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要写出质感,在这件事上要下足功夫。别人都是这么做的

 事奴 2020-08-28

人们在讨论书法中的线质时,常常会把“力”与之联系起来,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并且认为,书法中的“力”是决定线条质量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力”是决定书写水平高低的主要参考因素。那么,什么是书法中的力?如果来实现这种“力”在书法中的表现?

书法中“力”含义

力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出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书法中的力,是指我们用毛笔在写字过程中,毛笔与纸面之间产生出的力量,最后在纸面上“留下”的痕迹现象。这个力是由肘、腕、指共同传递给毛笔的,但由于点画的形状、粗细等时有变化,这种力的大小也会时时发生不同的改变。

书法中的力,最终表现在点画上面,人们一般把这种力叫做笔力。笔力并不是指书写时咬牙切齿的力就很有质量,它是指一个人书写能力在用笔上的成效,“咬牙切齿”是一种蛮力、横力,无关于笔力。如古人在书写时,哪怕一个很细的线,也感觉像是一根钢丝一般有力,而有的人虽能写出很粗的点画,但也只是在纸面上漂浮着,毫无“力透纸背”的感觉。

书法中“力”的重要性

“力”并不是当代人才会强调这个问题,而是古人一直在书写中研究讨论过的。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就说过:“善于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个意思就是强调书法的点画要用“力”来表现,同时,“力者多骨”也是强调书法的骨力。

书法中有很多关于“力”的描述,笔力、骨力、力势等,直至生命力。古人在讨论书法时,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书法和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如“骨”就是指有生命的骨骼,而骨骼又是代表着生命力是否旺盛的标志,在书法中,之所以强调“骨力”,就是指这种“骨骼”是否坚硬,是否会影响人的生命气息,但归根于一点,书法中有“骨力”的点画,就是有生命的书法,可见“力”在书法中的重要程度。

书法中“力”的实现方法

前面说过了,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结果,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将人身体的力传递给毛笔的笔杆和笔头,最后将笔头与纸面产生出的摩擦力而留下了痕迹的点画。就这个角度来讲,它与执笔、用腕、臂都有很大关系,执笔时也要注意与腕力的关系,当腕发力的时候,毛笔就不能执得太死,经有空间感,如此才能留下灵活用力的灵活度。

笔力并不是指写字时执笔用力的大小,也不是书写时的物质力量的大小,它与用笔能力、方法的关系十分密切。古人强调书法时的用笔方法,实际上就是指中锋用笔,为什么中锋用笔才能产生出好的线质?这个可以从毛笔在书写时的原理进行一些分析:

中锋用笔在书写中,有它特殊的原理。我们可以实验一下,在画一条横线时,笔肚向右前进,此时,笔肚留下了“肚宽”的横线,而笔尖此时已经成了“卧倒”状态,并且跟进,在跟进的过程中,笔尖也会在线的中间部分再画一条线而累加其上,换句话说,中锋用笔是一个由两条线累加起来的“立体”的线,因此它是有质感的。但是,如果同样写一条由偏写书写的横线,则不会有“立体”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