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抚尘封:故乡的面条

 赤脚闲侠 2020-08-28
                        故乡的面条   
                                               鲁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随祖父母生活在胶东。那时,故乡的生活还很清苦,一般家庭吃面食已经算是改善了。
         当时,磨面还都是用石磨。直径一米多的两块大磨盘,一块固定在下面,上面一块被驴或牛拉着,缓缓而沉实地转动着。麦子从上面一块磨盘的磨眼中,落入两块磨盘之间的细槽中,然后被碾得粉身碎骨,再顺着细槽流出来。反复数次,麦子便成为粉齑。再用箩筛。箩按粗细分两三种,第一箩最细,出的面粉也最细最白,就是今日的精面粉;第二箩次之,相当于今日的普通粉;许多家境较差的,会筛第三箩,这箩的面又粗又黑,不过比起玉米面之类的粗粮还是适口多了。

         祖父母因为四个子女都在城市工作,时常寄些生活费,故家境要好许多。我自然也跟着少吃了许多苦,平日里并不很缺面食,不过对面条还是比较有兴趣。
        六十年代前期,村里尚无机器,吃面条都是手擀。家家用的都是与普通书桌面相当的面板,一米多长的擀面杖。后来,村里有了手摇的压面机,但是,我还是喜欢吃祖母的手擀面。祖母的手擀面软硬适中,滑爽而又有筋斗。
        那时,吃面条,除了结婚那样隆重的庆典,日常是没有卤子的,而是肉丁、白菜丁做成的汤菜。汤清、菜爽、面滑,虽算不上佳肴,却不失为一种可口的风味。有时也会炸点面酱,我最喜欢的花椒酱。在夏秋之季,将新采摘的鲜花椒捣碎,在热油中炸香,加入肉丁、面酱。用这样的炸酱拌面,香麻盈口,余味半日。是我在故乡时,极中意的美食。
        吃面没有卤子,除了生活的清苦,食物的匮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故乡生活了十年,从不知道油炸的面筋为何物,豆腐干也是稀罕物。记得一次赶集,一个要好的小伙伴买了,分给我一点。他化了几分钱,买了几块,分给我多少,我早忘了,豆腐干的味道也在脑后不知多远了。黄花菜故乡也不曾见。木耳也不见卖,只是夏日连续阴雨之后,在一些阴湿的地方,一些树木上会长几朵看去润滑肉乎的木耳。采来,晾干。只因为少,简直成了极品。
        在故乡十年里,到是吃过一次打卤面,是一位堂姑结婚。卤里有没有上面说的四样已无印象,但有一样是至今记忆深刻的,便是牡砺。那卤因为牡砺而极鲜,让我不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又感到一股鲜味从口一路鲜到胃的最深处,鲜不可言,也是至今再未有过的经历。(原载《科技先导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