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氏兄弟:周家的悲剧(二)

 赤脚闲侠 2020-08-28
                     周家的悲
                                                   鲁人


二、羽太信子其人
        周家的悲剧,与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是有很大关系的。信子是周作人在日本留学租房时女佣。许多资料表明她暴躁猜忌、性格乖张,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症。至晚年愈甚,周作人的日记常有记录,“又狂易大作”,“恶詈”,“每日如是,如噩梦昏呓,不堪入耳”,让周作人“甚感不快”,只好“乘十一路无轨电车至北京站一转”,“避西屋睡”。
        信子初随丈夫回到国时,住在绍兴。虽偶犯脾气,家里人迁就一下,还算好。周家迁居北京后,鲁迅的母亲将全家的经济大权交由信子掌管,事情便难以控制地走向悲剧。许广平说,信子是“典型的由奴才爬上去的奴隶主。”话虽刻薄激愤,却也反映了信子霸道无理,贪舒适,好奢侈的习性。贫苦出身的信子对在中国的生活是很享受的,在绍兴时,她在给妹妹的信中就曾说,“绍兴周家是名门望族,那里的生活比日本家里好得多。”大约真是出于暴发户心态,家中日用专买日本产品,病了就看日本大夫。更甚者饭菜做好,突然想吃别的,立刻撤回厨房重做。周作人一生多以借债度日,原由从他晚年的两则日记中可略加猜测 ,“下午结本月用款计逾五百八十余元矣。”“黄妈往劳动十五日,给粮票十五斤,油票五两,款三元也。”据学者考证当年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五百余元。
        周作人对信子是怕且无奈,于是,只好取息事宁人的方针。有资料说,在绍兴时,一次他们夫妻争吵,信子歇斯底里大发作,让周作人目瞪口呆。如此几次,周作人彻底妥协,最终,只好以牺牲“长兄友好”为代价。兄弟失和后,鲁迅曾对许广平讲,周作人“要天天创造新生活,则只好权其轻重,牺牲与长兄友好,换取家庭安静。”
        八道湾的人对信子虽有意见,但敢对她提些善意劝告的大约只有鲁迅。这引起信子的不满,于是,不准她的孩子们与鲁迅接触,也不许他们接受鲁迅给他们买的糖果。她说,要让鲁迅“冷清煞”。
        鲁迅对信子可能早有失望,这从鲁迅日记中可见蛛丝马迹。日记中最后一次出现信子的名字是1924年6月11日。兄弟失和后,鲁迅最后一次回八道湾,取自己剩余的物品。但向前至1919年10月19日,五年多的时间里,在鲁迅的日记里信子的名字全无踪影,而她的弟弟妹妹的名字却与以往一样正常地出现。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其原因却不得而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