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过科普写作,开挂你的江湖地位?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麦子(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学术地位靠论文,江湖地位靠科普!育儿专家崔玉涛、烧伤超人阿宝、急救医生贾大成,等都通过科普都通过科普推广走上网红的道路,而成为网红的好处则不言自明,看看人家急诊超人于莺的开挂人生就知道了。而且如果你成为一位个性鲜明的学(网)者(红),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你的研究,慢慢地就会有人追随你的研究方向,引用你的文章,渐渐地把资源引向你的领域……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现起来也要看实力也看运气。但不管如何,把名气打出去真真是极好的,能给自己的简历增色,万一有一天不做科研了,也会从中受益。

不过,才一动笔你就发现写起来也不简单。迈阿密大学的一位教员,Heather R. Taft,在Science网站上分享了她的经历和经验,也许能帮你迈出这一步!

迈开重要的第一步‍‍‍

Taft为公众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发在她的博客上,她还给博客起了个唬人的名字:解剖科学(Dissection Science)。但其实刚开通时她还不知道要写点啥。不知道要面对什么人,于是就更谈不上怎么吸引对方了。吱吱唔唔8个月后,她决定不管读者了,自己写得爽就好了。

她想,最好应该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起吧,于是写了点跟自己毕业论文有关的话题,她觉得那应该是许多人都会感兴趣的东西: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回首已3年,她现在早已发现了那篇处女作的问题:话题还好,但写得不咋地。因为没意识到是为谁而写,结果把它搞得通篇都是“生人勿近”的学术调调。而且满是引文,准确说是25篇。那时她觉得,插入引文是必要的,能让自己的观点看起来更坚实,还能避免抄袭嫌疑。

光第一段就密密麻麻地引用了9篇,并列出了完整格式的题录。现在Taft才明白,这些题录并不是那么必要,而且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她得学着像跟朋友交谈一样写,而不是为学术读者写;并且要把握好,如何能在不打断读者阅读的情况,提供充分的可信度。

早几个月,她一直在埋头努力着,博客却还是无人问津。她开始主动出击,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收罗一些读者。同时也注意收集自己博客的数据,包括文章的浏览量和读者来源。这些数据都有助于她决定将来的话题方向,哪些能吸引更多读者。种种努力,都使她的博客有所成长,但也意味着会有许多额外的时间投入,超过了她的预料。所以她需要找点别的办法。

怎样让文章接地气、有灵气?

恰好,正当Taft苦苦挣扎时,她从另一位经营博客的邻居那里获得一个渠道——这位邻居的博客常常发表好几位常规作家的文章,并有一定的读者增长,而且正有意向科学方向扩展,所以Taft就成了那些作家的其中一员。

HeatherR. Taft

刚开始为邻居的博客写作时,Taft仍然很有压力。常担心自己的文稿能否达到她的要求,因为想到将要有成千上百的读者来读自己的文章,兴奋的同时不免紧张。万一读者不喜欢怎么办,或者万一出现了严重错误怎么办?

后来她从一些四平八稳的、认可度较高的话题写起,也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作家给她提点意见,还有读者的反馈,都使她的写作有所提高。她渐渐摆脱了那种学术调调,放松下来,文章也变得轻松易读了。

如果有机会采访学者,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样便有了第一手资料。Taft刚开始做采访时也紧张不已,害怕出错。她先给对方发封邮件介绍自己的学术背景,让对方相信自己有能力理解并正确报道他的研究。因为是跨时区的采访,他们便打算通过电话进行。Taft给对方发的邮件中,也附上了将要问的问题,因为考虑到一些学者可能希望在采访前预先知道会被问到什么。还说,如果没有合适的时间通话,也可书面回答。结果对方非常省心地书面答了回来,可以让她直接用到文章里。但有了多几次采访经历之后,Taft仍然推荐电话采访,因为学者的语调、情绪会让人物形象更有血有肉,可以让采访者临场追问,挖掘更多故事,学术报道会变得更有趣味。

时至今日,Taft为公众写文章已有三年,尽管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之处,但她也总结出了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了解你的读者

写任何东西,不管是学术论文还是公众科普,了解读者才能更好地投其所好,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误)。

当你写学术论文时,你知道你的审稿人、读者都是专家,所以你用了很多专业语汇,力尽详实。然而,当给公众写作时,读者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立场,影响他们的兴趣点。无论如何,请记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多数情况下与你没啥两样。大家的兴趣和原有知识可能不太一样,但作者的语气别居高临下。想想自己读到一个新主题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最想了解哪些信息?换位思考会很有帮助。

要有细节,但不宜繁琐

你对自己正在写的话题已了如指掌,所以很容易雕刻每一个细节,但一不小心就误入藕花深处。你觉得那些细节很有意思,但把太多工夫花在这里,文章内容也就像缠绕在藕花中的小舟停滞不前,会失去读者宝宝的。给读者的细节要恰到好处,足以让他们评判这篇文章的信息就好,细节太多就容易偏离航线。

与此同时,别搞太多引文题录。怕了?没有题录怎么避免抄袭嫌疑?

别紧张,像那些众所周知的常识就不必引用了。如果它们在文章中主导地位,那就简要提起出版单位和来源就好,如果是网站那就直接给链接。

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写期刊论文时常用的那种专业用语得慢慢放下,多接点地气。把文章打扮成一个穿插着有趣真相的故事,塑造角色。这样的策略能抓住读者的兴趣,把大家哄上贼船,这也就是你的终极目地了~.~想想你的文章如何能突出个性,激发读者的热情。一些光怪陆离的细节和情绪表达都会有所帮助。

当你掌握到了为公众写文章的方法,可以从一些公众平台入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渐渐的,写作也会成为你的乐趣,能从失误和反馈中学到新的东西。

参考资料:Relearning howto writ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