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龙纹带板之龙形变体与正名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8-27

玉带是明代的朝廷冠服用玉,是身份等级的象征(图一为一完整玉带,图二为相对形状及名称)。讨论带板用途、一套数量、编排样式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言[1]。明史[2]上清楚的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其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鈒花,四品素金,五品银鈒花,六品、七品素银,八品、九品乌角。……洪武二十六年…一品,冠七梁…革带与佩俱玉…二品,六梁,革带,绶环犀,余同一品……嘉靖八年更定朝服之制。梁冠如旧式……其环亦各从品级,用玉犀金银铜…革带俱如旧式。…公、侯、驸马、伯服色花样、腰带,与一品同。”[2舆服三]。至少在嘉靖以前玉带板清楚表示仅为一品官以上及特赐使用。而明代带板纹饰上龙形占了非常大的一个比例,有些的确是龙,更多的只是龙属,它们各有其对应身份的使用及名称。一般龙头长条龙身的大家统称龙,而龙头兽身大家一概称之为麒麟。接下来我们分别探讨一下这些龙身龙头纹饰实际的名称与对应可能应该配带的身份。

图一 故宫博物院藏整套带板

图二 一套带板各组件名称及相对形状[3]

龙头长条龙身一般常见的有几种变体,四爪的称蟒,事实上属于龙这个名称的在明代有明确的定义五爪龙头龙身的纹饰才是真的叫龙。《元典章》卷五十八记大德元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卖的缎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龙,只少一个爪子。四个爪子的卖着有奏呵'。」;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4]。我们从元和明的文献记载可以得知龙纹四爪五爪是有区分的。五爪纹饰的龙是专属于皇帝至尊,少一爪只能称蟒。现在大部分人看带板时当手上真有五爪器物可能才会去强调龙跟蟒的分别。图三所示为[3]内之一的五爪双龙捧寿带板,明显的五爪双角,布局同为明代帝王服饰[5],等级非常高。带板纹内常有些附加纹饰如花卉、松竹梅、五毒、蝠鹿绶等等[6],各自有其背后的寓意及带板使用者寄望的暗隐。如图四著录于[6]中为一五爪龙纹饰玉带板,龙肩挑日月,福寿双全,既对使用人政治上的要求又同时祈求福寿,布局相当罕见,如对比[5]内之帝王皇袍纹饰皆不难看出相关性。图五所示安徽省文物总店藏明早期五爪回头行升龙带板,带元代遗风,筋爪毕现,趾趾有力爪爪入骨,布局气势庞大不是一般人可用。图六为一典型的四爪蟒龙,福(蝙蝠)禄(鹿)寿(绶带鸟)的组合寄望福禄寿的意念。

图三 五爪双龙捧寿带板[3] 

图四 五爪龙肩挑日月福寿双全带板[6](私人收藏)

图五 安徽省文物总店藏五爪行升龙带板

图六 四爪蟒龙福禄寿带板(私人收藏)

在带板上还可以见到两种很特殊的变体龙形,分别是飞鱼及斗牛纹饰(图七~图八)[5]。 这几种大家看到一般也是叫龙纹,跟蟒纹的状况不一样,这两种称龙是源自大家对此两类纹饰的不熟悉而称龙。飞鱼跟斗牛都是传说中的动物。飞鱼不是鱼,斗牛也不是牛。而明代距今五六百年,我们很幸运的在服饰上纹饰还有机会见到这些例子,器物上其实偶尔也能见到,例子很多(图九~图十三),对比带板更能明白的分辨带板纹饰的根源。有趣的是在带板上的飞鱼有五爪的例子[7],是潜用还是官家拿来用都已经很难说了。

图七 飞鱼纹[5]

图八 斗牛纹[5]

图九 首都博物馆藏明万通墓出土金飞鱼纹执壶


 图十 故宫博物馆藏飞鱼纹玉碗

飞鱼在山海经里面描述为“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估计是不畏雷可以御兵的特性,因此明史里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虽然明史是这样写,但绣春刀是锦衣卫必备,服饰却是特赐才可以穿。图九为万通墓出土之金飞鱼执壶,生卒于正统到成化年间(1439 ~1482),是明宪宗宠妃万贵妃的弟弟,墓志载:“召至京师,赐第以居,累授锦衣卫指挥使。卒,赠骠骑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使。”器物的使用基本上符合文献所记载。在明代飞鱼就是一条龙,龙身龙头鱼尾带翼。也很多人称这类为鱼龙,鱼化龙的造型。双方各自的文献都起源的非常早,大家可以随便找得到相关资料。或许鱼化龙跟飞鱼之间有所关连,不过实际上在带板上我们可以清楚分出鱼身龙头,跟带翅龙身鱼尾两种不一样手法。对比瓷器上的纹饰(图十一~图十二),鱼化龙跟飞鱼还是有所差异。

