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第19篇:【读书有思】之读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19年第19篇:【读书有思】之读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10年前以10元价格购于北京大学旁边的采薇阁书店,之前曾读过20多页,但是感觉晦涩难懂,于是便放弃了。十年后再来阅读此书,突然感觉并没有那么艰深,我很容易就读完了这本书,几乎没有遇到阅读障碍。这本书是蒋孔阳先生1965年写成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本书一直得不到出版,一直到1980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写成的学术著作,难免带有时代特有的印迹。应该说,作者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对德国古典美学进行批判审视的。尽管这种批判有“求全责备”之意,但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德国古典美学的“概观图”。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德国古典美学的产生和形成,包括形成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德国古典美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以及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英国经验派美学、德国理性派美学的思想关联。第二三四五章分别介绍了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黑格尔等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及其美学观点。第六章是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我个人认为本书最有价值的就是中间几章对德国古典美学大师的思想与主张的介绍,让我们对世界美学史上的这个特殊的阶段与流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让我们对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学大师的观点有了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的介绍,对我来说也是对重要美学观点的掌握与学习。这本书和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学术视野宽广、善于在比较分析中凸显某一大家的观点、善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美学主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美学。

对于德国古典美学家特别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来说,美学在他们整体的思想中并不占据独立的地位,美学只是他们哲学体系的补充与衍伸。康德的美学观念主要体现在《判断力批判》这本书里,但这本书并非独立的美学著作,而是其“三大批判”中的重要一环。康德的“批判”,主要是批判性审视“理性”的地位与功能。在他看来,世界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自体,一是现象界。前者超越了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就是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受必然规律的支配。物自体是不可认知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人的心灵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对应这三个部分,人就有三种能力,即理解力、判断力和理性。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主要探讨的是理论认识的问题,而不能被理性认识的,只有交给道德律令,这也是《实践理性批判》的问题。一边是理性认知,一边是道德命令,这两个世界如何沟通?那就需要在二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康德认为就是“审美”,而审美就是一种判断。于是从时间上讲,三大批判的顺序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而从逻辑上讲其顺序是: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由此可见,审美判断只是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这一点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康德认为物自体是不可认知的,但黑格尔认为物自体是思想的产物,思想可以认知,物自体自然就不攻自破了。于是对物自体的探讨就变成了对“理念”的研究。理念对应的是个别,前者是实在的、永恒的,后者是变化的、相对的,理念与具体的关系也就是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黑格尔的“理念”不同于柏拉图的完全超越于现实之上的“理念”,而是一种需要“落地生根”的东西。或者说,理念本身是处于一个运动循环的过程中,它不断否定自己又不断回到自身,这是一个矛盾演变的过程。于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包括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逻辑学、研究理念外在化的自然哲学以及研究理念回到其自身的精神哲学。理念从自在到自为,要经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主观精神是个人的意识,客观精神是外化的制度,绝对精神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这其实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就是哲学“理念”在美的问题上的具体化。因此,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对应的是他的哲学体系。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概念就包含了理念、感性现象以及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三层含义。根据这个概念,黑格尔对自然美和艺术美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将艺术的历史发展分为象征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种类型,象征主义就是美的理念被物质形式压倒,古典主义就是理念与形式的统一,浪漫主义就是理念大于物质形式。或者说,他论述任何美学问题,都要依据其哲学体系与观点。

因此,德国古典哲学与古典美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特别着意于构建某种统一的体系。这一点也是德国哲学的传统,康德、黑格尔是这样,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也是这样,即使是马克思,也在着力构建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恩格斯曾经说:“我们德国人具有一种极其笨拙的Gründlichkeit,即彻底的深思精神或深思的彻底精神,不管你叫它什么都行。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阐述他认为是新学说的那种东西的时候,便首先一定要设法把它弄成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恩格斯这个判断是很有洞察力的,因此如果不透彻了解某个哲学家的哲学观念,是很难理解其他具体观念的。体系有体系的优点,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封闭性。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与美学体系包罗万象,但他阐述的仅仅是他之前的艺术类型与形式,并且认为浪漫主义就是最高的艺术形式,这种判断失之武断。这一点,蒋孔阳先生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

相比之下,歌德和席勒的美学观点要单纯很多,他们更多是从文艺创作以及社会现实出发,谈论文学创作和美学主张的。歌德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歌德谈话录》一书中,席勒的观点主要体现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审美教育书简》等著作中,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