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2篇:透彻理解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2篇:透彻理解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此前一直没有思考过,所幸的是,《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0期发表了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李重先生的《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融通转化》一文,论文是以叶澜教授提倡的“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为指导,结合语文学科的具体特征而展开论述的。

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这门课在教育人、培养人方面的作用。知识传授与内化,也是育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价值。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要从“教书”走向“育人”,其实也是意味着从“知识传递”走向“生命价值的挖掘与提升”。那么,按照“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立场,坚守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新基础教育”的立场是学生的生命成长,要求语文直接关联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体现生命成长的完整性、差异化,注重动态生成价值。二是基于“新基础教育”的理念,确定语文学科的教学重心。这个教学重心,其实就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即“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三是基于国家课程的地位,提升语文教学的价值高度。这种价值高度主要是满足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需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取向,要通过语文学科逐渐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价值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这三重价值,一着眼于生命价值,二着眼于学科本位,三着眼于国家意志,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价值序列。而我认为,不论是生命价值还是国家意志,都要从语文的学科本位价值出发。

值得注意的是,李重教授在并列阐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后,还从静态的结构与动态的过程两个角度阐述了这三重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就反映出研究者科学全面的理论视野。从静态的结构看,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了层次化的特征:层次一是为育人打底的通识与互通的价值,层次二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教学价值,层次三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跨界及融通价值。作者对层次三的阐述尤其值得关注。在他看来,语文教学活动的“融通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科内的融通、学科外的跨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融通三个方面,这一点其实也是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从动态的过程看,主要是挖掘与转化。首先是从文本潜在的“育人价值”到显性的“育人价值”,其次是将书本及其他多种媒体类型的“育人价值”转化为生命价值,再次是从社会形态的“育人价值”转化为学生个体形态的生命价值。我的理解是,所谓动态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育人价值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实际上谈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学科的育人价值要从教材中产生,第二是要将这种价值转化为生命价值,第三就是将社会形态的价值进行个体化。不过我认为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似乎构不成动态的过程性关系。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语文教学本身的“育人价值”。学科的“育人价值”和教学的“育人价值”有紧密的关联,同时也有侧重点的不同。李政涛教授主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三个角度挖掘教学的“育人价值”,本文作者也是按照这三个层次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进行阐述的。从教学内容来看,文本潜在的价值经过教材分析、教学实践,转化为显在的内容,此即“化潜为显,化静为动”;语文教师改变单篇教学的价值取向,走向多篇、大单元的思路,此即“从零为整,由篇达类”;语文教师从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到生命体验,此即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从教学方法来看,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探究、体验与表演等,都蕴含着育人价值。从教学工具看,语文学科的与汉字、汉语有关的内容以及独特的媒介等,也都蕴含着某种育人价值。李政涛教授的分析角度,适用于所有学科,但具体到学科不同的特点,也应有所区别。例如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中包含的师生对话内容,其实也隐含着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甚至语文教师本身的形象、学识、品质等,也都有这样的价值存在。

论文的第三部分,应该是如何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作者的思路主要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融通与转化。具体说来,融通的内容包括:多学科育人资源的整体融通,多主体语文经验的有机融通,多科目教学资源的灵活融通,学校语文生活与学生家庭、社会生活的综合融通。不过我认为多学科的育人资源和多科目的教学资源,还是有一些重合之处的。转化的内容包括:还学生权利,课堂教学重心下移策略策略;实施“有向开放—交互反馈—聚焦生成”的开放与生成的策略。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提出的“有向开放—交互反馈—聚焦生成”的教学策略。虽然没有具体的案例作为支撑,但这种对教学过程提炼与总结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这三组名词,从概念理解上看,难度并不大,但提炼为某一种具体的策略,还是需要理论功底的。一线教师做教学研究,缺乏的主要就是这种提炼与概括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织网、刨坑、滚雪球、扭转、开渠等生活化的名词来概括整体生成、深层生成、全体生成、有益生成和多维生成,这一点是相当精彩的。

总之,这篇论文体现了李重教授丰富的理论积淀,严谨的学科思维,借用他人的理论又不拘泥于他人的观点,能够将多种理论与语文学科实际相融合,形成自己对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认识,确实是一篇大气磅礴的文章,也只有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的博士才能写得出来。不过一线教师可能读不懂这样侧重于理论架构的论文,如果作者能够深入一线课堂收集丰富的案例,再结合理论进行阐述,文章的受益面可能会更广一些。当然,这一点也跟期刊杂志本身的学术追求和办刊风格有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