图十一 2012苏富比玫茵堂专拍(上飞鱼下鱼龙)  


图十二 故宫藏飞鱼出脊尊

而大家对斗牛的印象就更为的模糊,斗牛原为天上星宿,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路已分于湘汉,星犹看于斗牛”。而与龙的传说起于晋书的广武侯张华传,大家熟悉的滕王阁序中“龙光射牛斗之墟”即是唐王勃引用张华传的典故。明代的斗牛形态一样是龙,差别只是牛角龙形(图十三~图十四),微乎其微的差异,导致珍稀藏品大家往往一但见过就错身而过,就当他就是一条普通蟒龙。往往错过无法再辨认,回头不会再相逢。

图十三 2017Bonhams伦敦斗牛带饰 

  图十四 明《三才图会》斗牛图

上述四种龙身龙行带板在明代带板中均有出现,以出现比例来说蟒龙带板毫无争议的占目前龙型带板的大宗,其价值除工艺与玉种外,与周边的附加纹饰如蝙蝠、绶带鸟、鹿或花卉、五毒、松石等等的稀少度布局有关,其他三种的价值由于认识性不足而被低估。正常来说五爪龙和飞鱼带板跟蟒龙比不敢说百不存一,几十件中才找到一件那是肯定的,我们这里统计了几件比较容易在博馆或书籍上找到的飞鱼带板给大家参考(图十五~图二十),值得一提的是飞鱼带板有五爪出现的例子(图二十一)[7]。至于斗牛纹饰带板,跟飞鱼比更是数十至百不见一,玉质的更是罕见。在带板上,除南京出土一套金带板外(依例是三品官级别),南京博物馆藏(图二十二~图二十三),很明显的龙头侧面牛角,就只见过几年前在拍卖市场上出现一件(图二十四),正面龙头弯角偶可见到,但事实上是斗牛还是龙角由于正面弯角幅度不足某些研究人员还是归类在龙角。在天水冰山录中严嵩的查没清单里两百零二条玉带可以见到各类纹饰的描述[8],龙型的描述有蟒带、斗牛和飞鱼,并无龙纹玉带,这也是支持五爪龙为皇帝或皇室成员专用的一个证据[3, 8]。

图十五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图十六 首都博物馆藏

图十七 浙江博物馆藏

图十八 故宫博物馆藏

图十九 山水堂藏玉一书收录

图二十 揅琳玉集一书收录[3]


 图二十一 中国玉器赏鉴一书收录[7]

图二十二 南京博物馆藏一套斗牛金带板 (图摘自网络)

图二十三 南京博物馆藏斗牛金带板铊尾 (图摘自网络)

图二十四 斗牛玉带板(私人收藏)

相对于五爪龙其他三种纹饰的“衣服”在明代上是有严格使用的相对身份,而明代“服饰”对于蟒、飞鱼、斗牛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使用对象及品级[2, 4, 9],排列并不一定。换到玉带上是否就跟衣服一样有特殊使用对象?笔者认为这里有蛮大的讨论空间,明代玉带有清楚的规定玉带为一品或一品以上官员使用[2, 4],除一品官员外特赐的也不少。如《明宫史》中“正四品自太监而上方敢穿斗牛补如再陞则膝襴之飞鱼也斗牛也蟒衣也再升则受赏也特升方赐玉带冬则光素夏则玲珑三月九月则顶妆玉带也再升内府骑马”。这里除提到冬天使用素带板,夏天使用镂空带板,而春秋用以浮雕纹饰带板外,也提起“玉”带板是属于特赐。我们在看看其他记载,明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凡司礼监掌印、秉笔,及干清宫管事之耆旧有劳者,皆得赐坐蟒补,次则斗牛补,又次俱麒麟补。”《明实录·武宗实录 》 :「车驾将还京,请令文武群臣各具常朝冠服迎候…。赐群臣…其彩绣,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品麒麟、…章服所以辨贵贱、定名分,今乃亵赉予之恩,混来章之别,略僭差之防,古人章服以庸之意固不如此…而非见君之服,伏望收回成命,仍以本等冠服迎候。不听,时预赐既众,内库告竭。」北京几个太监墓曾出土几条蟒龙带板[9](图二十五~图二十六),有些南京太监墓出土的墓志也提及赐蟒袍玉带皆吻合明宫史记载。

图二十五 董姓太监墓出土蟒龙玉带[9] 


图二十六 总理太监墓出土玉带[9]

