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好花生的技术措施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9-13

种好花生的技术措施

1.整地改土。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荚的作物,宜在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结荚层疏松的土壤环境里生长。因此必须搞好整地改土工作。

(1)春季要早耕地,并要适当深耕,打破犁底层,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已耕的花生地,要浅耕细耙,进行保墒。

(2)改良土壤。对酸性大的地,可结合浅耕,每亩压土20~30立方米,以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对粘性地每亩压沙或压含磷风化土20~30立方米,使结荚层疏松,有利荚果生长。

(8)种前结合起垄搞好“三沟”配套。丘陵地,要挖好堰下沟,大的地块挖好拦腰沟,使垄沟、拦腰沟和堰下沟相通,以利抗早浇水和排水。

(4)凡有水浇条件的播前要浇水蓄墒。

2.增施肥料。据试验,每生产100斤花生荚果,约需吸收纯氮5~6斤,五氧化二磷1斤,氧化钾2~3斤,钙2~3斤。这些养分,除部分氮肥可由根瘤菌进行固氮外,其余则主要靠施肥补充。一般说,在中下等肥力的土壤上,要求亩产300~400斤,或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要求亩产400~500斤,应施圈肥6,000~8,000斤,硫酸铵20~30斤或氨水40~50斤,过磷酸钙40~50斤,氯化钾20斤或草木灰200斤,石灰粉50~100斤。高产田的施肥量,还应酌情增加。施肥方法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可结合耕地,把2/3的圈肥翻入地下,余下的1/3圈肥和过磷酸钙进行掺拌,起垄时,集中施到垄沟里。钾肥和草木灰应深施作底肥。对生茬地可推广根瘤菌拌种,以增强根瘤的固氮能力。

3.适时足墒下种。花生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所需要的积温,早熟品种3,000℃以上,中熟品种3,200℃以上,晚熟品种3,500℃以上。要满足花生的这一要求,就 得 抓好适期播种。当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播种早熟小花生,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中晚熟大花生。

据测定,花生种子必须吸收自身重量60%的水分才能发芽。因此必须足墒下种,才能出全苗。如遇天旱,要采取浸种催芽技术,以利全苗。

4.合理密植。要做到合理密植,必须因品种、土壤肥力和栽培条件的不同灵活掌握。早熟小花生,每亩以9,000~11,000墩为宜;中熟疏枝型大花生每亩以7,000~9,000墩为宜;而中晚熟大花生,每亩密度应减少到6,000~8,000墩。在此范围内,肥地稀些,薄地密些。

要做到合理密植,不单是密度要适宜,而且还要采取相应的种植方式。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花生以起垄种植最好,有利提高地温和浇水排涝。土层较厚的地块,可起3寸高的小垄单行种植。小花生垄距1.2尺,墩距5寸,大 花 生垄距

1.4尺,墩距5~6寸;土层薄的地,可采取大垄双行种植,垄宽2.4尺,垄高3寸,垄顶宽1.6尺种两行,大行1.4~1.6尺,小行距0.8~1尺。在排水良好的沙性地上也可平种。

5.防治病虫害。发生线虫病的地块,可结合耕地,每亩用6斤二溴氯丙烷对水150~200斤,深施于土壤中;对茎腐病,可用种子量的0.5%浓度为25%多菌灵拌种进行防治。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虫害,可用炒香的麦麸或花生饼10斤,掺拌上2两50%的辛硫磷(用5斤水化开),每亩用毒饵3斤,施于播种沟内进行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