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精读秋季班第1讲:转录组学内容提要

 解螺旋 2020-08-27

新媒体管家

作者:米粒儿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解螺旋2017文献精读秋季班于上周正式启航,第一讲蘑谷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转录组学研究套路。选取文献来自gastroenterology,该杂志是胃肠病领域权威性的期刊,影响因子15分左右,重视基础性研究。

从文章题目看出本文主要关注两个内容:

第一:DRD2在人胰腺导管腺癌中高表达;

第二:DRD2抑制剂延缓小鼠肿瘤生长。

题目简明扼要的点出DRD2可能参与人胰腺导管腺癌发生和发展,抗DRD2治疗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背景知识

在Golobocan 2012对各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数据显示,胰腺肿瘤虽然发病率不及乳腺癌,肝癌等,但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接近,这是近年来胰腺肿瘤受到重视的原因。而在胰腺相关的肿瘤中,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了90%以上。

对于PDAC患者来讲,手术是最佳治疗方式,但是临床上仅有20%的患者有接受手术机会。除了手术之外,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胰腺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吉西他滨治疗六个月后,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明显的耐药性,因此临床上急需探索PDAC新型靶点和治疗药物。

本文作者以该问题为切入点,采用转录组学方法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文章主要思路如下图所示:

首先采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KEGG数据库分析发现GNAI可能参与PDAC发病过程,然后分析了GPCR和cAMP通路,发现了DRD2也参与PDAC发病过程,并进一步研究DRD2在PDAC中的表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迁徙和肿瘤转移。

结果总览和数据解析

本文共6张图,大致分为3个部分

Fig.1  通过芯片筛选发现GNAI2互作的DRD2在 PDAC组织中高表达

Fig.2-5 敲减或者药物阻断DRD2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和G1阻滞,抑制肿瘤迁徙

Fig.6  药物治疗作用,阻断DRD2抑制小鼠体内肿瘤转移

Fig.1 GNAI2互作蛋白DRD2在 PDAC组织中高表达

首先采用基因芯片筛选,发现1676个基因表达上调,1166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KEGG在线数据库中确定异常表达分子集中在Pathway in cancer(Fig 1A)。

接下来,对pathways in cancer通路中分子按照参与通路的数量排序,并进行文献检索,发现未见报道排在第一位的是GNAI2,所以作者首先锁定了这一分子(Fig1B)。

紧接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GNAI作用靶点,通过HPRD数据库检索发现GNAI与很多分子都有共表达,尤其是GPCR和cAMP通路。

进一步的通过consensus pathDB数据库分析,发现DRD2是最重要异常节点,与它相邻的一级和二级节点都是高表达的。从而最终确定了本文关注的主要分子DRD2(Fig 1C)。

数据库分析的数据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作者收集PDAC组织63例,慢性胰腺炎组织49例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RD2蛋白在PDA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Fig 1D)。

Fig. 2:敲减DRD2抑制肿瘤生长

在确认了DRD2在PDAC组织高表达之后,下一步作者主要关注DRD2细胞表型。在肿瘤细胞中构建2个shRNA敲减DRD2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发现敲减DRD2抑制细胞增殖(Fig 2A)。

同时,构建免疫缺陷小鼠接种DRD2缺陷的Panc-1后,发现DRD2缺陷鼠成瘤更小(Fig 2B)

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DRD2缺陷鼠的DRD2和Ki67表达量显著降低。

图2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发现DRD2在肿瘤增殖和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Fig.3 药物阻断DRD2抑制细胞生长

药物阻断DRD2后,对细胞生长有什么影响呢?这是图3主要回答的问题。这一部分实验作者共用到6个细胞系,如下表所示。包括正常人体细胞,原位细胞和肝转移细胞。同时用到FDA批准的DRD2抑制剂Pimozide。

图A中作者检测了药物作用下,细胞活性的改变,发现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并且药物对Mia和BxPC-3抑制作用更强,为了解释该现象作者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细胞系中DRD2表达量,发现Mia和BxPC-3细胞中DRD2表达量更高。克隆形成实验也显示药物和细胞生成呈现剂量依赖性。

下边作者引入另外一个表型-内质网应激。药物阻断后,分别检测了内质网应激的标志物改变。药物阻断DRD2后p-PERK表达升高(图B),阻断DRD2使得胞浆Ca2+浓度升高 (图C),阻断DRD2使得胞浆P-PAK表达升高 (图D),cAMP/PKA通路参与阻断DRD2诱导的内质网应激 (图E),以上数据说明DRD2缺陷诱导内质网应激。

Fig.4阻断DRD2诱导细胞凋亡和G1阻滞

相关文献报道内质网应激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是作者在图4中检测阻断DRD2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发现阻断DRD2后发生G1期阻滞,sub-G1期升高提示细胞凋亡增加 (图A)。

Caspase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说明DRD2抑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图A)。和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P27、P21表达升高,Cyclin E、D1、P-Rb表达降低,证实了G1期阻滞 (图B)

凋亡的分子机制中引入了未折叠蛋白(UPR)这一表型,这是因为有文献报道perk激活可导致UPR诱导的凋亡,其中eIF2a,ATF4,CHOP都参与这一过程。

在阻断DRD2后,P-eIF2a, ATF4和 CHOP表达升高 (图C);shDRD2 Panc-1细胞转染小鼠,P-eIF2a, 和CHOP表达升高(图D);敲减ATF4(Fig.S3),细胞活性增强(图E);敲减ATF4,细胞凋亡减弱(图F)。以上实验结果证明未折叠蛋白参与DRD2缺陷诱导的生长抑制。

Fig.5 阻断DRD2抑制肿瘤迁徙

图5中作者引入肿瘤迁徙这一表型,检测阻断DRD2后,肿瘤迁徙情况变化。划痕试验说明药物能够抑制细胞的迁徙(图A);相应的细胞迁徙特异性marker表达也发生变化 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图B); 3D培养,药物浓度增加,迁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图C);加入cAMP 抑制剂(SQ22536)和PKA 抑制剂(H89)后,迁移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图D)。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阻断DRD2通过cAMP/PKA通路抑制肿瘤细胞迁徙。

Fig.6 阻断DRD2抑制肿瘤转移

图6作者研究另外一种FDA批准的DRD2抑制剂haloperidol对肿瘤细胞表型影响。其中药物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图A);药物促进凋亡增加 (图B);敲减ATF4,细胞活性升高 (图C),凋亡降低 (图D)。 加入cAMP抑制剂(SQ22536)和PKA 抑制剂(H89)后细胞迁徙增加 (图E)。以上实验结果与Haloperidol药效一致。

最后作者进行了动物实验,证实药物阻断DRD2后,肿瘤重量和体积显著降低,药物组转移灶明显减少,说明阻断DRD2减缓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套路解析

在套路解析中,蘑谷老师为大家仔细总结了本文五恒量和三变量的研究体系,即疾型模法标和分子药物和通路。

最后和大家讨论了本文存在的几个小问题。第一:在PDAC 芯片中DRD2 mRNA 倍数变化=1.08 (P < .0002)小于2,因此最初并未将其作为目标分子,这可能是因为DRD2的作用呈现“瓶颈效应”而且 DRD2 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转录后修饰有关。

第二:在血液病和胶质瘤中,STAT-5和ERK通路参与调节DRD2但是PDAC中未发现以上通路激活,这是肿瘤通路异质性引起的。第三相关文献指出接受DRD2抑制剂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甚少罹患肿瘤,而本文也证实DRD2抑制剂可能成为PDAC治疗靶点,因此需要对该药物重新定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