的景物,那么由实转虚,符合“转”的特征,而且与尾联中的“鲈鱼正美”相照应。其次,颈联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其实是用典,用陶渊明在《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东篱”也正是诗人故乡的代指。再次,颈联中“红衣落尽渚莲愁”,这种景物在诗人其他诗歌中也有体现。例如《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中的“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东望》中的“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吴门梦故山》中的“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忆山阳》中的“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坡连。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这些景物与“红衣落尽渚莲愁”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也说明颈联中的“渚莲”,并非虚构,而是实有其景。

诗人雅号的整体性

很多教师在分析这首诗的情境关系时,往往存在着简单比附的情况。即首先分析诗歌的感情基调以及具体情感,即思念故乡的凄凉,其次分析景物的画面及特点,分析意象的选取,再次就是用“借景抒情”等笼统的手法将二者结合起来。至于情景内部的联系,往往忽略不谈,这其实是一种割裂诗歌的做法。同样道理,在利用诗人雅号进行鉴赏时,也有不少教师存在割裂化理解的倾向。

例如有教师引述了此前杜牧评价赵嘏的材料,抓住了“赵倚楼”这个雅号,对“倚”字进行赏析,并且运用换词法,将“倚”换为“临”“立”等,请学生比较诗歌炼字的异同。杜牧评价赵嘏的材料出自《唐摭言》,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葛立方的《韵语阳秋》等也引述了这条材料,可见赵嘏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联确实精彩。但“赵倚楼”这个雅号的获得,并非“倚楼”动作的本身,而是颔联营造的整体性意境与氛围。将“倚楼”从颔联中割裂,将整体品味变为了“炼字答题”,这就有些偏差了。诗人、词人因为某一句诗、某一句词而获得了千古美称,在古代非常普遍。例如宋祁的“红杏尚书”、贺铸的“贺梅子”、张先的“张三影”等。但这些雅号的获得,不是因为“红杏”“梅子”“影”本身的意象,而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整体意境,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整体含义,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无数杨花过无影”形成的意象群。

杨万扣先生的《三变之后“倚”占先》一文就抓住了“倚楼”,并且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倚”字本身符合律诗规范、确切、优美;其次是“倚楼闻笛”,结合其他诗句,分析情感与意境;再次是“倚楼之人”,分析“人”的具体所指;最后是“倚楼”的境界,在“残星数点雁横塞”的高远背景下,倚楼之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苍凉。四个层次的分析,结合诗人的雅号对颔联进行了深入解读,确实非常精到。不过这种分析也有两个遗憾:

首先,“雁横塞”与“人倚楼”之间的内在对照与联系。清代赵臣瑷的《山满楼笺注唐人七言律》认为:“以‘雁横塞’陪出‘人倚楼’,自是兴体。格高调响,杜紫微吟赏不已,称之为‘赵倚楼’,有以也。”所谓“兴体”,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大雁飞越关塞,人倚楼闻笛,“大雁”与“边塞”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与“人”与“楼”之间的关系何其相似!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雁在晚秋南飞,方向正是诗人思念的故乡,大雁能够飞回故乡,而自己只能滞留他乡,二者之间的对比,更加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其次,以“倚”为抓手,杨先生讲分析的侧重点放在颔联上,而对于其他三联有所忽略。如果能够将“倚楼”与其他联有机结合,那么对诗意的把握就更为全面了。这一点不难做到,因为“倚楼”只是动作的一部分,“倚楼而望”才是动作的整体。而古人登高望远,都会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登高的目的在于起兴,即触动内心的情思。这样,“倚楼而望”与“睹物兴情”便有机结合了起来,具体说来就是“倚楼而望之景”与“睹物兴思乡之情”的结合。

“倚楼”确实是分析的切入点,只不过在具体分析时,不要割裂理解,而是要将诗歌内部的要素与意象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教师在教读这首诗时,既可以从题目入手,带动对诗歌整体的理解,也可以从诗人的雅号入手,分析诗歌内部的有机联系,更应该抓住律诗的体式特征,分析律诗的结构以及诗句之间的承转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