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生起垄种植,基肥怎样施用更合理?行距、垄距多少为宜?

 泰山农人360 2020-08-27

由于花生适应能力强,村民喜欢把花生种植在山岭薄地上。这些地块虽然“风凉”,通透性好,但土层浅薄,影响花生生长,致使产量较低。近几年,村民逐渐利用起垄种植双行的办法,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花生起垄种植,基肥怎样施用更合理?行距、垄距多少为宜?

起垄种植花生的优势

起垄种植花生,一般在旱薄地,因为土层肥沃的地块,在增加了垄距后容易造成浪费。旱薄地,顾名思义,既怕旱,土层又薄,既不能保水也不能保肥。

起垄,就是把有限的耕作层的暄土,集中到垄上,垄与垄之间很少甚至没有暄土。这样做的好处是:把表层的营养土聚在了一起,不仅增加了土层深度,还“调动”了土壤中所有养分的“积极性”,同时保水、保肥。另外,由于垄的加高,更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利于花生结荚鼓粒,增加产量;并为旱浇涝排提供了方便。

起垄的好处显而见,那么,起垄种植花生,基肥怎么施用?垄宽的尺寸多少,适合双行花生的生长?垄的间距、高度多少为宜?

花生起垄种植,基肥怎样施用更合理?行距、垄距多少为宜?

(耕地前施肥用腐熟的农家肥)

起垄种植花生,基肥的施用方法

【1】农家肥的施用方法种植起垄花生,一般是双行种植,主要是增加土地、薄膜等资源利用率。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耕地前把农家肥均匀的撒在大田中;另一种方法就是耕地后撒在大田中或沟施。在旱岭薄地起垄种植花生,适宜前一种方法。主要原因是:在耕地时,能把农家肥均匀地掺入土壤中,加强土壤的整体活力,使土壤中的养分和农家肥有机结合,把肥料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从而增加起垄后的整体肥力。利于花生整个生长周期的吸收和利用。

而后一种施肥方法,由于是局部受益,适合根系较浅的农作物,如耕后施肥适合种植大蒜等;沟底施肥适合种植生姜等(因为生姜等在生长后期多次追肥)。而花生整体根系大,需肥面积广;而且花生在铺膜后追肥相对困难,所以在施用基肥时,需要土壤整体肥料雄厚且均匀。

花生起垄种植,基肥怎样施用更合理?行距、垄距多少为宜?

(耕地后在垄中心施肥后再起垄)

【2】施用基肥时,化肥的施用方法花生在生长中,仅靠农家肥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因为农家肥虽肥效长久但肥效较低,所以需要施用较多的氮、磷、钾肥料作为基肥。如果在耕地前施用,用化肥多了成本太高,用少了不起作用;耕地后起垄前均匀施入垄内,由于较浅,一方面种植花生时容易烧种,另一方面后期不利于吸收。最好的办法如下图:在耕地后起垄前,在垄的中心位置划一道深沟,将肥料施入沟内。

这样,可以保证既不烧苗,还能保证后期生长中花生的根系“随心所欲”地吸收养分。有的朋友会问:这样施肥岂不偏向,只施用在中间,花生两边的根系岂不缺失肥料,这个问题在后边还会讲到。

常年种植花生的朋友都知道,花生生长还需要钙肥。我们当地种植花生,一般在腐熟农家肥时,就把过磷酸钙掺入农家肥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腐殖酸,能促进难溶性磷的分解,减少磷被土壤固定,有利于花生根系的吸收;同时还能起到以磷保氮、以氮促磷,从而减少氮元素的挥发。

花生起垄种植,基肥怎样施用更合理?行距、垄距多少为宜?

(双行种植花生,垄宽50㎝;高10㎝;垄距40㎝)

双行种植花生,起垄的宽度、高度、垄距多少为宜?

花生的品种较多,有的枝繁叶茂;有的枝瘦叶小。山岭薄地起垄种植的花生,一般为后一种,在我们当地称为“小棵花生”。

【1】起垄的宽度、高度根据“小棵花生”的生长特点,它每墩的生长范围在20一25㎝左右,因此双行起垄种植,宽度要达到50㎝才能适应花生的生长。种植时,垄的中心位置是施肥的位置,种植时,在离中心位置两侧15㎝左右处播种花生,使垄上的行距,达到25一30㎝。另外两侧还有各10㎝以上的生长空间。

垄的高度要达到10㎝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关键的是有利于浇水和施肥。前面曾说过,把肥料施入垄中心会造成施肥偏向;但在花生生长前期需肥量较小,而在后期需用肥料多的时候,可进行追肥。在垄高10㎝的情况下,追肥浇水可以更好地使花生吸收利用。因此在深度10㎝以下,正是花生生长的黄金地段。

【2】垄的间距垄与垄之间,要留有40㎝的间距:一方面给花生秧蔓留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不至于封垄而影响花生增荚、饱果,另一方面为开花下针、增荚饱果创造条件。同时还要为铺膜、浇地留有余地。所以过窄对各方面不利。

花生起垄种植,基肥怎样施用更合理?行距、垄距多少为宜?

(种植花生时,在垄中心15㎝左右播种)

总之,以上是我们当地在旱薄地种植花生的方法,利用这种种植方法,近几年都获得了大丰收:花生产量高,质量好。究其原因:把旱薄地变成了肥沃地,并且旱能浇、涝能排、追肥方便。所以值得推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