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万治友:在他乡寻找安放灵魂之地——读付秀莹长篇小说《他乡》有感

 阿拉善文学 2020-08-27

原创作者:万治友

图文编辑:阿拉善未来文化艺术传媒


在他乡寻找安放灵魂之地

——读付秀莹长篇小说《他乡》有感

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感觉好累。好久没有一口气完整地读完一本长篇小说了。对我而言,小说是个很遥远的东西,虽然过去读过一些名著,但读完也就读完了,基本没有什么印象。

去年十二月份,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要举办一期培训班,真是机会难得。从上小学起到现在,虽然上了很多年学,参加了无数次培训班,自己也写一些所谓的散文诗歌之类的东西,但是专业的写作培训班这是第一次。虽然只有三天时间,心里没有多高的期望,但还是有一些压抑不了的小小的兴奋。感觉在外流浪了很多年,终于有一扇门是等着我去叩响的,颇有一些自得的意思在里面。

没有想到的是,培训班上请到的老师都是跟小说有关系的,其中就有《长篇小说选刊》的主编付秀莹。在文学圈子里,真是要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听过的当代作家真的不多,付秀莹也是第一次听说。还好,第一次就见了真容。我坐在后排,能看到就是她那头直瀑而下的长发,身材不高不低,偏瘦,是想象中典型的作家形象。她的课只有一上午。一上午的时间,听她讲自己的创作经历,她的成名作《爱情到处流浪》,她的两部长篇《陌上》《他乡》,讲她写作的日常。声音很好听,整个课程没有稿子和课件,娓娓道来,像在讲一段一段的故事,很吸引人,至少对我而言是真正入戏了。令我诧异的时,她写长篇没有像贾平凹、路遥那样找一个偏僻的地方把自己隔离于人世,而是每天早上那几个小时的时间,每天每天地一段一段地写,白天还要处理工作,竟然就写完了。茶歇时学员们纷纷跑上讲台与老师合影,而我,拿出手机从网上买了她的两本短篇小说集《花好月圆》《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和长篇小说《他乡》。我就想看看,当代的女作家是怎么写小说的,跟我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月的时间,三本书都看完了,先是两本短篇小说集,最后是《他乡》,看完之后觉得很庆幸,一是一次买了短篇和长篇,二是先看了短篇后看了长篇。这样的顺序能更好地了解作家的写作手法。从《爱情到处流传》看起,一直看到了《他乡》,也跟着作家从芳村走到了北京这个大都市。作家所有的故事都在讲这两个地方的故事,当然《他乡》中又增了一个S市,这也算一个中心城市。

《他乡》之前,作家还有一本长篇,叫《陌上》,我没有买到,但能想象得到,在我已经看过的短篇中,应该能看到那部长篇的影子,肯定是作家在短篇里一次次提到的芳村,或者是芳村的影子,也就是作家眼中的故乡。《他乡》应该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写起的,一个名叫翟小梨的姑娘通过高考考入了自己并不中意的广播电视大学,认识了风流倜傥的城市小伙章幼通,毕业后通过幼通父亲的关系留在S市任教,不甘心就此度过一生的她报考研究生,在北京上完研究生后又不可思议地留在了北京。整个故事情节即熟悉又陌生,即简单又曲折。对我而言,看着书中的主人公翟小梨从乡村到城市,一步一个脚印,没有城市人脉关系、没有城市生活经验,全靠自己的那股韧劲和忍劲。凡事都要争取做到最好,不愿落在人后,遇到挫折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这些情节,看着如此熟悉。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从农村牧区出来的人,谁不是这样走过了的呢。读这样的小说,很多时候真是在看镜子里的自己,回忆自己过往的点点滴滴,心中的那份共鸣、那份感动油然而生。

对我而言,小说中最触动我的不是主人公到北京后的种种际遇,而是结婚前后在公婆家中各种矛盾冲突。公公、婆婆、姑子的冷漠,对乡下人的冷眼相看,结婚多年,两亲家没有见过面,结婚时用公公婆婆大姑子淘汰了的旧家居等等。作者用很多篇幅抱怨公公婆婆和大姑子对她这个乡下姑娘的不屑和偏见。这些描写,可能作为小说为了更好的艺术效果有夸大了的成份。但我敢说,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影子。乡下人、城里人曾经确实就是经纬分明,想想当初我自己拿到一张中专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自己的家庭以及街坊邻居的那些眼神、那些话语,欣慰的,羡慕的,感叹的,嫉妒的,不屑的,有时候也分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眼神,中间又藏着什么心态。而对于我,只是觉得松了一口气。





小说中主人公的丈夫章幼通则是城市中的另外一种人,在公职人家出生,自小物质条件就挺好,但并没有得到与之相称的良好的教育,虽然善良,正直,体贴,但有先天的缺陷,不思进取,眼高手低,死要面子活受罪,以至于翟小梨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工作,而后考上研究生,又有了留京指标的时候,章幼通还是那张大专文凭,后来连工作也丢了,使两个人的距离越拉越大。生活中也因此曲曲折折,婚姻几乎就走到了尽头,也因此发生了翟小梨与管淑人、郑大官人的故事,而最后的结局是“车门开了。幼通牵着女儿的手,提着大包小包的,笑着,露出雪白的牙齿,朝我快步走过来”,一路磕磕绊绊,受了无尽的委曲,经历了无数沟沟坎坎,最终峰回路转,一家三口在北京团圆,“重新爱上幼通,是多年之后的事情。这爱恋延宕了十八年,我却不后悔”。读到最后,总觉是一种中国式的结尾,中国人大都喜欢历经千辛万苦和艰难曲折之后的大圆满。作为女作家,可能骨子里更有一种这样的情感吧,尤其是家的团圆和感情的回归。

我不是文学专业毕业,对于文学创作没有知识储备,对于小说的若干种写法更是一窍不通。读小说也无非就是看看热闹,欣赏欣赏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情节的跌宕起伏。但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真的可以感觉出一个时代的脉搏。《他乡》中描写的时代正与我所处的时代重合,描写的一代人的奋斗历程和心理历程也在我和我身边人的身上找得到影子,因此格外感觉亲切。

当然女作家特有的细腻的文笔,独特角度的心理描写对我来说感触很大,也是收获最多的地方。小说结构,特别是中间插入的七个短篇小说,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写法,但感觉并不突兀,反而有一种互为补充的充实感。每当入戏过深的时候,突然插入另一段故事,能把读者暂时从感性中拉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前面的情节,也更有一种理性的味道在里面。

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放不了肉身。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从小向往城市生活,很小时候父母节衣缩食,送孩子上学,期盼有朝一日离开生育了自己的故乡,到城市找一份工作,把家安在城市,自此圆满了自己的人生。在城市打拼半生,我们会发现,虽然城市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可心的工作,但记忆中,故乡才是心底里真正的家。虽然这个家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2020.2.9)





【作者简介】

万治友,笔名:之友、遥远。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家协会理事。爱好户外运动、写作、摄影,喜欢用笔和键盘记录所见所思所想,秉持初心而执着不改,偷得空闲而偶得自乐,曾出版散文集《梦中的歌谣》。现在阿拉善农商行工作。

猜您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