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观寻根园(春游三联之六)

 信江人家 2020-08-27

        早在十多年前,皂头镇三联村“三鼎农庄”庄主、年轻的农民企业家蔡福伟先生在经营农庄时,就思考怎样把现代农庄与传统农耕文化结合起来,于是决定建造“寻根园”,以追寻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弘扬农耕文化的始祖炎帝开拓创新、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激励今人搞好现代农业开发,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场所。此举得到上饶许多有识之士的赞同和支持,一些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并帮助蔡福伟筹划设计。“寻根园”2001年2月开始动工,当年11月底就基本竣工,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占地30余亩的“寻根园”就展现在人们面前。

        因工作关系,蔡福伟在2001年建造“寻根园”时,笔者应邀数次来参观,基本建成后,于2001年12月撰写了一篇介绍寻根园、题为《“寻根园”里追思始祖》的文章发表在有关刊物(附后)。

寻根园大门的对联为:崇文尚德耕读传家远,修身成仁礼义处世长。

“寻根园”系上饶著名书法家王克敌先生书写(已故,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上饶市书协名誉主席)

寻根园设“上饶县三鼎民俗博物馆”

寻根园两侧围墙的壁画

寻根园内的放生池

园内两侧建有长廊

用卵石铺成的八卦图

建在寻根园内的神农殿

寻根园内长廊

游人在长廊观看休息

长廊墙上张贴的内容是“耕读传家”——三联村百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联村每户村民都有自己的家训

每户家训内容各有不同


        【编者的话】下面是笔者写于2001年12月的文章,介绍了刚刚建成的“寻根园”,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寻根园有了一些变化,比如当时大门上的字是王维汉先生书写的,对联更换了,展馆内容也有更新。文章描述的是当时的寻根园,现转发在此,未作任何改动,也算是历史的记录吧。

寻根园里追思始祖 

        在江西省上饶县的皂头镇,有一家合资企业,以老子道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命名的三鼎农庄。农庄年轻的总经理蔡福伟根据国依农作本,民以食为天的理念,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经营农田菜地、化肥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发展生态农业,成效显著。 

        近年来,蔡福伟在经营农庄的同时,设想怎样把现代农庄与传统农耕文化结合起来,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建造一座寻根园以追寻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弘扬农耕文化的始祖炎帝开拓创新、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激励今人搞好现代农业开发,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场所。此举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赞同和支持,一些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并帮助蔡先生筹划设计。寻根园20012月开始动工,当年11月底就基本竣工,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占地30余亩的寻根园就展现在人们面前。

        寻根园的建筑具有明清特点。门为拱形,中间一扇大门,两边门略小。迈进大门,走上台阶,迎面是三鼎台,台上坐有三只重达八百余斤的青石大鼎。三鼎台后面为放生池,放生池旁边为一泉水井,取名聪明泉。聪明泉左边为餐厅,可以容纳200游客用餐,向食客供应农庄生产的花样众多的无公害新鲜绿色蔬菜。餐厅门前贴有红色的楹联红绿蓝紫赤满园,甜酸苦辣涩味全桃花流水鳜鱼肥,山蔬野菜偏滋味,食客在此用餐,可以享受到独特的农家风味菜肴。

        绕过放生池,就是寻根园的主体建筑。寻根园的大门古色古香,由上饶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维汉先生书写的寻根园三个大字高悬大门上方,大门左右贴有国依农作本,民以食为天的对联。大门右侧刻有开馆的话,简要介绍了国内各展馆的内容,道出了开馆的目的是让前来观光的游客,能从这里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深刻的启迪。进寻根园大门,迎面是一座用黑白卵石铺就的象征自然现象的八卦图。八卦图左右为长廊,长廊墙上用各种字体摘录了人们非常熟悉的十二首古代悯农劝农诗,如康代李坤的诗:锄禾日光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宋代辛弃疾的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范成大的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八卦图左前方立有一块石刻祭神宵炎帝文,上书继公元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上饶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上饶市民俗学会、上饶三鼎农庄致祭于神农殿日。炎帝神农,中华始祖,江汉生长,黄淮定教,斫木为耜,教民耕锄,因地制宜,种植五谷,遍尝百草,医伤疗毒,日中设市,互通有无,八八重卦,腊祭傩舞,以火为德,风尚淳朴,光披霞荒,功德无量,恩泽神州,世代景仰,追思祖荫,数典不忘,欣逢新世,创业辉煌,科教兴农,民富国强,民族振兴,天道宏扬,依法治国,以德兴邦,聊表虔心,优维尚飨。

