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种豆种出遗传学,成就可比肩达尔文,却被历史埋没了35年

 解螺旋 2020-08-27
R语言电子书籍

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249天

“董鉴”是萌董董的特别栏目~带你了解生物医学里那些有趣的事

豆射手”成长史

在他之前,万物生生灭灭,奇妙遗传的秘密一直隐藏于黑暗之中。

是他第一次把光照在这个神奇的领域,让世界对生命的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他所在的时代,理应和达尔文齐名,却因为他所发表的理论太过超前而致使其一生充斥着孤寂与蔑视。

他辛苦一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始终无人问津,其发表的文章在被埋没了长达35年后方才被世人认可,而此时离他去世已经16年了。

他就是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孟德尔(1822-1884)

因贫困而一波三折的求学生涯


1822年,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贫寒农家。因经济拮据,他的求学生涯并不顺利。

起初,他的父母并不支持他上学,但因当地神父劝导要让孩子多受教育,他才得以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孟德尔发奋攻读,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中学即将毕业之际,他的父亲意外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再也无力供他继续求学,但孟德尔的恳求让一家人决定不惜代价让他念书。

他父亲忍痛卖掉田地,让一部分所得作为他的学费;他的姐姐也慷慨地拿出自己的部分嫁妆资助他学习;他自己也是一边上学,一边做家教以维持生活。

1840年,他不负厚望的考上了奥尔米茨大学的哲学院。生活的艰苦虽然磨练了他的意志,但压力、焦虑、贫困、营养不良最终使他的身体无法承受,他被迫停止学业,回家休养。

康复后,他努力通过家教获得经济来源,这才得以完成为期2年的哲学课程。而为了能继续求学,1843年,不满21岁的孟德尔放弃了生育权成为了一名修道士。

修道院,孟德尔创立现代遗传学的地方

久攻不下的教师资格证


一开始,孟德尔在教区管辖的医院的传教,但其表现可以用糟糕来形容,甚至说话都结结巴巴的,毕竟与别人信仰宗教不同,孟德尔进入修道院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

1849年,在修道院院长的推荐下,孟德尔得以在当地一所中学当代课老师,他幽默有趣的讲课风格备受学生喜欢。

院长也对他的工作甚为赏识,建议他参加大学考试以成为自然科学的正式教师。

于是孟德尔自信满满的去参加考试,原以为可轻而易举的获取“教师资格证”,谁料一向表现优秀的他,却在教师编制的路上栽起了跟头,还是连续栽跟斗的那种。

1850年第一次考试,参加布尔诺的笔试,不及格;同年第二次考试,参加维也纳的口试,不及格。

1851年,在院长的帮助下,他去维也纳大学进修两年,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准备。在大学里,他系统学习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科学的实验方法,这为他之后的重大发现奠定了基础。


1853年,第三次向教师资格证发起冲击的老孟,却因为和一位植物学考官的意见不合而自己又拒绝退让,以至于考试再一次挂掉。

在屡次失败后,他彻底放弃了公务员的编制,回归修道院,专心专意的做起了园丁。好在院长始终对他青睐有加,仍是找他做代课教师,教低年级的物理学和自然史。


就这样,孟德尔在无证的情况下,在学校里教了14年的课。

成大事者必有大毅力


在孟德尔的时代,人们普遍信奉“混合遗传”(blending inheritance)的说法,认为生物的遗传像调色一样简单粗暴,比如红花和白花杂交产生的就是粉花。


对此,孟德尔不以为然,并认为若后代仅是简单综合父母的形状,那么长期以往的重复下去所有生物的性状都将趋于相同,而这明显与绚烂多彩的大自然不相符。

于是他决心用实验弄清楚遗传规律。当时的欧洲,人们热衷于通过植物杂交实验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奥秘,而研究遗传和变异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而孟德尔选择了豌豆,这主要归因于豌豆的两大特点:

1)遗传性状明显,比如植物的高矮、豌豆的颜色等,通常肉眼就能辨别区分,换言之,就是豌豆长得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着实好认。


2)豌豆不仅是雌雄同株植物,还天生自带防隔壁老王的绝招——自花闭花授粉,也就是说豌豆的雌蕊和雄蕊从一开始就被关在花苞里,在开花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