不过一品以下玉带在晚明被滥用的现象变的非常明显,如晚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国朝服色之最滥者,内臣与武臣也。内官衣蟒腰玉者,禁中殆万人,而武臣万户以上即腰金,计亦不下万人。至于边师缇骑,冒功邀赏,腰玉者又不知其几也。”这里隐约提到玉带的被滥用,但是也暗示着玉腰带还是特赏之物,间接说明现在存世玉带板的使用量之大而且纹饰的多样题材。而[2]中第五卷“天下服饰,僭拟无等者,有三种。其一则勛戚,如公侯伯支子勛卫……乃家居或废罢者,皆衣麟服,击金带……。其他戚臣,如驸马之庶子……而衷以四爪象龙,尤可骇怪。其一为内官,…辄服似蟒,似斗牛之衣………。至于王府承奉,会奉旨赐飞鱼者不必言,他即未赐者,亦被蟒腰玉……。其一为妇人,在外士人妻女,相沿袭用袍带,………,至贱如长班,至积如教坊,其妇外出……一切白泽麒麟、飞鱼、坐蟒…..与阁部公卿,交错于康逵,前驱既不呵止,大老亦不诘责…。嘉靖间霍南海,近年沈商丘,俱抗疏昌言,力禁僭侈,而独不及此三种,何耶?”由此处虽然可以看出晚明纹饰僭用量之大上至内武臣下至教坊人士等均僭用且被大众接受此现象。但玉带板纹饰的滥用只提及蟒腰玉,加上明代藩王出土的玉带中也多见绶带鸟或花卉文字等现在看起来相对简单带板,笔者认为纹饰对象的选用可能严格性并无服饰上有针对性那样的严格,要说冠服上“衣冠禽兽”的等级转到带板纹饰上是说不大通。但使用的人或多或少会依身份斟酌玉带纹饰的选用,如锦衣卫高官特赐使用飞鱼带板等等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玉带使用的人非富即贵是一定的,在此笔者认为虽然带板在明末的滥用,但根据明史上[2]诸多皇帝对于纹饰的禁用[1,9,10,此3处可找到相当多的禁用引用记载,这里就不再赘言],从这些资料上笔者认为除蟒龙可能僭用比例大外,飞鱼和斗牛带板仍是属于特赐方能且才会使用,纵玉带板在明末的滥用,毕竟是僭用,跟服饰的僭用不同,服饰上的纹饰尚有很多方式可以遮掩,而玉带上纹饰的使用上应该会有所斟酌,这也造成如今飞鱼斗牛带板稀少少见的主因。此处或许有其他很多不同看法,于此仅是一个浅显看法,期待有更多证据可以讨论。

我们在把目光转回龙头带板的其他纹饰。带板纹饰有一款与飞鱼较类似但龙身尚不明显的鱼龙带板(图二十七~图二十九)。图二十七和图二十八纹饰一致左右相异,应为同一套带板,数百年后分散港台再各于两本书内著录,纹饰精美特殊也是十分难得,图二十九双鱼龙的做法也是相当罕见,一升一降,寿山福海中云朵的布局,生生不息。如果我们依图十一上下布局来看这纹饰应该属于鱼化龙的魔羯鱼,有可能是飞鱼的前身,这类纹饰飞鱼、飞龙[3]或鱼化龙或魔羯鱼带板都有人称之,大家认知上还是从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演变而来,纹饰也比较类似,由于龙形还不很明显,称飞龙或飞鱼较不合适,鱼龙带板或魔羯鱼会是比较合适的名称。

 图二十七 明代玉器专辑一书收录[6]  

图二十八 揅琳玉集一书收录[3]

图二十九 升降鱼龙带板(私人收藏)

此外兽身龙头带板在带板纹饰上也占了一个数量。一般来说,兽身、龙头、麟片,火焰纹是其基本造型(图三十),有些还会加上一对翅膀(图三十一)。麒麟带板,这是市面上统称的这类龙头兽身带板名称。明史舆服三“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洪武明会典规定”[2];“公侯伯及驸马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 不在正常品秩里面,这里点出麒麟使用者等级之高。”《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述“宫禁故事、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等形,御赐者许用”[11]。而景泰四年时发布了令锦衣卫指挥侍卫者,得衣麒麟…嘉靖十六年,礼部奏定,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锦衣卫指挥、侍卫者仍得衣麒麟,其带俸非侍卫,及千百户虽侍卫,不许僭用[2舆服三]。麒麟的带板纹饰与其他相比虽不算少见但也没非常常见,其能配带的人身份可能都有限制(宁惠王、益定王均有出土)。1982年江西朱由木夫妻墓中曾出土过一条飞天麒麟玉带(图三十二),朱由木为明代藩王(益定王),由此可知飞天麒麟佩戴的人可能有其特殊性与飞天麒麟玉带之珍贵性。不过事实上在[2]的叙述忠恩赐或僭用服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描述上白泽跟麒麟常常是同时出现的,“公、 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2舆服三] 。我们再来古籍看对白泽跟麒麟的叙述。《宋书卷二十八志第十八符瑞中》对麒麟的叙述“麒麟者,仁兽也。……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一角马蹄牛尾这里很明显的点出麒麟的特征,如果我们再看朱由木夫妻墓麒麟玉带的型其基本上与史籍记载相符。我们回头看一下《大明会典中》对公侯伯及驸马两者神兽的花样(图三十三~图三十四),可以看出是如此的相似,所差者为足的表现,明代麒麟族一古籍作法为蹄状而白泽则是犬猫类之趾行足状,事实上在少数存世的带板中,两者已经被混名。《轩辕本纪》中对白泽描述“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何天下神鬼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物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更多更完整的故事与叙述可以在宋代《云笈七签》找到。白泽花样的器物在明代除衣饰带板外,器物上也可以见到其踪迹(图三十五大明万历年制)。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回带板,不难发现白泽是有一定的少数存量(图三十六~图三十七),其跟麒麟相比,由大明会典跟器物的辅正,差异点在足部的表现,目前的人对其称谓有误。