        穿过八卦图,走进古朴的神农殿,只见金粉泥塑的炎帝神农雄踞正殿,庄重威严,神农面发红光,头长牛角,手持谷穗和灵芝草药,它象征着炎帝教民播种五谷,解民之饥,民食馆而容光焕发;神宵遍尝百草,宣医疗疾,被尊为农神五谷神本草医祖。在神农殿两边走廊,刻有神宵八大功绩图及文字说明。这些文图记载了在原始人类由采集、狩猎自然物向制耒、耜,种五谷的农耕文化过渡的伟大变革时期,炎帝制造农具,教民稼穑,种麻为帛,烧制陶器,制弓箭,削木为五弦琴,建明堂,发明八八重卦,日中为市,腊祭教化。反映了神农火德治世,胞怀黎庶。他跋山涉水,尝百草,药启鸿蒙开医药先河,他植五谷百蔬,烧陶储粮,奠农工之基础。他首创文明,德睿部落,恩泽神州,能于实践,敢于创新,舍已献身,垂范后世。他无愧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智慧的象征,生产力进步的代表人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的炎黄子孙。从炎帝开始,民间年年举行隆重的春祈秋报和腊祭傩舞仪式,表达先民对来年丰收的良好祝愿,从而衍化为千古传承的传统春节和民间对神农的祭祀。在海内外,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以相似的民俗仪式,怀念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传统,表现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站在神农像前,那一幅大业方兴木本之源思始祖,邦基永固民殷国富看今朝的楹联,真切地表达了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的绵绵追思情怀。 在炎帝神农塑像左右两边,还塑有象征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具栩栩如生的神像。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雨水、春分等十二个气,立春、惊蛰等十二个气。随着历史的演变,二十四个节气逐渐成为我国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人们在神农殿追思了炎帝神农的功绩以后,可以从中国农业发展简史馆里,通过图片、文字了解华夏农业发展的轨迹,了解我们祖先种的五谷、饲养的家禽、穿着的衣服、脚踏水车和石碓,以及跳跃的傩舞,春祈秋报的仪式,使您置身于天人合一的历史长廊中。人们还可以到古农具展馆,观看从民间收集来的数十件古代农具和农民生产生活用具,让您体验古代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俭朴和他们的创造精神。现代农业产业化成果展则向您介绍了上饶县农业以民营企业为龙头,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涌现出一批良种繁育、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典范,显现出上饶县现代农业的风采。在寻根园里,还开设了介绍上饶县古今名家学者的上饶县名人馆、收藏上饶籍书画作品的书画苑,泥塑中华百家姓始祖群像百家姓馆

         “寻根园周围,是郁郁葱葱的修竹桑林,长流不断的绿水清波。一方红土地,山川锦乡,林茂粮丰;万里锦兴园,花香鸟语,六畜兴旺,这些正是神农德照千秋,功垂万世的结果,昭示我们弘扬炎帝艰苦创业的精神,珍惜、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创造新的农业文明,努力推进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柯援生写于2001.12.24)


走进“网红村”(春游三联之一)

村中大壁画(春游三联之二)

与壁画合影(春游三联之三)

热闹的村庄(春游三联之四)

游三鼎农庄(春游三联之五)


分 享 · 交 流 · 关 注 · 订 阅 

2017年第99期(总第817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