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剧!龙口马拉松一跑者临近终点出现异常,不听劝阻仍坚持比赛致猝死

 慧跑 2020-08-27
慧跑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kobehao

昨天这个周日,大量赛事开始上演,这也标志着下半年跑马季渐入佳境,但令人遗憾的消息还是从赛场传来。

在中国田协银牌赛事山东烟台龙口国际马拉松赛半程终点处,一名男性跑者不幸倒地,虽经第一时间及时抢救,但仍未挽回其宝贵的生命。

向死者表示最沉痛的默哀。

具体情况从龙口马拉松赛的赛事保障机构——悟空智联医疗的一则赛道救援情况说明可以一窥真相。

一名跑者在临近终点处,向悟空医疗的赛道急救志愿者表示,在其身后200多米,他看到一名跑者状态很不好,这名志愿者迅速骑电动自行车向后搜救,很快发现了这名身体已经出现明显异常的跑者,并劝阻他立即中止比赛,但这名跑者执意要继续比赛,结果跑了几米后口吐白沫失去意识,这名急救志愿者迅速报告,同时对这名跑者实施了除颤,很快赶来的医务人员也进行了心肺复苏,但仍未能抢救过来……

(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隐去相关人员信息及手机信息)

在中国田协不断强调赛事安全的大背景下,发生概率极低,但危害极大、后果极为严重的猝死事件还是在下半年跑马季刚开始的时候发生了,这无疑为广大跑者敲响了警钟;

也再一次说明在剧烈运动情况下发生的猝死其抢救难度是极大的!

即便是第一时间发生、第一时间开始实施除颤和心肺复苏,也难以保证100%能救活。

一、人人都懂安全跑马的大道理与比赛时坚持到底的决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每年都会发生的各类马拉松猝死事件,经过新闻媒体的放大效应,不仅让马拉松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开展蒙上一层阴影;

——

这里有几个基本道理我们不得不再次重申:

● 马拉松运动与猝死没有必然联系,任何运动都有发生猝死的可能性;

● 运动中发生猝死是极小概率时间,发生率极低,但由于猝死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非常容易让民众误解和误会;

●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参加适量的跑步运动,但跑马拉松却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 要以健康的身体参加马拉松运动,并且要有准备地参加马拉松,拒绝没有准备的“裸跑”;

● 即便是有经验的跑马者,也应当慎重地参加每一场比赛,量力而行,出现不适应当弃赛或者寻求医疗救援;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教育和强化,以及中国田协加强赛事管理,安全跑马、健康跑马的这些道理跑友们基本也都懂了,但懂得大道理跟比赛时跑友坚持完赛的决心和做法似乎又是矛盾的。

以这次事故为例,很显然,这名跑者已经出现了其他人都能明显看到他身上正在发生的异常情况(情况通报中没有交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异常),但由于终点已经近在眼前,所以这名跑者还是继续以仅存的一点力气继续往前奔跑,并且拒绝了志愿者的劝阻,最终酿成了这一悲剧,实在令人感到痛心疾首。

二、在马拉松比赛中出现哪些异常情况需要立即中止比赛

事实上,一些跑者会认真备赛,安全、无伤、顺利地全程跑下来,但仍有相当比例的跑者平时跑量不足,在马拉松后半程由于体力衰竭,采用走跑结合,又或者因为疼痛、抽筋被迫减慢速度甚至停下来,走走停停。

这样的人就算即使勉强完成马拉松比赛,实际上仍不具有“从头到尾跑完马拉松的能力”,是属于“不曾跑完马拉松者”;

对于这样的跑者,没有人能强行阻拦你参赛,但如果你参赛时,不建议勉强,出现以下信号就该停下来;

另一方面,即使对于那些认真备赛的跑者,出现不适时也不应当勉强坚持,果断放弃是最明智的选择;

——
1、失去空间判别能力,东南西北已经分不清楚;

2、头晕目眩,视野模糊,看不清东西;

3、产生幻觉;

4、严重的疼痛,难以坚持;

5、感到心慌,或者感到心脏扑通扑通跳,甚至感觉跳到喉咙口;

6、心前区突发明显不适,比如疼痛、压榨感等等;

7、出冷汗、冒虚汗;

8、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三、马拉松和它所代表的精神被无限夸大了吗?

在马拉松比赛和路跑运动如火如荼,似乎还越来越火的当下,各种好的、坏的、励志的、吐槽的、善意的、恶意的事情可谓层出不穷。

但这一次,这名跑者发生明显异常,但不顾阻拦,继续前进,最终倒地猝死,是真的因为神志不清?

还是一定要完赛的强大意念支撑着自己,马拉松的魅力真的强大到可以至自己生命安全于不顾?

当社会文明和人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追求健康、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成为富裕起来的人们必然所向往的;而路跑运动作为相对更简单、更易于开展、不受场地条件限制的运动,自然就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运动之一。

美国在70年代、中国在2010年以后兴起马拉松运动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由于大众科学锻炼意识的淡薄、科学运动方法和技能的缺失、加上从众效应、攀比心理、理性缺乏,使得这项运动也不时爆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件。

马拉松精神的确值得宣扬,马拉松运动彰显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马拉松运动代表了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精神。

但有些时候,过度宣传夸大马拉松精神,什么事情都跟马拉松挂钩,似乎完成马拉松就是人生赢家,没跑过马拉松就是失败者,这显然是对这项运动的极大误解,也给大众带来很多误导。

跑步人人可以参与,但马拉松不适合人人参加,因为马拉松毕竟是极限运动,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参加马拉松,抽筋、撞墙、疲惫、受伤、衰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荒唐是在身体已经出现严重危险信号的情况下,仍然盲目坚持,还用很多鸡汤激励自己,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与癫狂无异。

四、安全跑马的10条黄金法则

1、再次提醒运动性猝死是极小概率事件,大可不必过度恐慌;

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没有概率一说,要么不发生,要么发生;

2、重视定期体检;

认真对待报名体检(未来赛会组织者要运用技术识别可能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

参赛不是追风和提升逼格;

3、在科学和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训练;

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基础体能和专项技术都需要经过长期科学训练后才能达到参赛要求;

4、不盲目参赛;

马拉松是极限运动,而极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没有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从5k、10k、半马到全马的过渡,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参赛,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没有跑过15-18公里,就不要报半马,没有跑过30-35公里,就不要报全马;

5、拒绝短期训练:

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不能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

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不但无法改善心脏功能,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

6、学会放弃:

赛前若身体不适,比如感冒发烧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

7、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

赛前要充分休息,赛程中如有胸闷、心悸、出冷汗虚汗等症状,终止比赛并立刻寻求医疗服务;

8、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以心率监测设备实时关注心率;

如发现赛程中心率突然加快或突然减慢,尽快终止比赛并及时寻求医疗服务;

9、赛程中合理分配体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比赛;

不要盲目跟跑打乱自己的方寸,尤其在赛程后段,不要猛然提速或盲目冲刺。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刻停步或躺下休息,要逐步减慢运动速率;

10、重视恢复和休息;

不管是平时跑步还是参赛,都要将运动后的恢复视作与运动本身一样重要,没有训练,就没有提高,没有恢复,就没有进步;

五、总结

再好的应急救援,也挡不住赛道上那些高健康风险、高行为风险的个体。

研究表明,相比安静状态下突发猝死,激烈运动中发生猝死,其抢救的难度更大,救活率更低。

跑者需要理解,赛事组委会并不是赛事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你自己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生命只有一次,且跑且珍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