图三十 故宫博物馆藏麒麟带板 

图三十一 飞天麒麟带板(私人收藏)

 图三十二 江西朱由木益定王夫妻墓出土飞天麒麟玉带


图三十三 大明会典中万历期对麒麟和白泽的花样图

图三十四 正德期白泽花样图


图三十五 香港中文大学万历款白泽纹瓷器

图三十六 白泽带板中国玉器赏鉴一书收录[7]    

图三十七 白泽带板揅琳玉集一书收录[3]

如果我们再针对脚趾的变化去分析这些龙头兽身,在蹄足和肉趾行足外另外有一款龙爪行足的带板(图三十八~图四十),一样有飞天翅或单纯火焰纹两种,文献对其记载非常欠缺,明显的非蹄足可以摒除其为麒麟的可能。不排除是白泽趾行足的衍伸。如果我们过去的动物身型去探讨,再从明史上去解读,这类龙爪动物基本上即为过去神兽辟邪或天禄之属,如果比对南朝陵墓石雕镇墓兽,可以发现相似度非常之高。《亚洲艺术》12卷第四期(1980)对神兽有非常多的参考资料[12],这篇文章以外国人的角度对中国神兽做了非常多的整理,大家有兴趣可以网络搜寻一下。我们再一次回头看明史记载,《明史舆服一》中“大辂...辂座高.....。辕长....镀金铜龙头、龙尾、龙鳞....内饰绿地描金,绘兽六,麟、狻猊、犀、象、天马、天禄;禽六,鸾、凤、孔雀、朱雀、翟、鹤。”此处神兽类的确是有天禄记载,比对中山国错金银神兽(图四十一)与后世镇墓神兽[12],其相似度是非常高的。此处我们无法很清楚的分辨龙爪形神兽的正确属名,还需更多的佐证资料,不过不是白泽就是天禄应该相去不远。

 图三十八 火焰纹龙爪神兽明代玉器专辑一书收录[6]

图三十九 五毒火焰纹龙型五爪神兽中国玉器赏鉴一书收录[7]

图四十  龙爪飞天神兽(私人收藏)


图四十一  1974年河北战国中山国出土错金银飞天神兽(辟邪或天禄兽)

最后明万历服饰上还有一款神品级龙纹(图四十二),三眼飞翼龙身,霸气十足[5]。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的描述起源的很早,山海经、楚辞、太平广记、史记中都有描述。比较属于他的型态的描述在三国曹魏张揖所着《广雅》中“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有翼的飞龙即为应龙之属,跟飞鱼最大的差别在于鱼尾或龙尾。万历的服饰上三眼翼龙即是龙尾手法,至于三眼的意图目前不明,万历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皇帝,在位久,当朝玉器造型多变,三眼翼龙带板笔者认为有可能存世用以搭配服饰,只是不知何时能有幸目睹到。

图四十二  万历三眼翼龙皇袍[5]

本文针对明代龙纹带板之龙形变体与正名,各位读者如有更珍贵的资料或看法还请不吝提供以更详尽本文内容。

[1] 白宁, 王全 《从南京市博物馆藏明代玉带论及明代玉带使用制度》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2 

[2] 明史

[3] 刘瑞荣 《揅琳玉集-明代宫廷玉带版》 2018

[4]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

[5] 黄能馥, 陈娟娟《中华历代服饰艺术》1999

[6] 玉翫雅集玉协会《明代玉器专辑》2020

[7] 薛贵笙《中国玉器赏鉴》1996

[8] 明《天水冰山录》

[9]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明代太监墓》2005

[10] 华慈祥《明代玉带型制及相关问题刍议》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2

[11]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

[12] 巴里▪特尔《中国古代墓地翼兽卡美辣石雕之考察报告》亚洲艺术》12卷第四期(1980)261-281页http://www./article/198-1.pdf

作者:白玉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