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写论文变得愉快而高效的5个建议

 解螺旋 2020-08-27


编译:解螺旋.麦子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做实验不易,要把3-6年的研究全都打包塞进一篇论文里更是不易,那种搜肠刮肚的抓狂分分钟让你崩溃。不过用对方法其实还是很愉快的~,至少可以让你不那么痛苦啦。

一、任务分解的正确姿势

写论文就是攻克一个复杂的大任务,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所以最好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从轻松一点的着手。比如,先列个大纲,建个大致的框架,免得写着写着就走偏。这也是可以在正式开工前,利用零碎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写正文时,“材料和方法”这部分可以先写,因为这基本就是原标书和实验记录里的内容了,可以边做实验就边整理起来。至于实验记录,很多学校最后会要求上交一个手写版,但麦子当年还是保持同时记一个电子版的习惯,记在云笔记上,不仅方便和同组小伙伴分享、查阅、更新,还方便最后复制粘贴啊!所有用过的仪器、试剂(包括厂商、价格),建一个表格随时补充,除了贴到论文上,价格部分还可以用来做下一份标书的预算^.^

前面综述部分也很令人头疼,但也是可以拆开的。偷懒的话,标书里的可以参考,但实验做了两三年了记得要更新。这也是平时功夫,解螺旋介绍过的Zotero、Mendeley等文献管理工具,都有做独立笔记的功能,读文献时不要把笔记做到PDF的注释里,而要在文档下建立独立笔记,这样写综述的时候也方便搜搜搜和贴贴贴,简直懒成了精。

“结果”部分也只是陈述事实,最后真正要费点功夫的就只有“讨论”部分了。这个时候实验也做得差不多了,终于有了整块整块的时间来写。讨论部分也要回顾前人研究和本实验的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还要扩大文献检索和阅读,但这有了之前写综述的基础,大概不会再害怕了,方法都差不多。


二、别让“写得烂”成为障碍

跟你参考的那些大牛的文章比起来,你写的句子宛如一坨翔,总是担心不能描述清楚自己做的那点实验。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要逐字引用,养成习惯就不好了。问题在于,你的句子真的这么惨不忍睹吗?把你的完美主义先收敛一下,等形成粗稿之后再拿出来自虐吧。

论文是一种注重信息(information)的文体,所以不要纠结文笔,先把事实记录下来再说。文笔神马的,有时候是锦上添花,有时候是画蛇添足。当年麦子看到一篇文章讲某病尚无有效干预手段,最后表达一下对未来研究的期望,用了一句“Absence of evidence is not evidence of absence”,咦,绕口令似的好好玩!我也要用!结果被老板嘲笑了:废话太多,好的不学学坏的。

所以这种事情还是见仁见智,最稳妥的反而是最简单的:说人话。

如果非要装逼,还是那句话——先得到一个四平八稳的成稿再装。


三、聚众学习带来意外的收获

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讨论自己读过的文献、做过的分析、脑子里盘旋过的疑问和设想,你慢慢会发现,你原来冥思苦想、不知道如何解释前人研究和本实验的矛盾,在和小伙伴们讨论(互相吐槽对方信息落后、智商堪忧等斗嘴)的过程里,会有更多更轻松的信息交流,有更大机率出现恍然大悟的剧情。

亲密的朋友在一起写作会形成一种奇妙的氛围,既能让你意识到这是写作时间,免得不由自主地玩起手机,又不会像安静的自习室、图书馆里一样,打个喷嚏都觉得不好意思,更别说累了偶尔调侃一两句了。据麦子的个人观察,一群各自寂寞的人猫在自习室,更容易一晚上啥都没干光买买买玩玩玩。


四、积极外交给情绪加分

在生物医学圈子里闷了快十年了,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圈外的朋友保持着紧密联系?但至少你父母亲戚总是关注着你的。这些圈外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成为烦恼之源。

圈外人不一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会令人崩溃的事情,不就是坐在电脑前码字吗?或者觉得,码不出字是不是因为没有灵感?兄弟别烦躁,李白斗酒诗百篇啊~出来喝杯小酒吧!这时候你好抓狂,学术论文跟灵感有毛关系!

所以,还是得让大家知道,你需要一段闭关修炼的时光,写论文就这样,情绪会波动,也会感到异常疲惫,身体被掏空,哪怕停下来休息,可能也只是想自己待着原地回血,并不想再聚会再折腾。请大家耐心等待我写完论文就回到你们身边,不要把我送进精神病院=_=

反之,如果你很早就摒弃了圈外的社交,早在你进实验室之前就昭告天下你要闭关,更有甚者,自打一进医学院的大门就成了终南隐士,现在到了最后的码字关头并没有这种烦恼……呃,你enjoy就好╮(╯▽╰)╭


五、对事故做好心理准备

最崩溃的事情其实不是码不出字,而是等你千辛万苦码好了字,突然祸从天降!

眼看死线将至,老板还没看过你的文章?或者师姐看了一下说你的统计有问题?或者老板找了个隔壁专家给你指点,结果他说证据不充分要补实验?这都算小事。

我见过的真正的灾难是,某同学缺乏电脑知识,把文章和所有原始数据都存在C盘,临交稿前的1个月,电脑卡到不行拿去修,被重装了系统……我们围观群众除了唏嘘同情,好像什么忙也帮不上。还好原始数据在同组伙伴那里存了一份,而文章也凭着强大的记忆力和求生欲望补写了回来。但万一,你在那种“一个人的靠谱就是全世界的靠谱”的课题组,你只好吞下自己不靠谱的苦果了。

还有更惨的,临毕业时导师被查出经费有问题,学生被分到别的导师那里,新导师说你原来的课题不是我的课题我管不了,你得用我的课题毕业……

事故,有些是可以预防的,比如电脑事件;有的真的是命啊,比如被更换导师和课题。这时候你怎么办呢?

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或者打打沙袋喝喝酒,总之,宣泄完了记得回来做该做的事情,补该补的漏洞,收拾该收拾的烂摊子。每个科研狗都会经历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别过分指望一帆风顺。对此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许遇到了就能更快地从绝望中恢复过来。

参考资料:

Top 5 Tips for Maintaining Your Sanity During Thesis Writ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