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黄辨伪及收藏

 博搜艺术 2020-08-27

  “田黄”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都是以黄 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根据北京匡时的拍后数据,其“国石篆刻专场”共成 交2435.24万元。徐海治印九十二方以368万元成 交;郭懋介作寿山田黄薄意“踏雪寻梅”随形章以230万元成 交。“郭懋介的作品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田黄印章的价格标杆,但今年以来其作品在拍场上的表现也远不如以往。”一位经营寿山石的资深行家表示,“一直在观望,觉得现在还不是出手买卖的好时候。”笔者对比数据发现,今年郭懋介作品最 高成 交价为437万元,而在去年,这一纪录是3680万元。

  单纯从字面意思解读,田黄肯定或多或少带有黄 色调,但是田黄的“黄”与其他印石有区别。大家都知道,很多印石都有黄 色调,比如黄高山石或者昌化石,老挝石等等,但是他们的黄为“原生色”,而田黄的“黄”为“次生黄”。因为铁是黄 色印石的致色因素,通过共磁谱可以得知,“原生色”的印石,主要以结构铁为主,“次生黄”的印石,如田黄,铁元素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

  田黄产地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之分,这是如何划分的呢?各个产地所产出的田黄有什么不同?出产田黄的地方必然是坑头溪流经的水田。从坑头溪的源头起,到与大段溪汇合的地方为止,称之为上坂。这时两条溪水交汇,溪名也改称为寿山溪。寿山溪往下又与一条叫大洋溪的溪流交汇,这一段称为中坂。寿山溪与大洋溪交汇之后,往下就称为下坂了。关于碓下坂,过去溪中因为有水碓,故称碓下坂。现在水碓已不存,统称为下坂了。寿山溪也就几公 里长,下坂两边也多是山石,所以整个出产田黄的地方也就是一平方公 里左右。

  田黄自从由母矿中分 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田黄是我国所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全世界也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 里的田中出产田黄,因色相普遍泛黄 色,又主要是出产在田里,故称田黄。而值得收藏的、高价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 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又被尊为“石中之 王”、“石帝”,故其身价无 与 伦 比。从田黄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于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田黄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 名珍 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 优良的品种之一。田黄因其产量稀 少,而显弥足珍贵,清朝时曾受到皇帝的宠爱,早有一金三倍之说。

  寿山石中的田黄,是由原生寿山石经长期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寿山村有一条寿山溪。寿山溪上的高山原生寿山石矿脉,因地壳运动以及风化和剥蚀作用,其中的部分矿石脱离母体,滚落于溪涧之中。这些矿石在溪涧中经过数万年的流水冲刷侵蚀,其颜色逐渐变黄,零星地埋藏于溪谷沙石泥土的底层,最终形成珍 稀名贵的田黄。可见,田黄是一种次生寿山石。至今,田黄仅见于第四纪沉积砂矿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