于是他从1854年开始实验,并用了两年的时间从34个品种的豌豆中,挑选出了7对易区分的性状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1856年夏天,他在修道院后院中的一块长35公尺、宽7公尺的空地上,种了许多豌豆,开始了被人称为“毫无意义的举动”的一系列实验,并持续了8年时间。

这期间,孟德尔人工授粉过无数朵花,剥开过不计其数的豆荚,其中包括2.8万株豌豆,4万朵鲜花以及近40万颗种子。


在观察豌豆性状时,他自创科学演绎法,并将数学模型引入生物学,使得遗传学从粗放的观察和简单的思考上升到了精密的定量分析。


而他所得的实验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出生物遗传的实质:“遗传的本质在于遗传因子的传递”,并总结出了遗传学三大定律中的前两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后来孟德尔试图将这种规律推广到动物身上,他曾偷偷地拿老鼠做遗传实验,但因为一些修道士认为诱导老鼠交配的研究方法有伤风化,而被迫叫停。

之后,他整理了研究成果,就植物的遗传规律发表了论文(共44页)。


孤独的天才,被埋没的寂寞先驱


1865年,在布鲁恩科学协会的会议厅,孟德尔充满期待向40位生物学家分享了自己十年磨一剑的研究发现。


原本孟德尔最坏的打算便是能像达尔文发布进化论一般,引来激烈的抨击和打压。谁料,这份研究成果根本无人认同,压根就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在座的“专家们”集体蒙圈,陷入了诡异的沉寂时间,没有人能理解,亦没有讨论,甚至连提问题的都没有。

孟德尔不甘放弃8年的艰辛,便将40份论文复印本寄给当时著名的生物学家,但依然石沉大海,回音寥寥,只有植物学家内格里(Carl Wilhelm Nageli)给他回信了。

但因内格里是融合遗传学说的坚定支持者,所以他对孟德尔得出的规律表示怀疑,并要求孟德尔用山柳菊做实验验证。


其实,山柳菊并不适合用来做杂交实验,因为其花朵非常小,不利于人工去雄和传粉,且它存在无性生殖,其后代种无法出现稳定的数量关系;而孟德尔的规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

但收到回信的孟德尔仍是满心欢喜地去复现实验,而这一做又是7年时间(1866-1873年)。显而易见,这次孟德尔无法获得与豌豆实验相似结果。

孟德尔大失所望,但还是将实验结果如实告诉了内格里,并强调自己的规律适合多数植物,如紫罗兰、茯苓、玉米、紫茉莉等。

孟德尔的规律本来就与内格里的理论有冲突,这件事之后内格里更不相信孟德尔,在以后发表的论文中对孟德尔的工作只字未提。

而孟德尔也开始怀疑他所总结出的规律缺乏普遍性,这使得他不再坚持推广他的理论。正好此时,他被推选位修道院院长,从而将精力转向行政管理,放弃了科学研究工作。

1884年孟德尔因肾衰竭在布尔诺逝世时,人们悼念他是因为他平易近人、好善乐施,却从未有人提起他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所以如此出色的研究才会被埋没在历史之中的时间长达35年。

理论“重新”被发现,守得云开见月明


孟德尔生前一直相信“我的时代会到来”,虽然他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自己的时代。但在他论文发表后的第35年,逝世后的第16年,这位旷世奇才终于赢来了世人的关注与认可。


1900年,荷兰的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德国的科伦斯(Carl Correns)和奥地利的丘谢玛克(Erik von Tschermak),几乎同时独立发表了关于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


而当他们要公布结论、查询以往文献时,同样发现了孟德尔1866年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这时孟德尔定律才被重新发现。


即便如此,在孟德尔定律重新被发现的最初时间里,科研界并没有多大震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理解孟德尔的理论。

比如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在科研早期也称孟德尔理论是“高级杂耍”、“数字游戏”,直到1910年,摩尔根用果蝇实验验证了孟德尔定律,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才成为了孟德尔定律的支持者。


纵观孟德尔的一生,逆境之中坚持成长,失败之中不断求索。他生前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但随着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直接正式诞生了遗传学,并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


此后,染色体的分离、交叉等破解生命遗传的研究成果纷至沓来;接着,遗传学和进化论结合,又催生了分子生物学、重组DNA技术,全面改观了生命科学。


或许天才,总是超前于这个时代。只有等很久之后,我们才会对天才顶礼膜拜,但那些也都与天才无关了。

END

点下“在看”,多根头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