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赞扬变法的好处,却被商鞅流放边疆,这是为什么哪?

 品读二十四史 2020-08-27

据《资治通鉴》记载,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的前一年里,十分的不顺利,有上千人跑到都城去告状,诉说新法令的种种不方便。

商鞅正在烦恼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大麻烦,太子触犯了法令。商鞅灵机一动,向秦孝公请示说,法令之所以不好推行,就是因为没有自上而下的做表率,不过太子是储君,不方便对他处罚,就处罚他的老师吧。于是,太子的师傅公子虔被收押,另一个师傅公孙贾的脸上被刺了字。

等到第二天,太子师傅被处罚的事情就传遍了秦国,百姓们再也不敢诉苦,都规矩的遵守新法了。

法令实施十年之后,秦国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民奋勇对外作战,不敢私下里打架斗殴。那些当初抱怨新法不好的人,又开始宣扬新法的好处了。可是商鞅又变了脸,他下令说,这些人这样议论新法,也是破坏了法令,就把他们都迁移到边境去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商鞅打算在秦国实施变法,可秦国人的兴致都不怎么高,秦孝公也就有点犹豫,看到此情此景,商鞅赶紧开导秦孝公。

普通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所以国家想推行新政策的时候,没必要把他们都商量通了,等有了好处,跟大家一起享受就是了。

站得高看得远的人,他们讲的话往往不被大众接受,能成就一番功业的人,做起事情来也跟常人不同,您只要觉得变法能富国强兵,没必要太纠结。

有个叫甘龙的大臣反驳说,百姓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不堪,大家习惯原来的制度,是因为这个旧制度啊,当官的用起来熟悉,人民也更习惯。

商鞅早就有话等着他了,一般人就是爱做熟悉的事情,读书人也只是沉迷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的世界里,这两种人可以任命为官,让他知法守法,制定法律的事情,就不要参与了。

有智慧的人制定法令,愚昧的人接受管理,贤能的人勇于改革,没本事的人处处受限。

这些话都说到了秦孝公的心里,他下定决心,任用商鞅变法秦国。

据《资治通鉴》记载,申不害在韩国做了十五年的宰相,他辅佐韩昭侯对内教化百姓,对外抵抗入侵之敌,兢兢业业十五年,让韩国以弱小之躯巍立于战国丛林之中。

有那么一次,申不害想让自己堂兄当官,可是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有点不高兴了,没把持住,从面部表情上流露了出来。

韩昭侯对申不害讲,我用你为宰相,是希望你能帮我治理好国家,你制定了很好的规矩,国家也治理的很好。现在你是要我听从你请求而放弃你制定的规矩,还是依从你制定的规矩,拒绝你的请求那?

你曾经教我,给下属赏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功劳的大小,现在你却私下里有所求,你让我很矛盾啊!

申不害听完这番话,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赶紧站起来赔罪说到,你真是个英明的君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